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二一章 淳于大廉使

第一二一章 淳于大廉使(1 / 1)

一九五年元旦。临淄城,车骑将军府。

蒋通的父亲蒋昌先生今年就要有七十七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无可置疑的高寿。当然,理想宏大的老头子这个时候非常惜命,近年来除了吃斋以外。还坚持的打了好几年的太极拳。

昨夜的大年夜,蒋昌并没有和府里的妻子、儿媳、孙子、孙女等人玩到太晚。而是非常规律的早早就睡下了。所以今天早上,蒋昌仍然如同往常一般准时醒来。在侍女的伺候下,稍微洗漱,吃了一点点东西垫底。然后就继续到院子里打了几圈太极拳。

几圈太极拳打了下来后,身上微微出了一点汗。全身舒畅的蒋昌心旷神怡的步入自己这个院子的大堂,准备开始享用今天的早餐。

“老爷,临淄廉使淳于琼来了,说是有事求见老爷。”

“嗯,十五啊,这淳于仲简怎么如此不晓事?我儿治下的青州可不比大汉其他地方。做下属的,逢年过节不用到上官家里拜年。他怎么还把大汉旧的一套东西拿来用?再说了。”说到这里蒋昌换了一个很是骄傲的表情:“我青州现在文武济济,就算是要拜年,他一个临淄廉使也不能这么不自觉,这么早就来吧。去,告诉他,心意老夫领了,但是老夫也不敢坏了招弟儿的规矩。见面就不必了。请他回去吧。对了,记得把贺礼什么的也推回去。”

蒋家的内宅大管家蒋十五这时候却没有动。而是看了看周围后,靠近蒋昌低声道:“淳于仲简不是来给老爷拜年的。是来告状的。”

“嗯?!混账!这家伙当初在袁本初麾下陷害忠良还不够。到了我青州还不知收敛又要故态复萌了!哼,老夫!算了,老夫现在不管事。去,把齐国廉使请来,叫他管好自己手下的廉使。”

“老爷,还是请老爷先看看老奴手里的东西。”

“嗯?也罢,拿来吾看看。”

车骑将军府外院的客厅。

身着一身黑衣的临淄廉使淳于先生正坐在蒋家工坊刚刚生产出来的沙发上,喝着蒋家工坊特制的绿茶。但是很明显,软软的木棉垫子和完全颠覆大汉士大夫认知的泡茶并没有吸引到他的一丁点注意力。此时的淳于琼,虽然在沙发上竭力的保持镇定状,但不住转动的眼球,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

说起来淳于先生这一个多月来也是经历颇多,感慨万千。

在十一月蒋通进入邺城短暂的当了几天导游后,淳于琼就被毛玠一脚给踢到了临淄上任。结果让他郁闷得要死是:上任第一天,齐国廉使亲自作陪,让他填写一张廉使家产公告表。

这份公告表制作得极其详细。填写者要填写本人的姓名年龄籍贯履历等基本情况就算了。还要把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弟、妻子、外父、外母等亲戚的年龄籍贯履历一并填写。好吧,如果只是这样,好像还可以忍。不就是给小民增加点谈资么?要是本老爷今后在青州做了高官,就是不填这些你们还不是一样要谈论。与其让你们在那里瞎猜,不如一次性写清楚了。

但是接下来的项目就让淳于琼真心抗拒了:居然要填写自己现在的房产、田地、家奴、小妾人数、现有存款数量等。这简直就是把自己给扒光了啊!

不过这个也还好,淳于先生祖籍颍川。当初跟着袁绍慌慌张张的逃离雒阳的时候可是只身上路的。到了冀州不过几年,也没置办下多少田产。家奴啊、小妾啊什么的数量也很有限。所以虽然填写这玩意让淳于琼先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扒光了的感觉。但总的来说,这么点田产、家奴啥的。别说冀州的那些本土世家大族了,就是青州的倍受蒋通压制的世家大族也是比不上的。所以,虽然不爽,但淳于琼还是填了。

但是最后这一项,要求填写祖产和妻子家的大致财产数。这就让淳于琼彻底抓狂了。无他,如果填写自己的家产是被扒光了的话。那填写家族财产可就是扒祖坟了!

