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七五章 最后的大战(七)

第一七五章 最后的大战(七)(1 / 1)

建安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扬州,豫章郡郡治南昌城下。中央政府东征军团的主力已经基本上汇聚在了这里。除蒋钦带领一支偏师继续在扬州清剿世家大族,帮助中央政府派来的官员接受政权外。鲁肃、甘宁、周泰、高顺、蒋顾等人已经全部汇集到了南昌城下。整个南昌城下,汇聚了中央军十二万人。

孙策方面,孙权与孙策已经完成会师。除了孙静固守长沙老巢、陆逊率领水军固守西陵外,孙家的所有部队也基本汇集在这里。城内城外加起来的兵力,也有足足八万余人。

“决战之地就在这里!”孙策狠狠的拍了一下案几:“再退,就要退到长沙去了。长沙郡人口只有二十万,产出稀少,根本无法供应我军的粮草。只有在这里击败鲁子敬,我军才有重新席卷扬州的希望!”

“而且决战必须尽快展开!我军在浔阳被蒋通那个贱妇偷袭,损失了太多的粮草。现在即便把柴桑的粮草搬运了大半过来。整个南昌城内的粮草也只有二十多万石。勉强只能支持三个月。若是不尽快展开决战,耗也要被耗死了!所以,吾意,立刻派出使者,邀对方决战!”

“主公之言甚是有理,我等遵命!”

另一边,南昌城北,中央军大营。

“哎,余本来以为决战地点是在柴桑的。在那里,我军有水军优势,粮草可以源源不绝。谁料到孙策居然如此有决断,经营多年的老巢说不要就不要了,居然一直退到了南昌。现在我军粮草周转困难,急需决战啊!”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横跨长江南北的彭蠡泽还是一片烟波浩渺。而南昌附近的现代中国第一淡水湖鄱阳湖,在这个时代还仅仅只是一片湿润的沼泽。柴桑就在彭蠡泽的边上,若是决战在柴桑附近展开,那么占据了水军优势的中央军就有多种应对方式可以选择。而当孙策当机立断把全军主力南移到南昌后,中央军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驻守在柴桑和对方远远的对耗吧,首先就是政治不正确——中央政府讨伐叛逆,哪有这样打仗的,你让全国人民怎么看?怎么想?而且在军事上也完全不正确:对方水陆力量已经被完全切割,丢失了大量的粮草辎重,不趁这个时候给对方致命一击,还给对方恢复力量的时间么?

而南下追击吧,首先需要跨越上千公里的沼泽——军队过去了倒也罢了,可是后面的辎重部队就倒了大霉——不能直接运送,而是要先在沼泽里修路:用宽大的木板重新铺一条路出来。否则粮车全都要陷在里面。这就导致虽然鲁肃军团账面上的粮食很多,但是随军的粮草始终没能超过二十万石。比孙策军的库存还要少。

所以当孙策的使者带来要求决战的讯息时,鲁肃真是喜出望外,毫不犹豫的批了一句:明日决战!

三月二十六日,天上仍然稀稀拉拉的下着小雨。南昌城外一片雨雾朦胧。双方主力尽出,在南昌城北十五里处的一片开阔地摆开了阵势。

这是一场符合春秋“义战”风格的决战——双方约好时间、地点,各自摆布好阵型,然后开打。

孙策军的布置是:左翼第一线指挥官凌操,二线指挥官程普。右翼第一线指挥官孙翊,二线指挥官黄盖。中路主力一线指挥官吕蒙,二线指挥官孙策。此外,全琮、孙蛟、孙恒、孙韶、潘璋、董袭、谢旌、朱治、朱然、凌统等诸多将领各自在左中右三翼中带领数量不等的部队听用。

鲁肃这边也摆了一个左中右三翼阵。右翼的指挥官是甘宁、周泰,其部队以水军为主。左翼的指挥官是蒋顾。中路的指挥官是高顺。鲁肃统领全军,在后方坐镇。

双方的军队从寅时末端开始出营列阵。未时中段基本都布阵完毕。到了未时将尽,辰时未到的时候。天空已经完全放亮,雨雾造成的视线阻隔已经被弱化到了最低。鲁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朝着身边的传令官道:开始吧。

传令官点点头,开始用力的挥动令旗,不到一会,整个十二万大军,由后至前,各个部队皆开始应旗。

应旗完毕后,上万的弩兵开始越过本方的阵线,每十步向对方的阵地射出一箭。而每射出一箭后,本方庞大的军阵,也开始跟着弩兵的脚步开始朝前移动。

看着对面的中央军如泰山压顶般的匀速而坚定的缓慢压来,孙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回过头来朝着孙权微微一笑:“仲谋,当年父亲在富春县城绞杀山贼时,可曾想到我等能有今日之军力?”不等孙权回答,孙策继续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能尽自己的性情驰骋纵横一番,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兄长!”

“全军听令!应旗,前进!”

“喏~!”

