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五七章 王霸访谈录

第一五七章 王霸访谈录(1 / 1)

嗯,我叫王霸,字子雄。今年五十七岁。现在是大汉水军蓝水舰队的司令官。拿的是伏波将军的俸禄。

在我二十岁之前,我不叫这个名字。那时候我的名字叫王八儿。是的,就是你们称呼乌龟时用的那个称呼。这没什么好丢脸的。那时候世家大族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出生的人,有没有名字都是无所谓的。名字,只是个代号,方便那些人上人使唤我们时能够准确的叫到具体哪个人。仅此而已。

大约我十六岁的时候,碰到了我的老大,哦。对了,现在我是朝廷两千石级别的官员了,不能再这么叫。好吧,碰到了甘宁甘兴霸将军。嗯,他那个时候也不是什么名号将军,也不是后来的什么水军总司令官。而是一个水匪。当然,他是一个很有钱的水匪。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出去抢劫别人,抢财宝是极次要的事情。主要就是出去炫富,吓唬别人。说真的,有时候出去抢的东西,可能还不如他开船时砍断的绸缎值钱。是的,那时候停船靠岸的时候,他从来都是用绸缎系船。走的时候就直接砍断绸缎不要了。对,我们那时候就是大名鼎鼎的锦帆贼。

甘将军很二是不是?其实不是这样的。甘将军是家里很有钱,自己满腔才华。但是由于东州人的压制,在益州始终无法发挥自己才华的人。有满腔才华却不能发挥,那真是极痛苦的。甘将军做锦帆贼的那段年月,其种种不羁行为。不过是为自己的满腔苦闷找个发泄地方罢了。

后来我十九岁那年,从北方来了个獐头鼠目的家伙。嗯,这句话不要写到报纸上去。因为那个家伙现在可是大汉摩萨迪的总管,老子惹不起他。(挠头),真不明白主公当年为啥给对外情报局取这个名字。据说是出自希伯来语。嘁,犹太人在本将眼里就是群肥羊罢了。干嘛要用他们的语言来命名我大汉的对外情报局?嗯,这段话都不准发表出去。主公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深意的。

扯远了,拉回来说吧。总之呢,李马槽总管那时候找到甘将军。问甘将军要不要去北方出仕。对,就是伟大的主公。可以说,甘将军那时候做了一件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锦帆贼全体北上。

后来的事情你们都比较清楚了。甘将军出仕主公后,获赐金甲。海战平州、偷袭幽州、决战冀州、血战并州……在这些大战里,我作为甘将军的助手,差不多每战必与。主公在一次****中经甘将军介绍认识了我。然后就给我取了现在的名字。这一点,可是很让那个摩萨迪嫉妒不已的哟。因为主公一直都说李马槽那个名字很好,就这么用一辈子,不用改了。哈哈哈哈哈……好了好了,这些都不说了。你们今天这采访,不就是想让我说说当年我们第一次渡海东征么?这不就来了么?

我们是在建安二年的一月初出发的。先是去了马韩。嗯,那地方现在不叫马韩了。是燕国的属地。在那里受到了马韩国王的热情接待。我就是在那里第一次干了汉族以外的女人,哈哈哈哈,那一年我都二十七岁了。哪里能想到后面三十年,差不多干了近百个民族的女人啊……嗯,这韩族女人确实不漂亮,但是胜在姿态够低。什么花样她都肯做。你得知道,我们年轻那年月,经过黄巾大乱、军阀混战、瘟疫什么的。男人比女人多了太多,要找个老婆不是很容易。那时候大汉的女人可是个宝贝。娶回家都要好好供起来,哪敢让她们做一些口bao,后tinghua之类的事情啊。嗯!这段话全部删掉,要是见报了,老子一定找人掀翻你们报社!什么?廉使会来找我麻烦?小子?你是在威胁我么?廉使老子当然惹不起,可是大不了这个司令官不当就是。老子在瀛洲还有三十万石的封地呢。这还只是土地上的粮食产出,老子的封地里还有一个港口,那收入可比土地产出多多了。掀翻你的报社,廉使来找老子的麻烦,老子大不了辞职不干回家去当富家翁。到时候老子只要回到封地,最多就是罚款,你咬我啊?

嗯,不登报就好说嘛。好,我们继续说。啊,我想想。我们应该是在建安二年一月三十日,自三韩半岛南部的济州岛出发去瀛洲的。路上遇到了风暴,有七艘章武级战舰倾覆。死了三百多人。对,尸首都没找到。不然你以为为啥现在水军的葬礼都是海葬或者水葬?南皮军人公墓水军那一块地皮只有衣冠冢啊?嗯,说衣冠冢也不全对。水军出征前,现在都是要留头发在岸上的。好哪好哪,不说这些了。咱们接着讲啊。虽说那次由于不熟悉海情,遇上了风暴,但总体来说还算顺利。大概是在二月十六登岸。登岸那地方叫做平户。对,就是现在的平户港。

登岸以后就是想办法和当地人接触了。我们有带路党嘛。现在甘将军封地上的代官,叫阿纳比的。就是那时候我们最得力的带路党。呵呵,怎么说人家也是“王子”嘛。见识还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有了他的帮助,我们总体来说还是很顺利的。

