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还是棕榈?又亦或者是甘蔗?
船上的一席闲谈,难倒的并非只是小曹和金娥,一整船的人,或多或少都被带进了这个问题里,也都在想着自己的选择——有些有身家的富商,已经感觉自己看到了一条新的发财路子,只是细节还要斟酌,有些人则在心底寻摸着能合作的田师傅,黄景秀一无所有,反而没有那么多杂念,只是对这问题的答案极其好奇,设身处地的想,倘若她是想去南洋搞种植的商人,只怕也很难在橡胶和油中择选。
橡胶这东西,完全是新的,到底什么时候能进步到成为百姓人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很难说,虽然种出来或许也不怕卖不掉,官府总是会买的——就像是橡胶工作服,用得上的农户一开始买不起,可买地的官府,和敏朝的衙门完全不同,买地的官府可以自己出钱买下来,给他们的水兵用呀。
如此,研究橡胶的厂家,便会感到能回本,有进一步钻研的动机,运气好的话,橡胶原料跌价了,雨衣、工作服也越做越好,总有一天,家家户户都能负担得起,也感到不备一样十分可惜……这就是官民两便的大好事了,制造橡胶织物的工厂是官府的,做那种提取橡胶的机器的工厂也是官府的,官府虽然在一开始买橡胶工作服的时候亏了,但长期来看,可以从这些工厂中回本,还能收保护费,他们是不会亏的。
逻辑推导到这一步,她还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黄景秀认为大概也只有买地的官府能做到这一点了,虽然是官民两便的大好事,但敏朝的衙门可办不到,现在她对买地逐渐熟悉起来之后,首先得出的结论就是,敏朝的衙门人实在是太少了,就那点编制,基本是什么事都办不成,买地这里,衙门的吏目虽然多,但却没有人浮于事,大家都各尽其责,就像是一尊千手千眼观音,只有这么多的人组成这样一个衙门,才能办到这么多事情,倘若人少了,那当真是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但是,再接下去,要深入到实务中去时,黄景秀不懂的地方便很多了。吃晚饭时,她便提出了好几个有些幼稚可笑的设想:为什么不一块地种油棕,一块地种橡胶树呢?
这个想法立刻就被笑话了,考察团团长吴老八告诉她,就算是很大的农业联合社,往往也只会选择一种经济作物。“这个东西不是把苗栽下去就结束的,要养护、除虫,种树就像是绣花,一种针法有一种针法的窍门。就算是买地的农户,倘若不识字,不记笔记,在常见主粮作物之外,能种好两到三种经济作物就已经算是很聪明的了。”
田师傅和股东们当然都是识字的,但是,土人们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能让土人们掌握一种经济作物的种法,就相当不错了,还想要(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