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其他类型 > 探穴师之诡局 > 第一百二八章 聊心事、解困惑

第一百二八章 聊心事、解困惑(1 / 1)

炊烟袅袅,我仿佛看到它们正在热火朝天的煮饭,而我就被它们高高的挂在一根木头之上,随着那些薄薄的炊烟飘来荡去……再飘来荡去,形同那钟摆一般的不停摇摆,不知道何时是结尾,也忘记了何时是开始……

就在我迷迷糊糊的寻思着自己的遭遇之际,我忽然听到了拉弓箭的声音,那声音无比的熟悉,也无比的恐怖,因为我之前就听过这个声音。当初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我们为此还失去了一个探穴师,如今再次听到这个声音,又会失去谁呢?

但听一声尖锐而又悠长的暴戾之音响起,我顿时浑身一震,就从恍惚的状态之下清醒了过来。放眼看去,但见一大片黑压压的猴子排成了一个方阵,正把那锋利无比的箭矢,齐刷刷的对准了我。我惊恐的瞪大眼睛,刚想大喊救命时,又一声暴戾的猴子声传来,顿时那漫天的箭雨就朝我飞了过来……

我吓得猛然一个哆嗦,就从睡梦之中惊醒了过来,喘着大口的粗气,惊恐得不知所措。

“是不是做噩梦了?”一直没有说话的非语道长,忽然开口问道。

我惊慌失措的点点头,脑子里满满的还是刚才梦中那恐怖的场景。

“你梦见了什么?”非语道长接着问道。

我沉沉的吸了一口气,就把刚才梦中的遭遇说了出来。

老爹不知何时已经醒来,又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睡着,倒是负责放哨的爨寻沉沉的睡着了。听我叙述完了那恐怖的梦境,就啧啧舌道:“唉!那些猴子……怕是还得遭遇啊!这吃人洞之诡异,非常理可以解释。”

非语道长点点头,“贫道有一问,不知道应不应该问?”

“道长有何事,但说无妨。”

“你们如此费尽心机的进入这个洞穴,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找人吗?”

“道长为何这般询问?”老爹尴尬的笑了笑,便反问道。

非语道长淡淡的瞥了老爹一眼后,就不再发问,继续闭目养神了。

场面瞬间就冷了下来,我疑惑的看向老爹,但见老爹的眼神有点闪烁,似乎还真被非语道长给戳中心事一般。

为了化解彼此间的尴尬,我就没事找事的跟老爹东一茬、西一茬的瞎聊着,顺便问起了一些心中的困惑。比如说,他为什么要安排爨傻子在灶火洞里给我找麻烦,还有就是关于大老表失踪的事情,是不是他跟三叔一起布的局。最最重要的是,三叔说这个吃人洞里藏着一个局,如今我特别想知道,这个局是什么?还有就是关于那个萧静的事情,据萧静提起,她说我背后的势力也很大,具体有多大?我也很想知道……

对于我这一连番的询问,老爹显得很不自然。他首先承认了他曾经去找过爨傻子,确确实实要求过爨傻子想办法阻止我深入探穴,但令他没有预料到的是,爨傻子这家伙居然临阵反水了。

关于大老表的事情,他和三叔确实有过一些安排,但时间和地点都不对。首先一点,他们商量好的计划是,大老表要尽可能的扫尾,但不等于要求他失踪。但现在的状况却是,大老表无缘无故的失踪了,所以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不得而知。

再说三叔口中的‘局’,这只是一个故老相传的传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也说不清楚这个所谓的‘局’,到底是什么?为此,我提出了我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在吃人洞里可能藏着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而这段历史可能会对生活于现代社会中的人类,或者我们四大家族中人,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开启存与亡之间的一把钥匙。对于我的这个假设,老爹沉思之后,并没有明确的回答,只是沉吟许久后,才问我是否还有别的什么假设?

于是乎!我就提出了第二种可能性,那就是在吃人洞里藏着一大笔宝藏。大家这么费尽心思的前来,表面上都说是来探穴的,而其实就是为了寻找这笔宝藏而来。

老爹对于我这个大胆的假设,震惊得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沉思良久后,才摇了摇头说道:“关于宝藏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啊!在所有的故老相传中,都没有关乎宝藏的传说……”

老爹又沉吟了片刻,就接着说道:“倒是灶火洞有一个关于金竹的传说,只是……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洞穴,所以你的第二个假设,大可以不必太认真。至于第一个假设……嗯,倒能寻到些蛛丝马迹。”

闻言,我急忙问道:“什么蛛丝马迹?”

