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放肆!”
包拯区区一人,竟不把满朝文武放在眼里,以王丞相为首的群臣怒喝。
“你区区状元,不过办了几件案子,有何德何能,敢出此狂言,要做开封府尹!”
“上应天命,下顺民意!”
“哪里的天命,何来的民意?”
“皇帝圣旨即为天命,万民赠伞即为民意!”
包拯环视百官,忽然古怪一笑。
“况且我手中有太祖青天三铡刀,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文武百官,亦或无赖乡绅,皆可先斩后奏!有此等神器为依仗,小小开封府尹有何做不得?”
“你……你你!”
包拯慷慨陈词,有理有据,怼的满朝文武张嘴结舌,硬是什么也说不出。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气的胡须乱颤,一个个拍着胸脯顺气。若是包拯再说几句,怕是能气死一个俩的。
“哼哼。”
目光扫过满殿群臣,包拯不屑的嘴角冷笑。
对于开封府尹一职,包拯本来没什么想法。但朝臣群起反对,包拯这就不高兴了。你们不让他当,他就偏要当不可!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谁还没点小叛逆?
“包拯可以啊。”
龙椅之上,看着包拯口绽莲花、舌战群儒,赵祯不禁眼前一亮。
赵祯登基不久,朝中心腹较少。一些老臣倚老卖老,总是联合大臣们压他,就如同这次。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赵祯早有培植嫡系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合适人选。此时看到包拯如此,不禁大喜过望。
以包拯之才,足够辅佐于他。就算不是为了长生妙法,也要好好提拔!下一刻,不禁越发坚定了封包拯开封府尹的决心。
“陛下,辽国使臣尚在开封,开封府尹之事可以后再议。”
见僵持不下,殿上又没人降服的了包拯,朝中不乏打哈哈的人,转移话题说道。
“此次朝会,当君臣同心,解开辽国使团出的三大难题,以保我大宋威仪不失!”
“三大难题?什么三大难题。”
包拯最近不在开封,不知道情况,下意识问了一句。
“既然包拯口出狂言,说才能胜过殿上文武百官。”
王丞相转向包拯,嘴角冷笑,顿了顿接着说道。
“那就由包拯负责,解决辽国的三大难题!”
“呵呵,小小番邦,未开化之地,又能有什么难题。”
“好!不如这样,若是包拯解得开辽国三大难题,我们便承认他的才能,答应他担任开封府尹!”
见包拯表情轻慢,王丞相一拍手,接着厉声说道。
“若是包拯解决不了,就罢了他的官,以惩戒他的狂妄!”
“这个……”
“可以。”
上面赵祯眉头紧皱,但他还没说话,包拯已经点头应下。
“包拯,不可托大。”
赵祯一脸着急,辽国三大难题着实古怪,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包拯一人如何解得开?这分明是王举正的激将法,包拯怎可轻易入套。
“陛下放心。”
见赵祯的担心,包拯摆摆手,一脸轻松,好似完全没放在心上。
“好!圣前无戏言,就这么定了!”
生怕包拯反悔,王丞相连忙拍板。
其余朝臣无不嘴角冷笑,心道包拯到底年轻,比不得王丞相老谋深算。
“哼哼。”
包拯轻哼两声,并没有分辩什么。
包拯是穿越者,来自信息爆炸的现代。什么三大难题,古人还能玩出花不成!
“宣辽国使臣!”
众臣一心看包拯笑话,立即便命人宣辽国使臣上殿。
到现在也不知道所谓的三大难题,但包拯也不在意。
片刻之后,辽国使团上殿。
此次辽国使团,以辽国太子耶律浚为主,大将军耶律特里为辅。加上其他文臣武将,总共二十三人。另外还有随从侍卫三百,手持兵刃不得上殿。
这次辽国出使大宋,说是促进两国邦交,实则示威!但不知谁出的馊主意,弄了个什么三大难题。
“数日不曾召见,本将军只当宋朝无人。今天忽然叫我等前来,莫非是要认输?”
辽国使团站在大殿中央,环视一众文武百官,脸色桀骜面带不屑。
面对辽使的挑衅,百官无不满脸愤怒,却无人应声,并非缺乏气节,实在是他们答不上那三道难题。
“有意思。”
此次使团主使,是辽太子耶律浚。包拯拿眼观瞧,身材魁梧面容方正,确实气势不凡。但此时说话的,却是作为副使的耶律特里。
这个耶律特里看上去十八九岁模样,怎么就当上了辽国大将军?而且看他模样俊俏,身材纤细,包拯不禁笑笑,怎么看都像是个女子!
“若是答不上来,你们只需承认宋朝无人,汉人无能。我们大辽宽宏大量,只要你们年年进贡,也就不跟你们计较。”
耶律特里侃侃而谈,说话主张根本不需要经过辽太子耶律浚。包拯又是一笑,看来此人身份非比一般啊。
“我大宋人才济济!三道题而已,小儿都能作答!”
关乎国家尊严,以及两国君臣关系,此时不能再不应声,王丞相出列,先是一番牛皮,接着一指包拯。
“这是我大宋万万子民中最笨的一个,就由他来作答。”
“哦。”
耶律特里嘴角一笑,当然没把王举正的话当真,接着转向包拯。
“模样倒是俊俏,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公主,我乃大宋四品命官,开封府权知,姓包名拯!”
包拯微微拱手,嘴角轻笑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