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四四章 河北终一统(二)

第一四四章 河北终一统(二)(1 / 1)

建安元年五月,蒋通和公孙瓒同时发兵向对方进攻。整个大汉的诸侯们全部屏息以待。热切的关注着这场河北最后大战的结果。

可以说,虽然大家心里都知道,公孙瓒的地盘、人口、军队数量都比蒋通差了太多太多。但是白马将军的威名可不是盖的啊,幽州义从的名声可不是盖的啊,长年累月和鲜卑乌丸等异族作战,挣扎求活下来的幽州百姓,其兵员素质可不是盖的啊。这公孙瓒,应该能撑住吧?老兄,你可真的得撑住了,要不然你完了蛋,我们接下来就惨了!

结果事实是残酷的。

六月,三万平州军在柳毅的率领下,从本方的杳氏港出发,浮海直接从右北平郡登陆,与甘宁、徐晃、糜芳率领的两万中央军会师。在辽西郡的西端出口临渝县坐等平州军‘劳师远征’的田楷这时候才知道上了大当。赶紧回师。结果在回师的路上被整整五万敌军急袭。五千幽州军全军覆没,田楷本人在乱军中被徐晃斩杀。

同样是六月,单经在高柳遭遇了张辽统领的五千代州军和郭蕴率领的一万州郡兵。单经先是出城野战,不胜。再战,还是不胜。结果单经就此被对方围困于高柳城中动弹不得。到了八月,甘宁支队整整五万人,从右北平、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做了一个超级大回旋。扫平了公孙瓒的整个后方后。来到高柳城下与张辽、郭蕴会师。之后联军发起强攻,高柳城破。张辽先登入城,击斩单经。

还是六月,公孙瓒南下河间国,一路上,在旷野中行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青幽幽的麦苗对于公孙瓒的军队来说一点都没有美感。想要进城打个粮仓什么的下来吧,对不住。这时候河间国人的抵抗就是剧烈的了。而公孙瓒的步兵虽然也不少,但是这群步兵可都是强行征夫给征来的,这士气和作战意愿低迷得不行。碰上全城军民众志成城坚守的城墙,只能说收效甚微。

而更让公孙瓒恼火的是,蒋通的主力进入广阳郡,扫了他的老窝后,又率领主力进入了涿郡,之后又派出赵云带了一万骑兵不紧不慢的跟在他的身后。你回头主力追我吧,我就退走。你前进吧,我就骚扰你的粮道。你要是停下来攻打某一座城池吧,我就在你视线范围之内不断游走恶心你。

可以说。从一开始,双方主帅都是不理睬对方的应对,采取了各打各的,拼命调动对方的策略。但是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以及双方战略态势的彻底转变。已经使得这场战争完全没有一丝悬念。公孙瓒根本调动不了蒋通半分。而蒋通则可以轻易的让公孙瓒难受。

而且作为穿越者,蒋通对真实历史上吕蒙先生瞬间瓦解关羽军心的那一招可是佩服得紧。到了这个时候又怎么会不学。从蒋通进入广阳郡开始,公孙瓒的军队里就经常出现各种商人。这些商人其主营业务并不是卖粮食卖肉类。而是给公孙瓒的士兵们捎带家书。家书的内容无非是家乡已经沦陷,但是蒋丞相的军队纪律很好,家里没有什么损失。非但如此,中央军还到处分发救济粮,听说丞相还要整顿幽州的体制。给大家分田分地。以后什么户税、人头税、兵役、徭役全都要免除。概而言之,孩子你一定要惜命啊。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家人亲情,是世上最强大的破阵利器。在如此的亲情攻势下,公孙瓒的军心迅速瓦解,尤其是被强征来的步兵和民夫。一开始只是几个人做逃兵,后来是数十人、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逃跑。虽说公孙瓒的核心部队,那两万骑兵基本还维持了稳定。但是从这些骑兵对逃兵们软绵绵的镇压态度看来,这些骑兵其实内心深处也已经非常不安了。

最后,彻底绝望的公孙瓒只得率军回师。结果在涿郡的涿县遇上了以逸待劳的蒋通主力。军心士气全无的公孙军在不到一个时辰的交战中就彻底溃败。公孙瓒也被生擒。

“伯圭,闻名已久,不料今日才得一见。”

蒋通的大营内,蒋通及其麾下,张辽、柳毅等济济一堂。而堂下,则是公孙瓒、公孙越、公孙范等公孙世家子弟。当然,这样的见面总的来说气氛还算不错。至少蒋通并没有让人将公孙瓒等人给绑起来。

听到蒋通的话,公孙瓒长叹了一口气:“惭愧,浩然公,说起来瓒与浩然公交战多年。实际上浩然公这些年都只是派出一支偏师便能让瓒不得寸进。今日浩然公主力尽出,瓒输得心服口服。”

“嗯,通有两个问题。请伯圭为我解惑。”

“浩然公请讲。”

“一曰,本次作战到了最后,时间已经是九月了。河间国的春小麦已经成熟。为何伯圭没有命令手下士兵抢割河间国的春小麦?”

