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七十四章 高顺之奋讯

第七十四章 高顺之奋讯(1 / 1)

初平三年六月,奋武将军、蓟侯、自表幽州牧公孙瓒,再次动员三万骑兵,一万步兵南下讨蒋。全军摩托化(好吧,是马载化)的幽州军进军神速。六月初一公孙瓒在右北平发布文告,六月十日就全军抵达渤海北境的滨海城下。而在青州这边,收到前方警讯后,青州军北方集群统帅、步兵校尉高顺在滨海城大集文武,商讨应敌之策。

“子龙,你的职位是虎威将军,现在这里数你最高,还请上坐。自顺以下,皆谨遵号令!”

“不敢,高校尉,云年幼学浅,实在不适合做一方统帅。再说我青州北方军团一直都是高校尉负责统帅,云初来咋到,就算接手,也绝没有高校尉做的好。所以这次的统帅还是高校尉来吧。请高校尉放心,云在校尉麾下,决然完全听令行事。”

“如此,顺就不客气了。众将听令!”

“我等听从校尉调遣!”

“诸君,现在是六月。再有一个月,整个渤海郡的春小麦就要开始收割。公孙瓒挑这个时候南下,打的就是因粮于敌的主意。我渤海在籍田地八百万亩,加上世家、军人等田地,不下一千万亩。今年若是春小麦大熟,整个渤海的收获将不下五千万石!若是公孙瓒能够得到这五千万石的十分之一,也有足足五百万石!五百万石粮食在我青州,可能只能招揽三万人,但是按照幽州的标准,足够公孙瓒在明年招揽十万以上的幽州人从军!

若是公孙瓒劫掠成功,不光是幽州实力将大涨的问题,还有我青州最富庶最能提供钱粮的渤海遭到毁灭,我们非但收不到钱粮,还要从尚未恢复元气的青州南部六郡国抽调粮食来供养渤海!到时候主公的基业必然不稳!

因为主公西征抽调了大量部队,所以整个渤海,除了我们这里的两万余人,就不再有什么野战力量了。因此,这一次,我军没得选择,只能是全军出城与公孙瓒野战!我们必须在这里将其挡住、击败!此战!事关主公基业得失,诸君务必抱定必死之心,竭力奉献忠诚!”

“我等谨遵校尉号令,决然为主公尽忠,至死方休!”

“善!诸君,我滨海城现有枪兵5000、弩兵5000、骑兵5000、刀盾兵5000、水军2000人。共计两万两千人。顺的计划是:公奕率领五千枪兵做战场正面。幼平率4000余刀盾兵、子敬率5000弩兵襄助公奕。子龙率领5000骑兵在战场外游走。伯擢率领水军登岸,和季澜、李司闻使一起坐镇城内。这滨海城现在实为大汉黄河以北第一商埠,每日人流庞大。说不得有幽州细作潜入。从今日起,滨海城实行军管,严格宵禁!若我等外出作战时有细作趁机发难者。杀无赦!”

“我等领命!”

“另外,烦请鸿胪从事辛苦一趟,渡海去辽东,不,是平州走一趟。自青平条约签订以来,我青州的义务都是尽到了的。这次也该平州的公孙将军为我青州出点力气了。”

“如此,干立即前往平州请公孙使君出兵辽西郡。”

“鸿胪从事此去不必过分苛求,只要公孙伯济能够派兵到公孙伯圭的家门口虚张声势一番就可以了。”

“喏。干在此祝高校尉和诸位同僚在此滨海城下大破幽州贼人!”

“有劳诸君了!此战!顺将亲自带领八百人,为诸君前驱!”

“不可!仲达身为我军统帅,怎能处于最前线?”

“诸位不必担心,顺有主公西征前留下的锦囊妙计。此番定能大破公孙瓒!”

“此话当真?真有主公事先定下的计策?”