随着孙策的命令,孙策军也开始缓缓的前进。

待得双方开始逐渐进入对方弓箭的射程后,双方的步兵齐齐发出一声喊,开始加速,加速,再加速。最后,两队洪流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

当然了,人一上万,无边无际。双方二十万规模的大会战,其交战的范围,早就超过了指挥官的视力之所及处。其实,孙策和鲁肃能够看到的,也就是自己所在的中路罢了。实际上,在双方中路主力开始对撞的时候,战斗早就已经开始了。

最先开始交锋的,是孙策军的左翼,中央军的右翼。

之所以这一路最先开打,最大的原因是甘宁的个人因素。

这一路的战场,离中路主战场大约七八里远,地形是一片含水量极高的洼地。在这片洼地的两侧,是两片稍微干燥一点的小土丘。甘宁和周泰都是久经战阵之人,带着军队一到现场,马上就意识到两侧土丘的重要性。于是两人稍微一商量,就做出了派出少量军队守住中间洼地,两人各带一万人分抢两侧土丘的决断。

他们两人久经战阵,可是对面的指挥官程普程德谋就更是从中平年间就跟着孙坚镇压黄巾的老将了。哪里会看不出来两侧土丘的重要性。于是不约而同的和凌操分了兵,也来抢占土丘。

在双方不约而同的登山比赛中,纯水军组成的甘宁、周泰支队很遗憾的得了亚军。于是空有人数优势的甘宁、周泰支队只能不得已的去仰攻对方的阵地。再加上本方的部队大都是多年来纵横江海的水兵,脚上差不多都长了蹼了——这纯粹的陆战居然还有点不适应。所以双方厮杀了一个多时辰后,中央军居然被压制住了。

“这样打不行!白白牺牲儿郎们的性命。给周幼平发信号,先退下来,守住土丘下面的平地,让对方下来打!”

“哼!甘兴霸也不过如此嘛。不过老夫可不会下山了。”

当然不用下山了,程普和凌操这一路本来按照计划就是以防守为主,所以孙策一共只给了他们一万五千人。现在能够把对方整整三万人堵在这里,可以说已经是赚了。

看到程普不上道,甘宁虽然生气也是毫无办法。不过他的压力也不大:纯水军部队登陆作战,鲁肃也没有指望他能迅速达成突破,给他的指令也是稳住本方的右翼就是完成任务。所以甘宁也干脆指挥本方部队停了下来。双方默契的陷入了静坐。

双方的主力都在中路,在这里,孙策集中了主力五万人,鲁肃的兵力则是惊人的八万人。

中路的战场是在南昌城北十里处,这里有官道通过,地形较为平坦,同时土地的含水量相对较少。鲁肃祭出了中央军的招牌菜:枪兵大阵。

中国南方的地形其实并不适合枪兵大阵,也就是现在这块地形比较合适,鲁肃一看,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可是小霸王孙策是白痴么?他会不知道这块地形是南方少有的平坦、干燥的地面,特别适合中央军无敌的枪兵大阵展开么?

看到中央军如自己所预计的那样摆出了实心枪兵阵后,孙策微微一笑:“派出陷马阵。”

“喏!”

随着孙策的一声令下,无数的特大型盾牌从孙策军的军阵中推了出来。

盾牌很大,大到可以完全遮蔽两三人的体型。实木质地,足够坚硬,中央军的枪头扎不透不说,扎进去也很难拔出来。当然,也很重,需要四五个士兵人叠人的在后面进行推动。

但是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每两面重盾之间是有较长的距离的,每两面重盾之间,都有一根厚厚的,桐油浸泡过的粗麻绳!

孙策已经完成掌握了中央军枪阵的关键:统一的节奏。整体的力量。要破枪阵,要么本方有更统一的节奏,更为整体力量的输出。要么,就是破坏对方这种节奏。

在本方的士兵文盲率近乎100%的前提下,大多数士兵前后左右都分不清楚,统一的节奏是不用想了。唯一可行的就是打乱对方的节奏,把对方的水平拉低到本方的水平上来,以士兵个人的武勇来决胜负——而中央军的枪兵,现在天下诸侯谁不知道,终身只会一招突刺而已!

孙策的陷马阵实际操作起来非常成功。很快的让中央军吃到了苦头:面对对方的超级大盾,突不过去。面对对方的粗麻绳,不少人被绊倒,枪兵大阵的节奏开始不统一起来。

“孙伯符真虎子也!”中央战线前敌指挥官高顺看到这样的场面,也忍不住夸奖了孙策一句:“传令!改实心阵为空心阵!空心阵的大小嘛。嗯~~”高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遥遥的对着孙策军两面大盾之间的距离:“每排三十人!每个空心枪阵之间,留出十步距离!”

“喏!”

“再令!请征东将军靠前指挥。一刻钟之后,击鼓,陷阵营,出击!”

“喏!”

随着“陷阵!无归!”的口号响起,高顺亲自身披黄金甲,带领陷阵营进入了战场。而孙策看到高顺入场后,也立即兴奋了起来。

“兄长!”孙权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这个个人英雄主义数值爆棚的大哥想干嘛,紧紧的拉住了孙策的马缰。

孙策转过头来,非常罕见的对孙权露出了一个慈祥的微笑:“仲谋,不要拉了。汝挡不住为兄的。”

“兄长!此时开战还不到半个时辰,高仲达就投入了陷阵营。就算陷阵营精锐无敌,他又能持续作战一天不成?兄长何不暂时静观事态,待我军将士消耗其体力,然后兄长再雷霆一击收获全功?”

