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五零章 土豪的战法(二)

第一五零章 土豪的战法(二)(1 / 1)

时间来到大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二月下旬,现在大汉最强的两家诸侯蒋通和曹操,已经在黄河南岸对峙了整整四个月。

战争打到现在,整个局面都显得很奇怪。

就双方的实力来说,蒋通强,曹操弱。就大义名分来说,蒋通手握天子,可以把任何诸侯说成是叛逆。就战争原因来说,这场战争严格来说是蒋通方面挑起的。按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都应该是蒋通不断进攻,曹操竭力防守对不对?

可是事实刚好与此相反。

河北朝廷南下的三路大军,相对来说就周瑜率领的东路军还稍微好一点。周瑜的部队以苍亭为据点,不断的向西、向南进攻。搞得夏侯惇左支右绌,一时间狼狈不堪。可是周瑜的进攻往往都是浅尝辄止,绝不深入。一击得手后就马上退走。等到夏侯惇聚集起主力后,要么面对两万人坚守的苍亭城,要么就是后方哪个地方又被偷袭了。

而中路蒋通的主力呢?整个冬天就做了两件事:挖坑、造碉堡。史涣的濮阳守军被围困在濮阳城内动弹不得。而荀攸、曹洪等人在濮阳以南对蒋通大营试探性的攻击了一次,遭到了排山倒海般的反击。不过反击完了也就这样了。绝不追击。只要你不来招惹我,我继续安安静静围我的城去。

最后就是西路的郭嘉军团,那就更是丧心病狂了。二流子军师一天到晚在怀县县城内高卧。你要攻城我就防守,你要围城那请随意。反正,郭大军师懒病已经深入骨髓。连出城进攻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这都怎么回事啊?这到底是谁攻谁受啊?曹操这段时间往返于怀县和濮阳战场。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时间到了二月下旬后,一封来自大后方陈留的信件,让曹操一下子明白蒋通到底想干什么了。

“中计矣!蒋通小贼!又要和吾打总体战!”

“主公?这是何意?”

“汝等看看子许的来信吧!陈留库房已经大半都空了!我军多年来积攒的三百多万粮秣,到今日已经不足一百五十万石。而且子许还说,最近半年,我军先是南征张绣,之后又全军动员抵御蒋浩然南下。先后征调了三十余万次民夫。秋收受到影响,今年冬季农闲期间本来应该进行的修补沟渠等工作也几乎停顿。若是我军现在还不回师,以使转运粮草的民夫回乡,今年的春耕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到了秋天就得饿肚子了!”

……

“哈哈哈哈,这四个月消耗的粮秣才一百二十万石?少得很嘛。只要曹孟德没有醒悟过来,我军就不要着急。继续围城!”

濮阳城外,河北军的主帐里,蒋通一副土豪不缺钱的模样。相当的讨打。

作为穿越者,而且是穿越之前心智已经比较成熟的穿越者。蒋通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他心里非常清楚,就自己的资质来说,至少在军事战略这一块,他就是个庸才。虽说这些年连场大战,他的能力也在缓慢的增加。但是和曹操这样一代豪雄比起来,他还是不够看的。自己这一方,比用兵,或许周瑜可以和曹操比肩,但是现在的周瑜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和正当盛年,精力、经验、心智都完全处于巅峰的曹操比起来,这个时候的周瑜,可能都还稍微不足。

至于郭嘉,对,这家伙是个鬼才。但是要注意,郭嘉是张良一类的人物,更多的时候是提意见,不负责拍板。所以要郭嘉站出来独立对抗曹操不是不可以,但那也不是最保险的方法。

那么最保险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河北这么多年下来巨大的人力、物力、物资积累和良好的社会体制。作为一个穿越者,自己的总体实力明明比对方强那么多,还不充分利用起来,那就真是个傻X了。