主要是那时候的瀛洲,那些土人虽说比刀耕火种的原始人要强一些,但也强不了多少。几十顶茅草屋,用篱笆围在一起,多得几千人,少的几百人,就号称是一个国了。打仗的时候兽皮就是盔甲,竹子削尖了就是长枪。没有阵型,反正就是一拥而上。这样的国算个逑?我们当然是灭国无数一路横扫了。

什么九州、四国的,那两个大岛上的都是些原始部落。我们花了大约半年的时候就很轻松的平推了过去。当然不是一路杀过去了哦,有这么傻嘛?十几万人杀怎么杀得完?肯定是团结一批听话的。屠灭一批不听话的了嘛。后来推到本州岛上的时候,就遇到麻烦了。对,就是那个邪马台国。

我们倒不是和邪马台国打仗了,那个国王是个女的。不喜欢打仗。知道我们是从大汉过来的****人后对我们很客气。很友好。友好到什么程度呢?我私下说一件事啊,事后我绝不承认这是我说的。反正有一天晚上那个女王的帐篷里一男一女嘶吼了一个晚上。女的吼的是倭语,好像一开始是雅美蝶,后来是尅莫急,最后是一库啥的。哎,反正那些话我后来也从自己搞的那些倭女嘴里听到过。但是老子从来没有兴趣去搞懂是什么意思。嗯嗯,我会告诉你雅美蝶是不要的意思吗?尅莫急是很舒服的意思吗?哼哼哼,怎么可能嘛。

额,好像又扯远了。反正呢,那个女的讲的是倭语。而那天晚上那个男的讲的是汉语。那个男人到底是谁,我没看见脸,不能乱讲。但是那个声音嘛,好像是甘将军的声音。嘿嘿嘿……

可是那个邪马台国和旁边一个叫狗奴国的国家关系很不好。双方彼此之间打了几十年的仗。我们甘将军把人家女王给睡了嘛。嗯,再说一次,这个事情不能肯定啊。所以多少得帮人家一次嘛。

反正呢,后来狗奴国的国王带领军队过来和邪马台国争水源地的时候,甘将军就亲自上阵去帮人家打了一仗。啧啧,这狗奴国虽然出动了七八千人的部队。相当一部分战士也装备了铁枪头。但是俺们大汉自主公主政以来,不就是靠枪阵吃饭嘛。所以那一仗,甘将军一个不小心,就把狗奴国给灭了。

对,这就是麻烦。要知道。在我们那次出发前,主公早就说过。在我们大汉还不能大规模海外殖民以前,对国外的势力,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分化对立:同时扶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力相当的敌对政权。谁弱就帮谁。最后就会让他们争相向我们大汉讨好。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两面获利。

结果甘将军为了偿还人家的肉zai。打仗打得太猛,一不小心把狗奴国给灭了。这下邪马台国一家独大了。我们汉人那时候毕竟是外来人。狗奴国灭国后,余下的十来万部众绝大部分都归了邪马台。这下子那个女王可抖起来哪。表面上还是对咱们客客气气的,但实际上一天到晚就想着怎么把我们给赶走。

什么?继续打?你是白痴啊你?军队对军队当然没问题,但是人家是全民皆兵啊。在打败狗奴国后,那时候邪马台全国人口估计不下三十万。都超过当时大汉不少的小诸侯了。再说了,就算打赢了人家,剩下的人怎么办?你留下来当王么?我们那次去的人总共才一万多人。后勤补给什么的几乎没有。怎么打?敢打么?

所以后来我们又花了大概半年多的时间,随行来的矿脉师在找到了石见银山、甲斐金矿、佐渡金矿以后。就全军退走了。嗯,对,就是现在给全世界提供银币原料的石见银山,给大汉中央银行提供金币原料的瀛洲两大金矿。嗯?半年多发现三大矿很难么?哼哼,我们是谁的手下啊?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伟大主公的手下啊。

所以总的说起来,我们的第一次出海远征并不算成功。除了确定三大矿的位置之外,就是在回来的路上又扫了几十个“国”,抓了三千多倭人回来发卖为奴隶和角斗士而已。比起出征一趟海量的粮食消耗和战舰损耗。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这一点,现在的教科书也不都是这样写的么?对,不要歌功颂德,实事求是,是主公对大家的基本要求啊。

当然哪,教科书里绝对不会写甘将军回来后被主公抽了一顿的事情的哪。也绝对不会写甘将军被主公抽了一顿后,还被主公卖了。回到家被甘夫人罚跪搓衣板的哪。所谓历史的真相其实都只有参与者才能最清楚的哪。

我们第一次回来的时候,主公虽然刚刚打赢了官渡决战。但是本身受创也不轻。一战下来阵亡的士兵差不多三万,连金甲将高将军都战死。这是主公起兵十五年来从未遭到的巨大损失。而且兖州、豫州、北扬州拿下来以后。以主公悲天悯人的脾气,还要花费海量的钱粮去养那三州的百姓一年。而且那时候还开始重建雒阳……所以那时候主公也没有力气再派出大规模的舰队出海了。