“呵呵,如果说瓒刚出兵的时候是打的这样的主意。可是后来我军败局已定。又何必去祸害百姓了。浩然公,瓒的母亲乃是妾室,因为这个,瓒年幼时吃的苦可不少。所以,瓒虽然出身世家,但也是知道小民的凄苦的。这些年在幽州,由于冀州不再按照以前的规矩给幽州供粮,所以瓒不得不对百姓狠了一些。但是在瓒败亡已定的时候,为何临死还要作恶呢?”

“嗯。通代河间国的官民多谢汝了。第二个问题,平州、代州都拒绝了汝的求援。但是难道汝不知道,汝最大的援兵其实是在北方。而且只要肯求,就一定能求到的?”

“是何言也!浩然公!瓒虽然对待百姓残暴,但那是为了供养军队没有办法。无论如何,吾与浩然公之战事,乃是我等汉人的家事,怎么能因此就向乌丸、鲜卑等异族求援?如果瓒这样做了,恐怕浩然公还没有打来,瓒麾下的兄弟们就先散了!浩然公,瓒可不是袁绍那样的无耻败类,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就置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于不顾。”

“善,这才是铁骨铮铮的白马将军啊。嗯……”蒋通说完这句话后沉思了许久。

手指在座椅的扶手上敲打了许久后,蒋通终于艰难的抬起头,开了口:“伯圭,朝廷刚刚在河北新建。汝便无视朝廷命令。所以,说不得,通要借汝之首级来维护朝廷的威望。不过,看在伯圭即便在败亡已定的情况下仍然不肯引异族入寇的份上。汝之公孙世家子弟,通就不再追究了。要在朝廷和河北出仕的,只要通过尚书台和吏部的考核,通绝不为难。要离开河北去其他地方的,通负责送上程仪。要做富家翁的,只要按规定缴纳赋税,通也绝不为难。如何?”

“瓒多谢浩然公宽容。如此,瓒死而无怨矣!”

“嗯,汝在右北平的家人,通已经派人去取了,大约明后天能到。伯圭见完自己的家人后再上路吧。”

“瓒……浩然公高义!”

看着卫兵将公孙瓒压下去后,蒋通也沉默了许久。无他,公孙瓒这样的人,虽说对待百姓残暴,但毕竟为大汉镇守边境数十年,防止乌丸、鲜卑等异族的南下和劫掠,其功业,认真的算起来,公孙瓒也能算民族英雄。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之路,蒋通不得不把公孙瓒给杀掉——要不然以后那些诸侯反蒋通的时候岂不是心无旁骛——反得过就反,反不过也没有性命之忧。何乐而不反?

都是这个世道不好啊。若是太平盛世,公孙瓒估计一辈子都只能做个职业军人,完全没有独自掌控一方的机会。其军事上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说。其在民政上的短板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暴露嘛。

摇摇头,把这种负面的情绪赶走后。蒋通回过头来对张辽、柳毅拱拱手道:“两位辛苦了,这次我军能在三个月内平定幽州。代州、平州出了大力气。通代陛下向两位谢过了。”

其实严格说起来,蒋通在这个时候对于公孙瓒,已经是绝对优势。有没有公孙度和吕布的帮助,对于蒋通消灭公孙瓒来说,关系都不大。但是蒋通仍然向公孙度和吕布提出了求援。就是要给对方一种“我在蒋通心里很重要”的感觉。因为实话实说。不管是从幽州割出去三分之一的地盘自说自话成立的平州,又或者蒋通割出并州五郡成立的代州。现阶段和蒋通比起来,都实在是弱得不像话。实力差距如此明显,吕布也好,公孙度也罢,其实内心是很不安的。没有安全感的人,难免听风就是雨,一丁点的风吹草动就能让他们紧张乃至做出过激反应。所以,不断的出些手段,让他们心安,是非常必需的。而且,对于蒋通以后的终极计划来说,吕布和公孙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员。所以他们的实力还真的需要适当的增强。

“不敢。皆是丞相指挥有方。我等虽有出力,但不过微功而已。”

“呵呵呵,两位不要客气。今日平定幽州之战,代州、平州,出力甚多。只是这幽州啊,紧邻漠北。不管是前汉的匈奴,还是咱们这后汉的鲜卑。都是让人头疼得很的。所以幽州的防御,还需要两位以及吕使君、公孙使君的襄助……本相已经向陛下请旨,表荐文远转任代郡太守,表荐孟然担任辽西太守。还请二位不要推辞,不辞辛劳。帮助朝廷负担起北地边防的责任来啊。”

“辽多谢丞相信任。敢不为大汉朝廷竭尽心力!”

