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一听,长安的董卓已死,吕布和郭嘉执政,各位在外的将军还没有宣布臣服,自己确实不能在汉中打下去,一是得不到粮草,二是消耗了兵力,实力不强,被别人消灭的机会就大。还有,一时间攻不下汉中,不能以汉中为根基。
如果他们去攻打武关,只要速度够快,徐荣还未得到董卓死讯的时候,就能智取。
贾诩又说道:“张将军,此事宜早做决断,如我们出其不意,或许得到武关将会兵不血刃。”
“哦!”张绣笑道:“先生是不是已经有了计谋?”
贾诩笑道:“计策已经在我心头,只等张将军下决定了。”
“好!马上撤军攻打武关。”
……
决定之后,贾诩马上给郭嘉写了一封密信,说已经准备去武关,多谢郭嘉的提醒,希望能与郭嘉念及旧情不互相做伤害彼此的事。
信的内容比较委婉,比较隐晦,不是当事人很难分析得出信的实质意思。而郭嘉知道,贾诩是在和他示好,或者说贾诩已经默认吕布和郭嘉占据长安,希望双方能交好。由此推断,贾诩劝说张绣攻取南阳是很可能的事了。这是好事,郭嘉接下来需要做的事很需要张绣与贾诩配合,攻取南阳就是最大的一件事。
张绣与贾诩的军队开到武关城下,并没有攻击,也没有摆开攻城的阵势。武关是关中南部的门户,防守的方向是荆州方向的进攻,而从长安方向过来,防守就相对薄弱,很多士兵的营地都建在关内空旷的土地上,根本没有防御长安方向的进攻。
如果是哪位守军将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做防守长安方向的进攻,很可能会被怀疑成想拥兵自立。外出领兵的将领居然防范起自家的主公,这种道理说不过去,这种做法无异于叛变。
贾诩来到营前,对守营的士兵喊道:“相国派张将军南下,特来此借道。”
“哪位张将军?”士兵问道。
贾诩怒道:“哪位将军是你问的吗?告诉你们徐将军,就说镇南将军张绣受相国差遣南下,特此借道。对了,过来把这封通关书函交给你们徐将军,军情紧急,我们身后这几万人需要在半日之内一个时辰之内出关,赶赴目的地,还请你们徐将军做好安排。”
贾诩抬手一挥,身后的军队马上列队,两列纵队,是急行军的标准队列。
指挥完,又对将要转身离去的士兵说道:“军情紧急,我和张将军就不去见扰徐将军了,如果徐将军不能到城门外与我们相见,那就等这次行动胜利之后,回来的时候再与徐将军一叙。”
贾诩此话说得太厉害,虽然有逼迫徐荣下城楼见他们的意思,而且也有些不礼貌,但贾诩确信,徐荣、张绣同是外出领兵的大将,级别相当,不可能张绣到了他的城下都不见面的。只要他能下来,他心里有些窝火也没关系,毕竟,再怎么生气都不会造成什么不得了的后果,因为他马上就要归天了。
士兵得到通关文书,快步进去交给了徐荣,徐荣接过文书一看,又听士兵一说,也没怎么怀疑,毕竟,张绣接到董卓的秘密军务,军队从汉中快速撤回也是可能的。
其实,这张通关文书是贾诩伪造的,贾诩本想让郭嘉爱送一份通关文书来,但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两天,很可能董卓死了的消息早就传到武关,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一边急行军一边在马车上伪造通关文书,到了武关的时候,文书上的墨迹才刚刚干不久。
董卓死去的消息这时正在半路。郭嘉召集百官开会的时候,消息才散步到洛阳城的各位官员家里,等道散朝回去,百官思虑周全,再次散步信息已经是第二天,传信到武关的人是第二天中午才出发,他出发之时,张绣、贾诩的部队都快要赶到武关关口之下。
而朝廷的正规文件,此时还在盖印玺,还需要经过审核之后再快马发出,肯定又是第二天才能传到。
徐荣走上城楼,望着城楼下张绣的军队,只见两列纵队排列,已经做好了急行军的准备,看来,董卓此次动兵,又是一次大手笔。悄莫声息地南下武关,难道是准备攻打南阳?南阳可是有袁术的四万部队。但是张绣领兵五万攻打汉中,一直与张鲁对峙在子午谷,还没有进行过大战,部队基本上没有损失。这次出奇兵,胜算很大。
徐荣是位带兵能力极强的武将,对局势也有分析,董卓南下南阳,难道想借助南阳为跳板,占领荆州?不可能,洛阳和豫州没有占领,攻取荆州有风险。那董卓此举的后手是攻取洛阳吗?这样的话还合理一些。如果真是这样,董卓已经开始准备向东扩张,与关东诸侯大战一场了。
但是,关中二十多万兵力能不能与关东的诸侯抗衡呢?徐荣不敢确定。
“徐将军,快放行啊!”
贾诩见徐荣待站在城楼上,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就提醒道。他哪知道徐荣此时已经想到了董卓以后的战略问题,他只想徐荣快些下城来,一刀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占领武关。
徐荣也不知道自己的死期已到,还在替早已死去的董卓想办法。
“楼下可是张绣将军?”徐荣问道。
“徐将军,我是张绣,将军别来无恙啊!”张绣答道。
徐荣又问道:“我已经看过相国的通关文书,不知张将军此次所为何事而出关?”
张绣答道:“此次任务实为秘密行军,不方便告知徐将军,还请将军海涵。”
徐荣笑道:“相国既然下令秘密行军,那我也就不便再问。你们等等,我亲自下关给你们放行!”
亲自下关!贾诩听到此话,那颗悬在心中的利剑终于落地,徐荣啊,就对不起你了,上天安排我过来抢你的地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也没办法。
其实,这个上天应该是郭嘉,没有他那封信,就不可能出现此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