老爹笑了笑,就指了指头顶与脚下,“小飞啊!你忘记这里是哪儿了吗?”

我微微一愣,就脱口而出,“这里是吃人洞啊!”

老爹点点头,见我还是有点迷糊,就唉叹一声,给我做出了解释。

“何谓阴洞?又何谓阳洞?你以为就差一丁半点的光线吗?”老爹摆摆手,接着说道:“就单说阴洞吧!也不是所有的阴洞都能配得上一个‘凶’字。有些阴洞之所以‘凶’,那是有其先天的自然因素存在,比如地势太险,不利于探穴,这就是一种比较典型而又寻常的阴洞。还有一种阴洞,其本身并无险要的地势,却是频频的闹出事故,究其原因,多半存有人为的历史因素。比如战争年代,很多人为了逃避战祸,从而避居深山洞穴之中。又因为种种的因素,从而出现了大批量的人员死亡,碰上一些磁场太强而又封闭的洞穴,,就会造成大量的怨灵聚集,经过千百年后,这个洞穴因为怨气冲天,从而成为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阴洞。但凡这样的阴洞,活人无意间闯入,焉能还有命在。”

听完了老爹对阴洞存在形式的剖析,我不禁暗暗的咽了一唾沫,虽然这话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但我还是忍不住问道:“老爹,那你认为吃人洞之所以能成为乌蛮三湾九十九洞中,最厉害的阴洞。那么其具体原因,是因为地势太过险要呢?还是因为这里面曾经死过大量的人?”

老爹苦涩的笑了笑,答道:“你既然知道这吃人洞被排阴洞第一,难道你还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阴洞吗?”

老爹见我没有听明白,就接着说道:“地势险不险要,咱就不讨论,这一路下来,你自己已经体验到了。咱就说说你之前的那个假设吧!你猜测这吃人洞里可能会藏有一段历史,或许会是真的,而且还死过大量的人。”

听完了老爹的话,我越发的认为自己的假设很有道理了,但具体道理从何而来,又不得而知了,毕竟……假设……只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猜测,可以是不存在任何根据的胡思乱想。

但既然说到了历史,那我就不得不提起那块矗立于灶火洞祭祀台上的白色石碑了。根据那块石碑上的记载,很显然与一个湮灭已久的古国有关。这个古国名叫自杞国。

自杞国曾在南宋之时,显赫一方,可惜的是,自从被蒙古军队灭亡之后,就好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一般,史书上都不曾有太多关于它的记载。而我们在翻阅历史书籍的时候,说到这一段历史时,被提起最多的就是乌蛮三十七部。具体原因何在呢?这就要跟当时的蒙古人鼠目寸光有直接的关系了。

据史书记载,蒙古大将兀良合台率十万兵马攻打自杞国,前后鏖战了五年之久。十万兵马因此损失七八成,成了蒙古军队攻打南宋时,伤亡最惨重的地方。因此后来取得了天下大权的蒙古国,在修史的过程中,因为极其的痛恨自杞国,故而就恶意将其从历史书籍中消除,在一些实在无法避开的地方,则用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乌蛮三十七部’来代替。如此一个本可以与精绝、楼兰等古相媲美的古国,就此被人为的淹没于史海之中了。

我把灶火洞中那块白色石碑上,所看到的有关于自杞国的记载,以及自杞国之后的遭遇,简略的给老爹说了一遍。老爹便喃喃的嘀咕了一句‘这……我们当时倒真没有看过……’,之后,就低头沉思了。

按照历史对比,自杞国灭亡的时间大概在1260年左右,而爨城建立的时间应该是在1658年左右,也就是清顺治十六年。因为按照先祖留下来的传说来判断,先祖是因为听闻晋王李定国兵败磨盘山,心知‘复明’无望后,这才下定了建立爨城的决心。由此可见,这相差接近四百年的两段历史事件,应该没有什么太多交集,甚至还毫无关系。

那么由此可以论断,这故老相传中,关于吃人洞里藏着一个‘局’的说法,八成就跟历史无关了。如此这般的自我否定与肯定,我发觉自己的脑子都快转成浆糊了。

这无法联系到一起的历史事件,与可能存在的可能性,我应该如何取舍呢?不得已就望向老爹,希望他给指条明路时,发现此时的老爹比我还迷糊。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八零好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