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都市言情 > 1980之能源与动力强国 > 第三章:无可奈何

第三章:无可奈何(1 / 1)

整个八十年代该如何形容呢?

说好听一些,那叫做国民经济大调整,说难听一点,其实也被不少的人唾骂。

诸如些“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等等......

反正归根结底,就直接是本土制造业、进口买办、金融资本三方角逐罢了。

站在杨仪现在这位置,他是东汽厂的职工,当然要力挺本土制造。

换一个角度看,即便是在上辈子,自己毕业之后也是在电站工作,对国外那些厂商的作风又岂会不知,现在回到80年,难道还不敢使劲儿的怼上去?

不能搏一把?

所以说,于情于理,杨仪都有足够的理由来敌视现在这份资料上面所罗列的国外汽轮机供应商。

它们包括:RB三菱、日立;美国通用、西屋;德国西门子等等。

全都是老牌发电设备机组供应商,论技术,这里面随便拉出一个公司,他们都能吊打国内所有发电机组制造厂,而恰恰也正是因此,杨仪才能看到这份《国外30万千万燃气轮机机组概述》文件。

其实用脚底板都能猜到,同行应该是有人在鼓吹引进国外汽轮机,杨仪太清楚几十年后的国内发电设备情况了。

就燃煤汽轮机组这一块来说,实际就跟国内的合资车企没两样,‘市场换技术’这个出发点的好坏先不评论,只是在实际操作层面而言,反正是效果不佳就对了。

可惜,杨仪上辈子也并非啥都知道。

现在光看眼前这份清单介绍,他也不可能知道最后是哪家公司胜出。

作为一个小喽啰,他现在就只能作壁上观,真的是无能为力,像眼前这种层次的斗争对他来说,完全无解。

甚至都懒得把这份资料继续翻看下去,干脆站起来,准备老老实实地把东西收起来。

然而刚一抬头嘛,迎面而来却是老张的模样。

中年人略微秃顶,眼角皱纹更是逐渐增多,胡须也是好几天才会处理一次那种,整个印象就是油腻且颓废,可杨仪却分明看到老张的眼里流露出一种不出所料的味道。

对于面前这份资料,老张则陷入了回忆中。

讲述到:“去年8月份,部里面的技术期刊下来,上面就有鼓吹引进国外汽轮机组技术的文章,不过那时候大家都还不太重视,可现在看来啊,人家的速度是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迅速。”

行业整体风向大变动从来都不可能是毫无征兆的,有心人只要留意,大致都也是能够提前预测到一点东西,而这就是情报分析的重要性。

杨仪是真没想到,老张看似年迈的灵魂背后居然还隐藏着情报分析的天赋,这东汽可当真是卧虎藏龙。

有鉴于此,杨仪倒是来了兴趣,或许这老张还真的能有些值得参考的见解也不一定。

回过神,也便反问到: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您觉得现在哪家公司更有可能获准进入我国市场。”

这话题已经扯开了,那老张干脆就把旁边的凳子拖过来坐下。

随手翻开目录页,逐一分析起来:“首先来看,自门子的可能性最小,根据这几年国内公开的新闻、参考消息等渠道来看,我们跟联邦德国的经贸并交流不多,而且西门子的设备娇贵、价格昂贵,咱们完全没有道理去引进。”

果然是人老成精,加上常年负责档案、期刊文字整理分析工作,毒辣的眼光简直一语中的。

杨仪:“有道理。”

根据后世大概的情况一合计,杨仪倒也觉得这个分析结论挺有参考意义,于是便点头认可。

随后,两人继续把目光落到剩下的四家公司上面。

“美国那边的话,我不太确定这两家公司的情况,所以暂时也不好评论太多。但要说RB这两家公司,我倒是觉得可能性不小。”

正说着,老张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走到一堆码放整齐的废旧报纸中翻找起来,不一会儿就抽出一份报纸来。

随手又递给杨仪,1979年12月的《参考消息》报纸。

虽然《参考消息》报纸一直要1985年才完全对公众开放订阅,不过东汽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现在肯定有资格。

头版头条给了1979年12月5日大平正芳首相访华事件,按照外事等级来看,这报道规格并不奇怪。

仔细往下看,正文内容:

“帝都十二月五日,RB内阁总理大臣大平正芳和夫人今天乘专机在下午一点零五分到达帝都,在热烈掌声中,开始了对我国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

这是中日两国人民期待已久的意义重大的访问,它将为八十年代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奠定宽广而又坚实的基础。”

毫无意义的通讯稿开头,看那千篇一律的格式,完全可以一目十行的掠过。

直到一份关于能源协定的报道穿插出现,杨仪才算是明白了。

内容:

“.......中日文化交流协定在北京签署。同日,中日两国关于在渤海南部及西部海域合作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协议书在帝都签字。”

看到这些,杨仪终于明白了,恍然大悟到:“石油、天然气吗?”

又仔细仔细想了想过后,才继续跟老杨交换意见:“明显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开始了,如此看来,日系汽轮机设备引进落地国内已经是大概率的事了。”

老张把其它的报纸放好,随后又重新回来坐下。

看杨仪还没把报纸看完就放回桌上,赶紧招呼着:“别急着放下,除了石油天然气合作之外,你还可以继续往后面看看,还有更加重要的信息。”

说完,随手端起桌上的搪瓷茶杯,慢慢地抿上一口。

得到提醒的杨仪再次把报纸拿回来,接着往后面浏览下去,直到整个报道的后半部分,终于又才看到了一段堪称重磅的文字。

当然,用重磅来形容确实也没错,因为它的内容是:

.......RB承诺向我国提供第一批政府贷款,款项用于教育、医疗、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承诺金额将不低于3000亿日元。

整份报纸里面,明显只有这条消息才是重点中的重点,也难怪老张对这份过期的报纸还记得如此清楚,因为这笔贷款金额和它所代表的意义实在太重大。

前后消息对比结合,杨仪也不得不承认,若是上面真的下定决心要引进国外的汽轮发电机组技术,那么日系厂商绝对是优势巨大。

难啊!

前有能源开发合作的框架合同打底,后面又马上来一个RB政府无息贷款,在这样的多方优势之下,日系汽轮机设备引进几乎就像是板上钉钉子。

想到这里,杨仪才算是深刻体会到丁厂长之前说出那句话的无奈了,因这实在没辙啊。

八十年代初期,你又没技术又没钱,居然还想搞自主研发?

摇摇头,杨仪只能跟老张两人互相苦笑,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现在这些消息都已经摆出来了,结果显而易见。

千言万语只能长叹一声,有心无力哟。

到最后,还是老张更加豁达:“走吧,下午食堂饭菜供应不多,去晚了就真的没啦。”

有道理,天大地大,吃饱肚子最大。

最新小说: 都市医仙 岂言不相思 天价萌妻 重生之心动 我自地狱来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望眼欲穿 势不可挡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