“多谢丞相。毅一定为朝廷防备好辽东鲜卑!”

“呵呵呵,如此,通就省了太多力气哪。多谢二位勇于任事啊。”

虚伪的话说得太多了,蒋通牙齿都酸了。好容易把这两人送出大帐,蒋通重新坐回主位后,他的表情陡然轻松了不少:“哎哎哎,做丞相就要天天说这样的话吗?说来还真是件苦差啊。

“好哪,剩下的就都是自己人了,元颖,汝这个幽州刺史现在算是名副其实哪。老规矩,上任之前条件随便提。上任之后通就只看成绩了啊。”

“呵呵呵,多谢主公。主公,现在朝廷严格实行军政分离。馥这个刺史,当然是主管民政的。所以还要先请主公定下幽州的主将。”

“嗯,这个嘛……”

“主公,云愿辅助刘使君。镇守北疆。”

“咳咳,子龙,你还年轻,主公需要你的地方还多得很。这个事情,不如由忠来吧。”

“主公,张郃亦愿往!”

“停停停……你们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想着往北方开疆拓土,重树霍冠军的功业,将来好在开疆路上立像是吧?就你们这个思想就不对头!现在大汉尚未完成一统。我方在统一河北后,剩下的就是南下中原和江南。所以短时间内,我方的主力都是要向南的。就你们这些一天到晚想在北方挑事的家伙,我怎么敢把如此重担交给你们?元颖,你有什么属意的人选么?”

“喏,主公。育才校尉本来就是白马义从出身。幽州土著,在北疆多年。熟悉鲜卑、乌丸诸部落情况。所以还请主公将国让调来。”

“好,元颖所言才是正理。奉孝,起草命令。拜田豫田国让为护乌丸中郎将。协助幽州刺史镇守幽州。”

“喏。只是主公,韩子玉老爷子年纪大了。最近一两年已经很少视事。若是国让北调……”

“此事不难。子方,本相让你去做育才校尉怎样?”

“啊?糜芳多谢主公不计前嫌。请主公和长史放心,芳在师范学校苦读数年。自认学识大有增益。对于主公治下预备役的管理、建设、完善。早就有了一些想法。若是能够做着育才校尉。定不输于田国让。”

“嗯,那么这事情就这样吧。元颖,还有什么需要的?”

“嗯,主公,剩下的,无非钱粮、军队、官吏。现在幽州割了代郡给吕奉先。割了辽西郡给公孙度。馥手里只剩下了右北平、渔阳、上谷、广阳、涿郡等五郡。这五郡,治下人口大约一百二十万。按照我军的惯例,新纳入治下的人口,第一年不征税不说,还得准备救济。所以,按一人一月半石粮食的最低救济量来算。请主公拨给馥七百万石粮食。”

“至于军队,馥当然知道主公在未来几年内主要精力在南方。可是这北方的鲜卑和东西两个邻居也不得不防。所以主公可不能象中山、常山、太原那样完全用州郡兵来敷衍馥啊。这野战军怎么也得划拨一万人常驻吧?”

“官吏方面,渤海师范学校那边给了一百毕业生。长史这边给了三百退役老兵。这点官吏终究还是不够的。馥准备起用公孙世家的子弟出仕幽州一些郡县的官职。还请主公允准。嗯,差不多就是这些了。主公?”

捏捏头,蒋通长叹了一口气:“子明估计要自杀抗议了吧。嗯,元颖,粮食,本相给你五百万石。别急,另外给你一亿钱。幽州这地方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自足的原因是因为我大汉常年在这里驻扎了太多军队,并不是真的老百姓出产的粮食就不够自己吃。在舍弃了边境线最长的辽西郡和最靠近鲜卑核心区域的代郡后,幽州的边防压力已经很小了,不需要常年维持那么多军队。所以,野战军,常驻一万就好。这样一来,幽州的粮食压力就不会很大了。州郡兵方面,中山、常山现在不需要那么多州郡兵了。各砍四千,一共是八千人给你。然后你可以再征召两千人,组成一万州郡兵。如此,幽州的兵力一共是两万。这样你可满意?至于启用公孙世家的子弟做官。这个没有问题。不过为了谨慎起见。本相认为廉使系统的建设必须加强。这幽州廉使的人选,倒是需要好生斟酌一番。”

……

建安元年九月,公孙瓒被斩首。河北朝廷建立后的第一次出征,只用了四个月就消灭了称雄北方十多年的白马将军。一时之间,整个大汉的其他诸侯,纷纷战栗不已。个个都对河北朝廷心存畏惧。一时之间,全国各地来往于邺城的使者和进贡队伍不绝于路。汉庭,自初平以来,第一次有了热闹喧嚣的景象。一时之间,皇帝陛下欣喜不已,散朝后,回想起昔日朝不保夕的惨状,常常忍不住泪流满面。

不过,蒋通这个时候还顾不得享受这样的喧嚣。

“兴霸,今日所见,必须严格保密。若有泄露,通必诛汝九族!汝可要仔细记下了!”