这边青州的文武还半信半疑呢,那边旁听的周瑜就哈哈大笑了起来:“哈哈哈,人说浩然公自从起兵以来百战百胜,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啊!浩然公出兵什么时候?三个月前!现在离高校尉有多远?千里之外!居然还能留下锦囊制敌?需知军情瞬息之间便是千变万化,哪里有一定之规?又怎么可能由锦囊妙计算准了敌军必然如此行事?如此看来,浩然公真真是徒有虚名罢了!高校尉,某观汝也是忠义之人,不愿让你白白送死。需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瑜劝你还是待在后阵,安心指挥就是了。”

听到周瑜的言语,鲁肃、周泰、蒋钦等人倒是有点疑惑,甚至可以说算心有戚戚焉。可是赵云、张涛等青州老人则是像看弱智一样斜视了周瑜一眼,之后就再不理睬。这种无言的鄙视,把心高气傲的周瑜差点憋个内伤!

初平三年六月十一日,高顺带领青州北方集群倾巢而出。于滨海城外摆下阵势,与公孙瓒决战!

“呵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这一次咱们总算赶对了时候,渤海的这些渔夫逼不得已跑出城来了!哼!这次就要让这些渔民知道我幽燕男儿的厉害!子纬,敌军领军大将是谁,布阵如何?”

“主公,根据我方细作以前的情报,蒋浩然西征袁本初后,滨海城的大将是高顺高仲达。四月下旬,青州司闻曹的两个大头目、还有那个杀千刀的奸诈之徒蒋干从南面海路进入滨海城。据说是给蒋浩然带来了三个淮泗一带的大才。五月初,赵云赵子龙进入滨海城……嗯,看敌军现在的排兵布阵,敌军弩兵在前,枪兵在中,刀盾兵在两翼,骑兵在一侧。这是很普通的多兵种阵势。唯一让人奇怪的是,敌军有一部,大约八百人,远远的凸出于本方的大阵。孤零零的横亘在我军与敌军之间。”

“嗯,这个倒不是那么奇怪。”

“唔,法式(田楷)有何见解?”

“主公,子纬,据闻这蒋浩然的北方军团一直是以高顺为首。但是今年五月赵子龙进入滨海城后,高仲达就很尴尬了。论资历,赵子龙比他出仕蒋浩然早。论出身,赵子龙是蒋浩然的师弟,而高仲达不过是降将。论职位,赵子龙是将军,高仲达是校尉。所以……”

“呵呵呵,原来如此。这高仲达想来是不忿被赵子龙抢走了经营许久的北方军团指挥权。所以自己带了八百人突前撒泼使气来了。唔,子纬,我军的调度完成了么?”

“主公,我军调度已经全部完成,三万骑兵分为六阵。战事一起,我军以两阵为一组,三组轮番突进。若是敌军阵势严整,我军就在外围奔射。若有破绽,便立即突入冲杀。”

“善,我幽州男儿的战法,很简单,但绝对实用。这第一组,就由本将亲自率领白马义从打头阵!传令,全军披挂上马。吹响号角,突击!”

“嚯~~~!”

长期在边地讨生存,把厮杀当饭吃的幽州义从,其精锐程度比起冀州兵,不知道强过了多少。当一万匹战马驮着一万名视死如归的骑士,形成一道整齐而汹涌,杀气遮天蔽日的巨浪呼啸着向青州军大阵席卷而来的时候。整个青州军的将士们,都发自内心的感到了一阵子冰凉。

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骑兵浪潮。这一波骑兵潮里,打头阵的可是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三千白马义从,骑跨在三千匹纯白色的大马上。造成的视觉效果和震撼力,极为惊人!

高顺看了看远方如同十二级台风卷起的滔天巨浪,又看了看自己四周的区区八百士兵。不知怎么的,不由得想到了苍茫的大海上一叶小小的扁舟。

低头再次看了看主公出发前交给自己的纸条。高顺扯动了一下嘴角:“全军听令!入坑!伏盾!”