在真实的汉末三国时代。有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袁绍在一统河北四州后实力比曹操强大得多,可是这家伙不采纳沮授、田丰的意见打总体战。而是想通过军事上的决战一举解决问题。结果官渡惨败。而在三国时代后期,司马家执政的魏国整整二十年对蜀汉保持守势,结果人口基数、生产力、地盘都远胜蜀汉的魏国彻底拉开了和蜀汉的国力差距。司马家主掌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伐蜀战争。从发兵到攻占成都,全程没有超过两个月。

所以蒋通这个穿越者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去和曹操玩什么谋略、军略。他所做就是老老实实的带着一大堆人平推过去。然后做好防守工作,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花笨力气把濮阳给围起来。

至于东路的周瑜,嗯,美周郎要进攻请随意。但是说好了啊,主力中路没有前进的时候,你出去玩可以,但是不准孤军深入。而郭嘉呢,蒋通也没对他下绝不出城作战的命令,实在是这家伙懒病犯了:既然躺着玩都能坑死对方,那为啥要绞尽脑汁的出城作战呢?

从去年的十月到今年的二月,四个月的时间里。十三万军队,三万工程兵,加上转运粮食的七万民夫。整整二十三万人,再加五六万匹战马什么的。每个月消耗的粮食大约三十万石。四个月下来生生一百多万石粮食不见了。可是这对于河北的财政主管蒋蒙来说,这点支出根本不会让他担一点儿心:老子库房里还有八百多万石粮食是专门调拨出来应付这场战争的呢。逼急了老子就动用战略储备粮,那也是近千万石哟!其实蒋蒙先生最不怕的就是粮食的消耗,只要不打大战,不要死人死得太多,就这么静坐战争一年他蒋蒙眉头都不皱一下。为啥?河北的阵亡士兵抚恤太优厚哪!烈属待遇太高哪!要是一场大战打下来,河北军死个十万,蒋蒙才会觉得有破产的危机。至于静坐吃粮食?随便吃!正好主公在外面打仗,家里的这些腐儒也不好意思狮子大开口的找他要钱。说起来,主公在外面一两年,可以推迟好多大型工程上马。还真难说是赚是亏呢!

但是蒋通可以这么土豪,曹操可就不行了。

曹操的地盘主要是兖州、豫州和北扬州。其中北扬州刚刚收进来,还很不稳定。能够征收到的粮食很少。而兖州的一小半是在黄河北岸,那是早就没有的。而黄河南岸的兖州,现在又沦为了战场。真正可靠的钱粮来源地主要还是靠豫州。也就是说,和蒋通背后七百余万人口的支撑比起来,曹操的身后,只有大约一百五十万人口。而且和蒋通有经营多年,兴旺发达的青州,以及本身底子雄厚的冀州不同。兖州、豫州在汉末战乱中,本来就是被破坏得最严重的,其元气一直没有得到恢复。双方的总体实力本身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而更让曹操的劣势无限制扩大的,就是蒋通选择的战场:濮阳。这个地方离蒋通的治所邺城不到两百公里。而离曹操的治所陈留却达到了三百公里。而且蒋通的治下,道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工具也得到了穿越者的改良。所以别看蒋通的士兵要比曹操多很多,但是单兵粮食的消耗,其实比曹操一方还要低得多。

东汉的一石大约27公斤。在没有肉类、蛋类、糖类等高能量食物的补充下,人如果只吃稻米、小麦这一类碳水化合物,一个成年男子差不多一个月就要消耗掉将近一石的粮食。士兵出征期间,这个消耗肯定还有所增加。如果再加上战马——马在平时可以吃草,但是作战期间你光用青草喂战马试试?打仗的时候马跑不起来导致你被敌人砍了头不要后悔哦。那个消耗就更不得了了。蒋通这边有专门的斯帕姆罐头,虽然口感极差,但确实真正的高能量食物。而这玩意曹操是没有的,即使能够高价买到,也不可能在全军推广。那么曹操的士兵为了维持体力,当然只能靠多吃饭来维持。如此一来,粮道运输距离比对手远,交通道路比对手烂,运输工具不如对方,食物能量值不高,几个对比一下来。其结果就是,曹操军这次一共动员了六万军队,十万民夫。外加三万匹战马。四个月下来,消耗的粮食也达到了一百二十万石。加上半年前南征张绣用掉的三十万石,和为了固守濮阳,拼命的往濮阳城内运输的三十多万石。现在陈留的府库已经空了一大半。如此消耗下去,要不了半年,曹操的钱包就要见底了!