“上官,这个,是不是太过了……”

“呵呵,仲简,这就是做廉使必须付出的代价啊。唯有彻底的公开,才有可能公正。如果不把自己亲人家的情况写清楚。岂不是鼓励各位做廉使的拼命贪污,然后将赃款转移到亲属名下?”

“呃,上官说得有理,那么,琼可不可以不做……”

“呵呵呵,这个嘛,仲简的任命是主公亲自定下的。若要不做。还是需要主公同意吧?”

“主公?”淳于琼听到这两个字头都大了。那位浩然公虽然平时温润如水,很少发火。但是该杀人的时候笑嘻嘻的说杀就杀,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这样的人才是最恐怖的。

而且淳于琼虽说人品低劣、节操全无。但是大汉老官僚的情商其实相当之高。他自己也很清楚全青州、全冀州的人都巴不得将其杀之而后快。也就是因为蒋通想要把他当千里马的马骨用才让他活了下来。可以说蒋通是他生存下去的唯一依靠。若是在这个事情上忤逆了蒋通的意志……

“也罢,我就随便填点就是了。我淳于家远在颍川,我随便填点你们怎么能知道是真是假……嘿嘿嘿……”

“嗯,仲简啊。一般来说,在我青州出任廉使的,都是青州本地人。家产啥的要调查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都官从事本人,虽然祖籍陈留。但是黄巾之乱时也是全家搬迁到我青州的。可以说,仲简乃是我青州各廉使中唯一无法调查家产的人。”

“哼哼,这下知道了吧。吾待会就随便填写一下就好。”

“不过呢。经过馆陶一战,我家主公横扫六合之势已成。说不得啥时候就打到颍川去了。所以某劝仲简还是如实填写为好。不然哪天万一我们去了颍川,这不在仲简填写报告上的东西,可就不是淳于家的了哦……”

听到齐国廉使轻飘飘的话语。淳于琼在这大冬天里也忍不住出了一身大汗。最后,新任的临淄廉使淳于琼,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自己家的祖产啥的填了一个清清楚楚。

“嗯,庄园五座,水田三千亩,旱田五千亩,山林沼泽两千亩。佃农家奴共计一千三百户,七千三百余人。私兵一千三百人……嗯,仲简,怎么只有这么点?这点土地别说主公以前在黄县的庄园了,就是高季观在渤海的庄园也不止啊。”

听到齐国廉使这话,淳于琼想死的心都有了:不带这么玩的啊!我真的是如实填写了。还怕填了之后被你们骂为巨贪、国蠹呢!谁知道居然被鄙视了!?

“呵呵,上官见谅。颍川郡在黄巾之乱前,世家林立、人多地狭、地价腾贵。所以……但是,下官真的是如实填写的啊。”

“哦,原来如此。嗯,来人啊,去把这些东西抄写六份。原件和一份抄稿存档,四份张贴于临淄城内的四门,一份张贴于临淄廉使衙门处公示。”齐国廉使将这些事情安排下去后再一次转过头来。这一次,先前眼里的戏谑和嘲讽已经全然不见了:“仲简,还请更衣。”

穿上了廉使的专用全黑色官袍后,齐国廉使对淳于琼正色说道:“仲简。既然做了廉使。吾就要跟汝说说我等廉使的权利了。我等做廉使的,没有隐私权,所有的一言一行都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刚才那些东西,入职的时候填一次,以后只要汝还在做廉使。每年都要重新填报一次……但是付出这些代价后,我等的权力也极大。以仲简的职位来说。临淄县范围内,所有的临淄县级官吏都在你的监督范围之内,你可以不经过任何程序直接拘捕任何临淄县级官吏并要求他们无条件的配合你的工作……所有在临淄县城内有固定房产的青州官员,每年都要向你的衙门递交户税完税凭证和本年度的家中人头数变化情况报告。只要你觉得他们的户税交低了,就可以责成县衙中的主薄重新审计征收……每年的赋税征收,都必须要有你的认可才能完成所有手续……临淄县征收上来的钱粮,超过一定额度的支出,必须要有你到场才能拨付……所有的民事案件,只要有人认为县令处置不公,可以直接向你提出申诉。你看过后觉得处理确实欠妥当的。可以要求县令重审……此外,仲简,主公对我廉使实行********。你这县级廉使,薪俸就是比万石。换算成钱粮就是每年三十万钱,三千石粮食。而且我廉使具有司法免责权。若是有人认为廉使有问题,只能是在征得上级廉使或者主公本人同意后。王法官及其手下才能介入,而荀别驾麾下的庶政系统,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对我廉使插手的…..”