是的,或许对于旁人来说怎么抗击公孙瓒这强悍到爆表的纯骑兵部队是个很大的课题。但是对于蒋通这个穿越者来说,这个真的不是问题。因为历史上早就写明:伏盾阵在麹义的指挥下,完美的毁灭了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

所以蒋通借着穿越者的优势,玩了一次评书演义里才会出现的锦囊妙计。这个所谓的锦囊里只有四个字:“挖坑,伏盾。”

现在高顺和他的八百勇士站立的地方,每个人的脚下都有一个大约七八寸深度(20厘米),大小勉强可以容纳一人的浅坑。随着高顺的命令,八百勇士全部进入脚下的浅坑之中。之后迅速的将身旁的大盾拉扯过来,勉强遮盖住自己的身体。

亲自率领白马义从冲锋的公孙瓒自然看到了自己眼前的这一幕。虽然他暂时没有想明白对方的将领这么做有什么用处,但是多年刀口舔血的武人生涯形成的超强直觉,让他感到一阵子心惊肉跳。他的内心,真的很想暂时停下来,搞清楚这个伏盾阵到底是干什么的。

但是高顺挑选的入坑伏盾的时间选得太好了。如果入坑时间早一点,那么公孙瓒的骑兵离他比较远,训练有素的白马义从完全可以在主将的命令下停止前进或者绕开。如果入坑时间晚一点,那么高顺这边的士兵在入坑的时候,很可能就被白马义从的长枪捅到。而高顺选择的这个距离恰到好处:不近不远。入坑的时候敌人捅不到自己。入坑之后,白马义从已经离这个伏盾阵只有一步之遥,没办法停下或者绕开了!

公孙瓒虽然内心强烈的不安,但是身后一万匹战马带动起来的强大势能,即便他身为主公,也是没有办法阻止的。虽然心头种种纠结,但形势如此,公孙瓒只能是操控着自己的战马,硬着头皮踏上了厚厚的木质大盾。

马蹄上传来的感觉很踏实,预料中的什么盾后长枪啊,四棱锥啊,啥都没有。恍惚间一瞬息,公孙瓒的坐骑驮着他连踩两面木盾,之后,就顺利的通过了刚才高顺一部站立的地方。

在公孙瓒的骑兵刚刚开始踏上高顺的伏盾阵时,鲁肃拉开了自己的长弓,一支弓箭流行般朝着对方的骑兵射去。随着这一支弓箭射出,五千支弩箭平射而出。幽州义从少量骑士或者战马中箭倒地。之后迅速的被后方跟上的战友踏成了肉泥。

前方青州弩兵的平射彻底吸引住了公孙瓒的注意力。对方弩兵的射击让他的思维彻底回复到了既往的战争模式。他开始本能的大声招呼本方的骑兵拉开骑弓开始回射。然后准备弃弓取枪,突击敌方的步兵方阵。

骑兵,特别是没有马镫的骑兵,要在剧烈抖动的马背上做战术动作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即便是骑术熟练程度稳居大汉骑兵前三甲的幽州义从,这个时候也不得不集体减慢马速,方便骑士们拉弓射箭。而减速这个东西嘛。在现代社会开过车的人都知道:汽车如果只有两三辆,那么一起减速的话前后车子的速度还相差不大。一旦汽车数量过多,又大家又减速的话。可能最前面的汽车时速减了10,最后的汽车可能就要减30!

所以,整个幽州义从的骑兵大阵,不约而同的慢了下来。而骑兵慢下来后,就该高顺的伏盾阵发威了。

时间倒回一瞬息之前。

当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们骑着战马踏上木质大盾的时候。盾下的人其实感觉相当不好。“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几万只马蹄踏在木盾上的声音,还产生轻微的回响,这样的刺激对于盾下狭小空间里的士兵来说,是何等的煎熬。

“幸好事先做了测试,没有用金属盾,不然光是这马蹄回声就要把人搞聋了。嗯,这踩在盾上的马蹄声……第二下,第三下,第四下。而且蹄声的频率在减缓!就是现在!陷阵营!起!陷阵!”

“无归~~~!”

随着高顺的一阵大吼,八百勇士齐齐勇敢的在对方骑兵还在前进的大阵中翻盾起身。

“陷阵营!这就是名震天下的陷阵营!”