而更要命的是,蒋通治下七百多万人,征调七八万民夫对生产的影响几乎不大。而曹操治下说是有两百万,但真正控制的也就一百五十万。这一百五十万口里抽调十万青壮做民夫。这对生产的影响可就太大了。如此一来,若是战场持续到明年,蒋通可以有河北源源不绝的新麦,而曹操呢?难不成学当年的袁绍那般去采桑葚么?

“蒋浩然,好毒的计策。竟如此无耻!”待得曹营的大将们在曹操的引导下搞清楚了蒋通的想法,一个个莫不是切齿痛恨。

“亏他还是什么青州枪王,河北之雄,号称出兵以来百战百胜,可没料到竟如此无赖。居然不思在战场上一刀一枪见个生死,竟出此毒计!这厮,为人实在卑鄙!”

“好哪!这样的话就不必再说了!双方交战,本就是各凭智谋。若是操站在蒋浩然一方,说不定也会如此。现在要议的是,我军该如何应对?”

曹操这句话出来后,一时之间整个大帐都沉默了。

过了许久,荀攸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主公,为今之计,只有全军后退。”

“嗯?公达仔细说说,我军后退有何好处,后退到哪里合适?”

“喏。”拱了拱手,荀攸满脸痛苦的走到舆图前:“主公,我军必须要退,而且还要大幅度的后退。不光是我中路军退,东路、西路全都要退。最好是退到中牟以北,渠水以南。沿渠水布阵。此地河渠纵横,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蒋浩然的骑兵和枪阵战力,而且此地离陈留不过百里(五十公里),加之冬去春来,各条河渠即将解冻。运输粮食可以通过水路,更是便捷。而且可以将蒋浩然的粮道拉长到六百里。如此,我军在此寻觅战机,方有获胜可能。”

“嗯。”曹操拉着自己的胡须沉吟了许久:“公达所说,却是至理。不过,如此一来,濮阳的守军算是完了。”

“非止如此,鲁国、济北国、任成国、东郡、山阳郡、济阴郡,大半个兖州都没有了。”

整个大帐再次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不过这样的沉默并没有持续太久。

“吾意已决,就依公达之意。派出信使,通知子孝、元让,尽快收拢部队,向我靠拢。之后全军退至渠水南岸!另外,派出细作,想办法潜入濮阳城中。告诉子然操之决议,此事,是操负子然,而不是子然负我。若濮阳能守,则守,若不能守,那就降了吧。”

……另一边,濮阳城下,蒋通大营。

“嗯,如此说来,这曹孟德还是识破了我等的想法,全军撤退了?”

“正是,主公,现在我军当如何应对?”

“呵呵呵,当然是跟着曹孟德南下了呀。不过在南下之前,我军还得解决一个麻烦。嗯,子逸,我军的工兵部队现在地道挖到哪儿了?”

“启禀主公,我军工兵部队已经在十日前挖到了濮阳城下。幸赖前段时间我军不断挖掘壕沟,造成地底动静不断。充分的迷惑了守军。所以直到三日前,我军地道部队才感觉到敌军也开始挖掘地道。不过已经于事无补了。”

“嗯,时间刚刚好啊。那就,点火吧。”

“遵命!”

“嗯,文长,派出信使,让公瑾、奉孝的部队向我靠拢。全军汇合后,定下保护粮道之人,我军才能继续前进。”

“喏!”