“哎~~”孙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眼神360度扫荡了一下四周后小声的对孙权说道:“仲谋,汝之聪慧,为兄早已知晓。难道汝当真看不出来,浩然公席卷天下大势已成。即便今日之战我军胜了,终究也是难掩战败之局么?”

“兄长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愚弟也就直说了。诚如兄长所言,我军和浩然公比起来实在太弱,即便今日胜了也是元气大伤。而浩然公即使败了,也能很快卷土重来。那兄长当初为何要一意抵抗?”

“呵呵,仲谋。若是不战,父亲留下来的骄兵悍将会容得下我等兄弟?他们追随我等多年,不就是想用手中刀枪拼出荣华富贵么?别的不说,只要为兄说服从朝廷命令,到雒阳去任职。恐怕为兄前脚刚走,后面他们就拥戴叔弼(孙翊)继续作战了。到时候为兄在雒阳怎么办?”

“再说了。”孙策抬头看了看厮杀惨烈的战场:“大丈夫生于乱世,岂可老死于榻上?这一战之后,乱世便会终结。为兄这样的人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其到时候百无聊赖混吃等死,莫不如今日在战场上杀个痛快!若是能战死在这如此宏大的战场上,也算不枉此生了。”

“兄长!既然如此……”

“别!”孙策伸出一只手,阻止了孙权继续说下去:“仲谋与吾不同,汝文事优于将略。未来天下平定,浩然公需要大量的贤臣治理天下。到时候少不得仲谋的位置,那个时候,孙家还要靠汝支撑呢!”说完这些话后,孙策再不多言。而孙权也放开了孙策的马缰。

“愿兄长此去,阵斩高顺!大败敌酋!”

不过孙权的希望肯定是要落空了。虽然现在看起来,孙策军的左翼以一万五千人的少量兵力,成功的拖住了对方的三万了。本方的中线由于陷马阵的成功使得对方的指挥官过早甩出了杀手锏,这两个方面的战场略微占优。但是在孙权看不到的地方,离南昌城南七里外的地方,孙策军的右翼,已经快要被蒋顾打爆了。

孙策军的右翼,领兵大将乃是孙坚的第三个儿子,号称勇毅英诀不下孙策的孙翊孙叔弼。在当初浔阳撤退战中,蒋顾连破孙策军两道防线,最后就是孙翊硬撑了下来。这一次,孙策给了他整整两万人。在南昌城南的一片树林里对阵蒋顾的两万五千人。这是三块战场中,兵力数量差距最小的一块。

可是这一次,孙翊的防线是崩溃得最快的。

原因无他,因为穿越者的优势,蒋顾在这片树木茂盛的战场祭出了冷兵器时代最适合中国南方战场的东西——鸳鸯阵!

从十多年前太史慈率领一支偏师支援刘繇开始,蒋通集团的高层就已经意识到在中国北方大平原纵横无敌的青州枪阵,到了水网密布树木繁盛的南方并不好使。当时的总参谋长郭嘉的办法是:重新提高刀盾兵在军队中的比例、加大水军(海军)的投资和建设。但是身为穿越者的蒋通除了让郭嘉放手施为外,也命令自己的家将们开始试验鸳鸯阵。

托后世网络时代信息爆炸的福气,蒋通对鸳鸯阵也有很多的了解。在他看来,鸳鸯阵的阵型并不复杂。难就难在这个阵型的成员要彼此完全信任。不管是鸳鸯阵还是三才阵,每一个小阵的指挥者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而这些,对于三十年来一直推行义利合一、推行军队文化教育的蒋通集团来说,其实并不是难事。

而在鸳鸯阵初步成规模后不久,蒋通集团也就打了一场中原大战,然后就是整整五年没出大招。所以,一直到这一天,提前了一千多年出现的鸳鸯阵才正式登上了战场。

孙翊死的很不甘心。当他无论怎么左劈右砍都无法突破对方藤牌手和长牌手的防御。而被狼筅手多次击伤后。终于无奈的倒下了。而在他倒下的时候,他的军队基本已经溃散。

之后的事情,似乎就是顺理成章了。右翼崩溃后,蒋顾率军突袭孙策军的中路。中路难以支撑后,本身没有太大损失的左翼也不得不撤兵。

在战场上由于被逼得太紧,孙策的残兵败将没能进入南昌城。只得绕城而走。而在失去了南昌城内囤积的大量粮草后,孙策军不管剩下了多少人,也不可避免的迎来了总崩。

建安十三年四月初五,征东将军鲁肃上奏朝廷:孙策、孙权兄弟率残兵三万余人归降。朝廷三路南征中,东路首先进奏全功。

最新小说: 温柔坠落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解构诡异全文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超能暴乱 绝对征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