高顺,对这场战斗的战术指挥至少就时机把握来说,已经到了极致。首先伏盾时机把握得极好。而翻盾起身呢?要知道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埋在自己的坑里,彼此不通消息。怎么才能同一时间跳出来呢?只能是数踩在盾上的马蹄声了。

公孙瓒要以一万骑兵遮蔽战场宽大的正面,那么自己正面的骑兵数量也得很多,所以公孙瓒摆了一个每排一千骑,一共十排的方阵。而高顺这边呢,则是八百人一字排开,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因为木盾并不大,只是刚刚够遮蔽一个人而已,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匹马只会在一面木盾踩一下。四声之后,就是四匹马经过伏盾阵。恰恰过了五分之二。陷阵营这个时候掀开大盾跳出,正好进入整个骑兵大阵的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陷在阵中!

作为主将,高顺当然要第一个跳出来。然而和伏盾时泯然众人般不同,高顺跳出伏盾坑后。全身金光闪闪,散发着无穷尽的杀气。处于他四周的白马义从顿时目光紧缩:“金甲将!这就是传说中蒋浩然的第六位金甲将!”

还不等四周的白马义从们回过神来,高顺冷哼一声后,手指微动,黄金甲双前臂的两个圆盾下方,迅速的伸展出两柄黄金大剑。高顺左右只是做了一下挥舞。顿时他身旁的两个白马义从,连人头带马头,四头齐落,鲜血狂喷。

随着高顺的掀盾而起,陷阵营的勇士们争先恐后的掀开木盾跳出。不少勇士刚刚跳出就被冲刺的马匹连人带盾给撞飞。但是更多的勇士却成功的在骑兵潮流的缝隙中存活了下来。而这些存活下来的步兵们,顿时成了骑兵们的梦魇。

八百陷阵营,除了自己的主将高顺外,全部使用钩镶盾。这东西操控复杂,对使用者要求极高。故而始终无法推广。但是一旦运用纯熟,它就能挡能刺能拉能勾能砍!和当年面对整齐划一的青州枪阵,始终使不上力气的前辈们不同。这时候重生的陷阵营,完全陷入了敌军骑兵汪洋大海里,在这里使用钩镶,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陷阵营的勇士们熟练的操控着钩镶盾,在小心翼翼的护住自己,免受对方的突刺外,他们见缝插针的使用钩镶的长勾,频频的对着奔驰中的马腿出手。幽州骑兵们一开始是接二连三的绊倒,后来慢慢的就是成群结队的绊倒,到了最后,整个骑兵大阵,居然出现了停滞!

而跑不起来的骑兵们,那就是连步兵都不如的渣了。

这一切的一切,发生的太过迅速。当最前面的幽州骑兵还没有冲到对面青州枪阵的前面可以正面接敌的时候,后面的幽州骑兵已经开始跟不上了!

而除了这恼人的钩镶,更为恐怖的是这个身穿黄金甲的高顺!这厮的黄金甲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以前的六位金甲将的一贯印象。这厮的甲是甲么?完全就是一座武器库!

仗着两只前臂上最强悍的黄金盾的防护,高顺冲杀起来完全不怎么考虑防守。对于周围的敌军,高顺左冲右突,杀了一个酣畅淋漓。对于他这样惯常使用钩镶盾这种复合型兵器的器械高手,蒋通给予他的天秤座战甲使用起来简直就是得心应手。以黄金盾做遮护,贴身战有黄金拐,近战黄金剑,远则黄金枪,角度不对还有双节棍、三节棍!两对十二件武器,在他的手中,威力得到了最大释放!

只见他在一片白色的汪洋大海中恣意驰骋。每过一处,必然盛开出一蓬鲜艳得让人惊心胆颤的赤红色鲜花。随着高顺的不住游走,纯白色的战马不住的发出嘶鸣,英勇的白马义从们,满心不甘的从战马上跌落,死去……

无论是冲杀在前的公孙瓒,还是在后方准备率领第二阵、第三阵突击的单经、田楷。看着这惨绝人寰的一幕,一个个的双眼都哭出了鲜血!

————我是许久不见的分割线——————

感谢“立于东墙”书友的提醒。这章做了点小修改。那个,下一章的更新也许是晚上,也许是明天。请各位书友见谅。

最新小说: 超能暴乱 红警之崛起南洋 皇家娱乐指南 绝对征服系统 温柔坠落 解构诡异全文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唐无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