恍恍惚惚之间,在齐国廉使的谆谆教导下,淳于琼廉使上任了。

上任之后,淳于琼才发现廉使这个职位其实很舒服:没有民政这些繁杂的庶务缠身,也没有军政这样压力山大的事情来烦,司法上面那就是被动式的——除非有人认为判罚不公提起申诉,不然他也不用管。岂止是司法,廉使的工作其实总的来说都是被动式的——就是他本来该监管的所有临淄县官员,若是没有人举报的话,他也还是可以完全不用管。

高薪、清闲,而且社会地位极高。淳于琼上任十余日后就已经完全习惯了这么一个场面:当他穿着漆黑色的廉使官袍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路上的百姓们都要停下手中的事情,站起身来认真对他拱手为礼——那眼中的信任和托付,真是让他以前看惯了底下百姓和士兵们畏惧、麻木、仇恨眼神的内心很是舒坦。

而官员们呢?看到黑衣服的廉使过路,不管那官员官职多大,都会很快的让手下把马车停在一边,让廉使先过。这静街的效果,真是好得不同凡响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一个廉使,其性格安静,不愿主动生事的话。可能就每天喝喝茶,看看邸报,然后招摇过市,享受大众的尊敬就好了。可是大汉老官僚淳于琼先生可不这么想。他是把做官本身当做事业来看的。不停的升职才是他的目标。所以在上任半个月,基本摸清了周边的情况后。淳于大廉使开始琢磨着怎么搞点事情出来——不搞事,政绩在哪里啊?

作为廉使,要搞政绩出来。唯一的门路就是抓贪污犯了。而且最好是搞个大案,一口气抓个几十个啥的最好。可是淳于先生带着自己衙门里的十来个吏员把临淄县衙上到县令,下到看门的大爷五十多人反反复复审查了几遍,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淳于先生又让自己的手下大开衙门的中门,欢迎大家来告状。可是却没有接到任何状纸——这几年青州政通人和,蒋通在制定各种政策的时候本来就尽可能的想到官吏贪污的可能性,尽可能的打了补丁。再加上临淄城是蒋通以前的治所所在。这里不光有青州牧府官员,还有齐国官员。临淄县衙的官员在这里算个鸟。想贪都难啊。

半个月了,居然没有揪出一个贪污犯,没有收到一页状纸。淳于大廉使觉得相当之失败。

一九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的凌晨时分。临淄城再一次降下了茫茫的大雪。淳于大廉使在这一天很早就醒了。因为他的家眷啥的全都在邺城。所以淳于琼在这里真的是把单位做家。吃住都是在衙门里的。

起床后一看滴漏,还要差一点才到卯时。离上班时间还早着呢。百无聊赖正准备再回去睡个回笼觉,结果却闻到一阵米香:原来门房的看门人已经开始在蒸煮早饭了。闻到了米香的淳于琼再无睡意,一路顺着米香到了门房,和自己衙门里负责看门的一个退伍残军聊起了天。

