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正文卷第417章逃进城薛琅静等人一脱离战斗,就追向前方大部队。
这时,不少人几乎已经精疲力尽,其他人只能或搀扶,或拉扯着这些人走。
话说这还是薛琅静第二回在面对敌人时狼狈而逃,当真是憋屈至极。
才跑不到一里路,她就看到了之前一直被林雨文当成宝贝的大包袱。
这么宝贝的东西竟然丢在半路上,可想而知,这丫头最初肯定舍不得,跑了一半之后逼不得已才丢弃。
想到她忍痛丢掉包袱时可能表现出的模样,薛琅静不禁觉得好笑,这姑娘还真是个活宝啊。
在走过之时,她顺手给捡了起来。
经过一阵追赶,两方终于相遇,只是,后方还有追兵,众人来不及说什么就继续逃跑。
虽然大部分货物都丢了,但好歹人都已逃出来,怎么也算是个好消息。
正在被马车拉着走的林雨文一听能力者们都回来了,心下一喜,虽然已经跑得累个半死,但还是赶紧回头找人。
“琅,琅静,救,救命啊,我跑,跑不动了,呜呜”
当看到这姑娘时,薛琅静心里再次为她点了一根蜡。
只见她那娇俏的小脸此时已经满是通红,说话也有气无力,每走一步仿佛都在喘气,随时都能摔倒,一副进气多出气少的模样,时不时还艰难地吞口唾沫,还要被马车拖着踉踉跄跄地往前走。
此时的林雨文,连看到薛琅静手上那自己心爱的包袱都高兴不起来了。
尤其是在看到那张熟悉的脸时,她那满腹的委屈再也绷不住了,瞬间就爆发了出来,直接哭了。
“琅,琅静,我,我呜,呜呜”
痛哭间,偶尔还抬手擦擦眼泪,然后继续哭。
然而,现实却连哭都不让她好好哭,因为哭起来就更难跑了。
所以,痛哭一阵之后,这姑娘就改成无声地流泪。
这副模样,怎么看怎么,嗯,喜感,让薛琅静看得直想笑,但为了她的面子,还是忍着。
不过,瞧她这副模样,体力似乎已经到了极限,再跑下去,怕是会出问题。
怎么说也是自己把她带来的,并且说好要负责她的安全,薛琅静也不能置之不理,只好把背上的包袱和箭囊解下来绑在腰侧,上去把她解下来,让她背上大包袱,然后背着她跑。
“呜呜,琅静,你是在太,嗝,太好了,我好惨啊,我长,长这么大,从未跑过,嗝”
被薛琅静背着跑了好一会儿,终于恢复了些的林雨文就向她诉起了苦,诉说着自己受的天大的委屈。
众人如此跑了会儿,李镖头又招过一位牵马者,将马上的货物全都取下,分给众位能力者,又把自己的信物交给他,让他骑快马去县城报信。
再换一匹马,同样将货物取下,让另一人骑马去沿途的村子,给那些村民通风报信。
这群灾民,几乎都已经成了暴民,甚至是匪徒。
他们能抢自己的车队,照样能抢沿途的村民甚至是村庄,走到哪抢到哪。
所以,已经受了害的他能做的便是在他们到来之前提醒沿途的村庄,让那些村民暂避一二。258
去城里报信,当然也是让里面的人提前做好准备。
李镖头这一系列操着,显然对灾民很是了解,此前从未见过真正的灾民的薛琅静对此颇为好奇,就向他问了不少事。
原来,他曾经经历过两次,也听不少人提过灾民相关的事宜。
唉,这就是经验呐。
就想那些村民,一听灾民到来,离城里远的基本是收拾东西躲进山里,或是其他隐蔽的地方,离得近的,逃进城里,实在没地方去的,躲进地窖也行,总之,要想尽办法躲避灾民。
都说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其实这些灾民也差不了多少。
这头批的还好说,越是后面来的,沿途城池的接收能力越接近饱和,能吃的都被前面的灾民抢光了,尤其现在是冬季,连青草绿叶都没多少,到最后可能真就沦落到挖草根啃树皮吃泥土,甚至吃人肉,易子而食等等。
这么想想,好像他们遇到啥就抢啥也就能理解。
但能理解不代表认同,他们可怜,被他们抢的人就不可怜了?
他们这么一抢,李镖头的镖局就给毁了。
那些百姓呢,好不容易熬过了粮食的歉收、匪徒的劫掠、官吏的搜刮,却还要被他们抢夺一空,他们就不惨吗?
惨,都惨,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底层百姓就没有不惨的。
唉,希望林威、钱玉涵他们,还有自己,花了这么多银子救济的千万别是和这群暴民一样的灾民,不然,她真会憋屈死。
跑了半天,众人终于来到兰琼城外。
结果,等着入城的百姓已经排起了好几条长龙。
这入城人数,前所未有的多,而且还有不少人背着包袱甚至挑着担子的,显然是收到了他们派人传来的消息。
看着前面排着那么多的百姓,后面还不断有百姓赶来,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这算不算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给别人通风报信,反而阻碍了自己前行的路,这是损己利人的事啊!
这么长的队伍,他们得排到啥时候才能进城呢。
好在,他们多虑了。
众人再次等了会儿就发现,前方队伍流动得极快,这一情况与平时的严查大相径庭。
或许是考虑到特殊情况,所以特殊对待吧。
待走得进了,听到前面的喊话,发现确实如他们所想。
原来是县令大人把衙役和官兵都带来了,而且还派出了大量的人在给他们检查,速度自然就快。
可以说,城里大半的兵力都投入到西城这边来了。
对于薛琅静等人而言,更幸运的是,当那提前过来报信的人看到他们之后,他们还被特许提前进了城。
确定安全已经得到保障,之前累了一路的人几乎个个都瘫在了地上,一步都不想走了。
尤其是当县令带着几位下属来慰问感谢他们时,不少人就觉得,这趟报信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