时间已经来到建安三年的三月,黄河开始解冻。青州高唐库房的粮秣终于可以通过船舶运输到濮阳。蒋通军的后勤压力进一步减缓。蒋通打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曹操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到底要干嘛,那就继续在濮阳城下静坐下去。如果曹操反应过来了,嗯,以曹操的智商,那是肯定要大踏步向后撤退的——真实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做的嘛,当时袁绍还没有哥这么丧心病狂的玩土豪战法呢。那么,他就拿下濮阳城,用濮阳城做北方粮草的转运地点。

至于说怎么拿下濮阳城呢?要知道这个时空因为他的原因,汉代的城池有了很大的改变,至少是处于兵家必争之地的城池,更多的强化了军事堡垒功能,比如现在矗立在蒋通面前的濮阳城,就被曹操改造成了一个八角形的棱堡。整个城墙墙面也不再平整,而是有许多棱面——这是投石机石弹的有效办法。

蒋通的士兵很昂贵,加之穿越者本能的厌恶以人命堆城。所以蒋通在这里采用了在真实历史上袁绍攻破易京楼的办法——断柱破城法。

所谓断柱破城法,就是挖掘地道。挖到对方城墙地基后就不再前进。而是把对方城墙的地基逐一挖空,挖空一定地基后,就用浸泡了油脂的木材去把这段挖空的地基补上。让城墙不会立即坍塌。之后再继续挖,再补上。等到把很大一段地基都如此炮制后,就可以点火烧掉木材了。如此,一大段的城墙顷刻之间坍塌,这城,就破了。

当然,并不是每一座城池都适合这个干。比如壶关、比如馆陶。那是绝对不能这么干的。因为这些城池关卡的地基是在一片石质地质上。要这么挖,不知道挖到何年何月。只有那些地基是打在土壤上的城池,才适合用这样的攻城手段。而濮阳,位于中原大地,中原地区的地质,那就是土层深厚,石质地层相对较少。所以,这第一个客观自然条件,那是符合的。

其次呢,就是要有足够的人力了。这一点,真实历史上的袁绍和现在的蒋通,都是不缺的。

第三就是防守者的智慧和意志。毕竟中国古代攻城战,挖地道是常规手段。相应的防御方法也很多。差不多所有中国古代的城池,城墙底部都有大量的瓮方便守城方倾听地底的声音。而且你挖地道,由于土层内部的改变,每到早上,地道的上空,那是会有大量的水蒸气的。对于经验丰富的防守者来讲,是很容易发现和判断的。而蒋通一来到濮阳后就大张旗鼓的挖掘壕沟,从而有效的打乱了防守者的听觉和视觉——我们是每天都听到地下很多声音啊,可是那不是明摆着敌军在挖壕沟么?我们是看到每天早上城墙周围有很多大雾,可那不就是对方挖壕沟造成的么?

所以,蒋通干嘛花那么大力气去挖壕沟?真的是怕敌军那一万人偷袭自己?不是的。只不过一方面静坐战争久了,难免损伤士气,多少给自己的士兵找点活儿干,省的这些家伙一天到晚就玩橄榄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真正的杀招做掩护。好吧,为了给杀招做掩护,不惜做那么大的无用功。这实在是太土豪了。

建安三年三月三日,在得到曹操退兵的消息后。蒋通下令攻击濮阳城。当日,濮阳城多段城墙坍塌。濮阳城破。史涣组织守军进行了城内巷战。河北军在黄忠、赵云、高顺、张郃各摔一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攻打。城内的巷战持续了将近一日。最后,史涣于乱军中战死。濮阳守军阵亡近三千人,余部全部投降。而河北军在巷战中的战损比也没占到便宜,一样付出了两千多人阵亡的代价。

三月十二日,郭嘉、周瑜、张杨、张辽、柳毅、太史慈等人率领的各路军队全部抵达濮阳。蒋通在濮阳城召开会议。准备继续南下。

而已经在半个月前收拢主力的曹操,此刻正在渠水南岸奋力修筑防御工事。

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官方确定的渠水上的一个主要渡口。所以,他的地名,叫做官渡。

最新小说: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大唐无双皇子 解构诡异全文 皇家娱乐指南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绝对征服系统 温柔坠落 超能暴乱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