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的拿被抹茶奶盖微凉,周又又的心却好像是热乎乎的。
两人在护城河旁边的一处木椅上坐下,眼前是几个老年爱好者组成的小型乐队。
有弹琵琶的,拉二胡的,吹笛子的,还有弹电子琴的。
小时候周又又什么都不懂,跟着爷爷瞎学二胡,等她大一点的时候,觉得二胡没有钢琴洋气。因为公园里拉二胡的大多都是老头,哪有什么小姑娘学这个的。
可到了现在,周又又突然很庆幸自己会拉二胡,因为这项乐器,她收获很多。
烽市越剧文化盛行,通常往公园里走都能听到弹唱越剧的。眼前这个老年兴趣小队正在唱《碧玉簪》里的一个选段。
烽市人或多或少都是在越剧文化下成长,周又又更是。当然,付临也听过。
两人更多的是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眼前的老太太在演唱。人年纪大了之后有这样的乐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结束后,付临带头鼓了鼓掌,他一向不吝啬赞赏,虽然也听不太懂。
周又又看了眼付临,也笑着跟他一起鼓掌。
围观掌声,老太太大受鼓舞,道:“接下里《五女拜寿》里奉汤的选段,有没有人愿意上来和我一同搭档。”
底下跃跃欲试的人有,但或许是大庭广众之下有些不好意思。
等了一会儿没人愿意前来,老太太有些失望,说:“没有人吗?”
周又又看了看身旁,站了起来,“我可以吗?”
她的声音不大不小,却也引得瞩目。
众人包括坐在周又又身边的付临都是一怔,谁能想会是一个模样十几的小姑娘说话。
老太太大喜:“当然可以。”
周又又看了付临一眼算作示意,继而起身上前。
她不怯场,看起来自信又阳光。
伴奏响起,周又又架势十足,端正身子,做起手势。小小的一方地上,却好像是个大舞台。
她习惯了大舞台的。
周又又拿着话筒,随着二胡声响,
开唱:“姑娘,姑娘啊!
请姑娘放心喝下这暖肚汤,
这里是南京城外邹家庄。
只为我兄长赶考无音讯,
奉嫂命打听京报上街坊。
半路上见你昏昏倒在地,
怎禁得冰雪满地朔风狂。
看左右无人经过相救你,
顾不得男女之间有大防。
这草房是我嫂嫂一人住,
救你来与她作伴也无妨。
姑娘啊因何落难对我讲,
不要悲伤泪汪汪。
姑娘一定身寒冷,
你只管披上我嫂嫂旧衣裳。”【注解1】
付临静静地听着小姑娘唱着,周围左右的声音在他这里好像都不见了。
他的记忆一下子飘远,想起小时候随妈妈去外公家,那时家中放着他不知道的越剧曲目,一人跟着哼唱一段,其乐融融。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喜欢越剧这种东西,事实上他什么都不懂。但这时这一刻,他却觉得,这声音像是天籁。
周又又(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