自出仕蒋通以来,和这位主公一直都是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甘宁。这个时候看到蒋通如此严肃的表情。心里面也是发紧。但是天生的贼大胆和旺盛的好奇心还是压制住了他的恐惧:“喏!宁必严守今日之所见。请主公明示!”

“嗯,过来看这幅地图。”

顺着蒋通的手指,甘宁走到蒋通的身前,低头一看后。瞳孔顿时紧缩到了极致!

“主公,这,这,这幅图!”

“没错,这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全景地图!”

穿越转生到这个世界已经整整三十六年了。蒋通对前世很多东西的记忆都已经模糊了。但是,转世前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世界地图的大致轮廓,蒋通还是记得很清楚的。对于这个时代,各个地图上的势力分布,还是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手指慢慢的从西往东运动:“这里是我青州水军的大本营滨海城,沿着海岸线向东南移动,就是本相的故乡东莱黄县,过去一点就是牟平县,牟平县外面一点就是长岛群岛。嗯,这条路线兴霸是很熟悉的了。再往东,就是东牟县。东牟的岸边不远处有个小岛,嗯,叫刘公岛。兴霸可以在这里聚集舰队,囤积物资,做好出航准备。出征到我大汉男儿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主公!”已经激动得满脸通红的甘宁兴奋的搓着手:“原来世界如此之大!宁!宁!宁真希望有生之年能全世界的航行一次!啊,宁失言了。这么大的世界,足够我汉家男儿开拓数代、数十代!主公,这第一次远航,去哪儿?做到什么程度算好?”

“嗯,兴霸有此言,吾心甚慰。是啊,世界如此之大,一次航行又哪里够。兴霸,这一次远航,我方要向东!你看,刘公岛的对面就是三韩半岛。三韩的北方是公孙度治下的乐浪郡。南方是大海。大海的另一边,就是本次航行的目的地。日本列岛!”

“日本列岛?主公,这个名字宁听了不太舒服。这名字是谁取的?”

“额。”蒋通听到这话也愣了愣神:“哈哈哈,兴霸,吾当年在河北学艺,回青州的时候得异人传授武艺智略。这是吾的老师说的。嗯,吾的老师还说,这个岛上,现在还处在部落城邦时代。那里的土著有自己的语言,但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战力嘛,也稀松平常得紧。所以这块土地,以后只要纳入了我汉家的治下,当然会由我汉家来命名。嗯,不如叫瀛洲好了。”

“嗯,主公,这个名字好。”

“兴霸,汝来看,这一片群岛,由四个大岛和上千个小岛组成。最靠近我们的这一个大岛,叫九州。九州东边,比较小的一个大岛叫四国。比较大的一个大岛叫本州。这九州、四国,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上古时代各有九个、四个古国。所以这两个岛,一共是十三个古国。通有十二副黄金甲。再加上公瑾。这十三个古国,以后就是你们十三人的封地!”

“封地?主公,您的意思,是将来要封建诸侯?象西周那样?各封建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有完全的治理权限?”

“是啊。兴霸别嫌这些地方小啊。这里的一个古国,大约也有近百万石(1)的粮食产量。远超一般的万户侯啊。可以说,西周时代的汉阳诸姬,都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呢。”

“主公,宁岂敢有不满。只是觉得这太大了!这样一国,就是甘家或者赵家或者太史家一家人的?这不是在做梦吧?”

“当然不是梦。恩,这块叫本州的地方,这里,有世界上最大也最好开采的银矿。本州岛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的金矿也不得了。还有这里……这里……”

——————我是深埋伏笔的分割线——————

《国史记肥后公世家》:甘宁甘兴霸者,汉益州巴郡临江人也。中平年间出仕太祖……汉建安二年。宁率青州、冀州二巨舰、渤海、东莱等舰船共三百五十艘,载一万五千人东渡……历经劫难,克定海波,扫灭倭贼,一统瀛洲……受封肥后一国一百零六万石。

1、汉代的石大概一石27公斤。后世日本战国时代的石,大约一石60公斤。后世日本战国时代,九州的肥后一国,粮食出产量大约四十八万石(每石60公斤),折算成汉代的石,就是一百零六万伍仟六百石。

最新小说: 温柔坠落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解构诡异全文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超能暴乱 绝对征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