后来主公又派我去瀛洲走了一趟,那一次,战舰就只有五艘,剩下的就是些商船了。经过和邪马台国的谈判,我们在他们国家附近买了一块地皮。在那里建了一个港口。对,就是现在的大阪港。从此以后,我大汉的镜子啊、高度酒啊、丝绸啊什么的,不再通过马韩周转。而是直接运到瀛洲直销。这样一来的结果有三个。一是马韩的经济遭到重创,很快就衰落了。要不是后面几年我大汉一直有意识的支持他们一些战甲兵器,他们能不能撑到后来我大汉军队灭掉扶余都是两说。二是我大汉的财政收入上升,商人们获利也更加丰厚。真真实实的刺激了商人们开发海路的热情。三就是邪马台国的变化了。他们喜欢我们大汉的货物,但是又拿不出什么好的商品来换。于是主公让我跟他们讲,要换我们大汉的货物可以。拿金银、人口来换。于是邪马台国后面十多年,拼了老命的挖矿、发动战争捕捉其他部落的人口。结果促使邪马台国东边的上百个部落联合了起来,又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为以后邪马台国的灭亡打下了种子。

嗯,所以说主公就是主公。不动声色之间就拿到了我大汉想要的东西。所以从那时起,十五年后,主公才有了进行大汉全国币制改革的底气。我也不知道那十多年瀛洲流入大汉的白银、黄金有多少。你只要想想一块巴掌大的镜子可以在瀛洲卖到五十两银子一面,就可以想象那是如何的暴利了。

嗯?你问我为啥瀛洲会有这么多金银?喂!小子,老子二十岁前是个文盲好不好?二十岁后虽说有随军夜校可以就学。但那时候一是年纪大了,早过了读书的好时候。再说当年一边打仗一边读书,怎么可能念得好?你才是渤海师范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好不好?你物理基础白学哪?

听好了,瀛洲那地方虽然和三韩半岛一样,多山少平原。但是比起三韩半岛来,他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虽然火山地震什么的很不好,但是火山地震越多,越容易把地下的贵重金属给弄上来!这就是为啥瀛洲那地方多金银铜矿的原因!所以那地方比三韩半岛值钱得多!按主公的推断,瀛洲诸岛上各个大矿,少的可以开采数十年,多的可以开采两百年。在你我的有生之年,瀛洲都是一块充满了财富和梦想的地方。

嗯,是的。我们第二次去瀛洲那年,长公主师范学校毕业。然后就被主公派到那边去开设蒙学馆。对,对对,卢毓姑爷也追着去了。还有那个肥得不像话的崔林也去了。反正当年主母和主公大吵了一架。主母还搬出去单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长公主去那边的第一年就砍翻了邪马台国的第一勇士,然后那蒙学就建得很顺利了。在这方面,我喜欢倭人多一些。只要你比他强,他就真心实意的对你服气。比起那些打又打不过,又喜欢唧唧歪歪的棒子,倭人在这方面好得多。所以老子后来出海的时候,对棒子是最不客气的。以至于燕国为了平复棒子们对老子的怨气,把老子列为燕国不欢迎人物。哼,这是多大的荣幸啊。要我说,燕国的王室都是一群蠢货。你们是统治者呢,怎么如此迁就那些被征服的棒子呢?这样搞下去,燕国还能存在多久,实在是难说啊。没事,这段话可以发出去,燕国王室对老子的抗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老子对什么抗议啊、不满啊、谴责啊早就麻木了。不就是弱者被打了一耳光,又不敢还手,只好自己嘀咕两下嘛。十年前分封的六大国,就数燕国的底子最厚,可是你看他们现在混成什么样了?都要去舔棒子的卵以维持统治了!说不得再过些年,燕国亡国的时候,还要老子的舰队去接那些王公贵族们出来呢。

又扯远了!你们这些记者怎么总是跑题呢。嗯嗯,接着说长公主的事情。长公主从那个时候起,就在瀛洲很有威望哪。后来她的蒙学只花了四年时间,就培养出了通过大汉汉学考试的人。经过她教导的倭族角斗士,也是大汉角斗场上第二个拿到五十胜重获自由的人。这样的成就,也就是当年在西河匈奴蒙学驻守十五年,培养出一百多个通过汉学考试的异族学子的易春易仲生可以相比吧。

至于卢毓卢姑爷,哈哈哈哈,大家就不要问了哪。我虽然因为主公的差遣,经常往返大阪和滨海。不过你们传说中的卢姑爷经常鼻青脸肿、双膝鲜血淋漓什么的,我可真没有看到啊。哈哈哈哈哈~~要我说,主公和主母生的三个孩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好哪,以上就是我们第一次远征东瀛的大概哪。反正从那时起,我大汉百姓的思想就开始有了变化。嗯,用主公的话怎么说来着,对,叫做有了海洋意识!我大汉的儿女,从此以后不再把眼光盯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上,而是只要有条件,就尽可能出海去拼搏,打下属于自己的天地!

最新小说: 绝对征服系统 温柔坠落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大唐无双皇子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