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衍畲临终之前派人在玉佛寺中给冉锓留下一本书册,最终竟让冉锓就此丧了命的。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是衍畲阴魂不散,同时为了保住大为疆土故而才对冉锓索命而变得惶惶不安的时候,赢暨却向军医提出了要彻查衍畲遗留那本书的建议。
随着这份建议被采纳,冉锓神秘暴毙背后的死亡之谜,也随即浮出水面。
通过军医的勘验,最终靖军发现就在衍畲留给冉锓这本书册的每一张书页之上,都层涂有无色无味的剧毒。而经过现场比对,最终证明毒死冉锓的毒物,无疑与书册书页上提出到的毒物完全吻合。
但是这本书不单单冉锓,即便是秦霸先和赢暨也曾碰过。如果书页有毒并且只要碰触便会中毒的话,那么为什么在冉锓之前碰过这本书的秦霸先、赢暨或者寺内的僧众便会全都无事呢?
“毒药虽然很强烈,但却没有触碰即死的能力。除非别害人吞入口中,否则毒物是完全对人体无害的。”
军医的解释,无疑证明了秦霸先等人为什么触碰过这本书却没有中毒的原因。但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那么冉锓又为什么会因为触碰到这本书而会中毒身亡呢。而根据军医分析的那样,冉锓又是怎么将毒素吞入到自己的体内从而最终导致中毒的呢?
就在众人因此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最终还是赢暨率先顿悟。
“因为个人习惯。”
赢暨的一句话,让同为冉锓左膀右臂的秦霸先也瞬间了然。他倒吸了一口冷气的同时,也充满顿悟并且充满惊恐的瞪大了自己的双眼。
赢暨的话说的完全没有错,冉锓的死恰恰在于他的一个个人习惯。
冉锓的手指皮肤比较干,所以在翻书的时候和一般人翻书不同,总是习惯性的用手指沾一口嘴里的唾液。因为这个习惯,他不止一次的将原本涂抹在书页上的毒素就这样送入了自己的口中。而对于他这样的小毛病,曾经在靖国边陲和冉锓有过数日亲密相处的衍畲自然也十分的清楚。然而让秦霸先、赢暨完全想不到的事,此番衍畲居然就是利用了冉锓这个下意识的小动作,彻底毁掉了靖国乃至整个诸国时代的一位一等一的倾世奇才。
“衍畲老儿,他居然……”
“这或许就是命吧。”相比于秦霸先的咬牙切齿,得知真相的赢暨却不禁发出一声无奈般的叹息:“谁会想到,大元帅的结局居然会是这样的。想他十年磨一剑,用兵已达巅峰。纵横沙场之间,甚至面对何等不利战局都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而最终,他竟然因为自己的一个个人习惯而被敌人拿捏住了命脉。这样的结局,是多么的讽刺啊。”
秦霸先道:“如今大元帅身死,军无战心。单凭我等之力,只恐并非是那崇楼的对手。纵然此番北燕攻拔卫国,只怕我靖国也已无有后|进之力了。”
赢暨道:“大元帅新亡,军中痛失主帅,哪里还有再战之心?不若权且退去,日后再做计较不迟。”
秦霸先从其言,于是靖国的大军由此便退。
冉锓既死,便有探马报入卫国都城。吾梓须与崇楼闻讯,皆是欢喜。
吾梓须道:“距离大长老福袋之言,如今正好三日。此等神机妙算,古今罕有。只可惜天命不允,否则我国有大长老辅弼定有复兴图霸之机。”
崇楼道:“大长老虽去,但遗计尚有两只福袋未开。之前第一只福袋书信说得清楚,便言三日捷报之后自可拆开来看。如今三日一过,捷报已至。大王不趁此时拆开第二支福袋,试问更待何时?”
吾梓须了然,便当着崇楼的面拆开了第二支遗计福袋。第二支福袋之中,仍旧还是一封书信。而书信的内容,仍旧清晰明朗。
大致的意思是说,当吾梓须拆开第二封福袋的时候,冉锓基本已经被衍畲留下的遗计击杀了。具体的缘故,书信中也写得很清楚。就像秦霸先与赢暨彻查的那样,衍畲是利用了冉锓为人的小毛病将他击杀的。
伴随着冉锓的死亡,靖国的大势基本已经名落孙山。为了扫除大患,此时正是卫国一举覆灭靖国的大好机会。书信之中,衍畲极力推荐崇楼亲自挂帅。至于西方抵御北燕的大任,则完全可以交给上将军卫郓代为负责。卫郓为人成熟,便可掷崇楼的帅字旗在西境边陲驻守。北燕到时,只需在附近便插青龙牙旗故作疑兵。以苏异的为人谨慎,衍畲料定他定然不敢轻易动兵。而卫国便可以利用这段僵持的时间,一举覆灭痛失主将冉锓的靖国。扫除后患的同时,也可以让卫国的疆土得到大幅度的扩充。
福袋的背后,仍旧写有寄语。那便是拆封第三只福袋的时间,就是在彻底覆灭掉靖国之后的第一时间。
看罢了书信,吾梓须便有了然。他转首看向崇楼,问道:“但以大将军所见,此番我军攻伐靖国,不知是否可行?”
崇楼道:“大长老既有遗计,自然可行。更兼靖国痛失主帅,正是我国可乘之机。我国亦出师有名,何以不胜?大长老料事周全,崇楼尚且夫复何疑?此番愿意领兵出征,为我大卫扫除后患成就第一大功。”
一语言毕,便自跪拜吾梓须。
吾梓须了然,便将崇楼扶起。以此嘱托诸事之余,又唤卫郓起来告知诸事。
卫郓叩首,便代崇楼驻守西境。吾梓须由此大喜,便自将国中之兵分成两支。一路由卫郓带去,便取西境防御北燕。期间调度,便按照衍畲福袋中的所令行事。另一方面,吾梓须便是崇楼挂帅,便取东征而去。大军一路向前,便取靖国而去。以此为扫除卫国后患,同时也是为了卫国开疆拓土,成就第一大功。
这正是“但有遗策堪绝妙,由此便取复辟途”。预知崇楼鏊兵怎样,靖国又当何人应敌?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