这个残军是齐国本地人。第二次青冀战争时在馆陶城下被朱灵的士兵用“地堂刀法”砍断了一条腿。不能再继续从军了。这厮从军前是个佃农,当然没机会念书。从军第一阵就被砍断了腿被迫退伍,这军中夜校也就没有念几次。所以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外,几乎就是个文盲。这样的人当然没法去当屯长什么的,所以就被安排到临淄县廉使衙门做了门房。虽然门房的薪俸很微薄,一年也就五十石。但他有残军补贴,而且全家免税。所以这厮虽然断了一条腿,却也很顺利的娶了一个**做老婆。这**是他一个同僚的老婆。那场战争他的同僚战死了。这**虽说也能免税,但一个女人家带着两个孩子。终究还是不便。于是就嫁给了他。两人重组家庭后,又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五口,虽然不是很宽裕,但是日子过得倒也舒坦。

“老黄!你怎么又把那截义肢摆在灶台上。某本来饥肠辘辘想要到汝这里讨碗粥喝的。看到你这做派顿时没了胃口!”

“嘿嘿嘿,廉使是世家子,讲究就是多。俺们佃户出身,才不讲究这些呢。哎,俺负责值守这一旬总算是要完了,一个时辰后接班的就要来了。廉使,您不是一直说俺家媳妇儿酿的腌菜味道好么?要不要俺老黄给您留点?下次俺再来,可就是十天后了。”

“嗯,那是当然。唔,这么早,怎么会有车马声?我们这里可是官衙集中之地,菜市什么的离我们这里很远啊!”

“廉使也就是今天起来得早才听到的吧。外面的是太尉家的车队。这时候想来是在菜市采买完毕回府了。”

黄姓残军边说边推开门房的侧门,张望一下后开口叫道:“贤弟,又是这么早就买好了肉食回来了?”

不远处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呵呵呵,兄长每天还是起来得这么早啊。今天该下值了吧?正好弟今日在菜市上买到了滨海那边运过来的紫菜。这个天气,新鲜蔬菜咱吃不到,吃点海菜还是不错的,兄长要不要来一点?”

淳于琼透过门房狭小的窗户看着自家衙门外长达十余辆大车的车队,一开始面无表情,但不一会眼中就是精光四起。

默不作声的看着自己衙门的门房和对方带头的打完了招呼,互相道别后。淳于琼不动声色的问道:“老黄,那是你兄弟?”

“嗨!我这个黄是青州齐国的黄,人家是荆州江夏的黄。哪里真是兄弟了。不过都姓黄,他又天天早上从我这里过。一来二去,熟了之后就大家兄弟相称了。”

“哦,江夏黄氏,难不成这是黄子琰家的车队?”

“正是太尉家的车队。江夏黄氏高门大族嘛,虽然其根基远在安陆。但是太尉家十一个儿子可是全部都到青州来了的。已经成年的九个儿子全部出仕。而且都没有分家,全都住在一起。家眷、家奴啥的,那得多大一家子!所以这黄家的车队每天早上就要去菜市采买肉食和蔬菜……”

“哦,原来如此。这太尉现在也住在临淄么?”

“呵呵呵,这个倒没有。”看门的残军一副非常八卦的表情道:“太尉自从当年被主公派人从雒阳强行带到青州后,一直都很生主公的气。主公请他出来做事他也拒绝了。这些年除非逢年过节,太尉一般都住在东莱主公家的牟平庄园里。说是那里出海方便,高兴了就可以出海去长岛等地游玩。”

“那现在黄府里住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嗯,黄家大公子以前是临淄县令,政绩很是出色。去年东莱太守蔡讽蔡伯起年老致仕。他就被调任东莱太守。二公子现在是乐陵长、三公子是历城令、四公子刚刚被调到安平国出任武邑令、六公子现在是积射将军麾下军候…..十公子和十一公子都还在念书。说起来,现在就是担任齐国薄曹从事的五公子黄坤黄公舆在家。整个黄府现在基本都是他在主持。”

“薄曹从事……黄家,一个太守,一个从事,一个军候,六个县令,还有一个家奴是都尉……嘿嘿嘿,这真是好大一条鱼啊。”

最新小说: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超能暴乱 皇家娱乐指南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解构诡异全文 温柔坠落 大唐无双皇子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红警之崛起南洋 绝对征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