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二五章 时不我待矣

第一二五章 时不我待矣(1 / 1)

蒋通一直想建但是一直不愿建的机构。当然就是专门针对内部的间谍或者说特务组织了。这一类的组织历朝历代都有。而且也是名人辈出。离蒋通现在这个时代最近的,前有水衡都尉江充,后有魏吴的校事。当然,历朝历代最鼎鼎大名的,肯定是明代的厂卫。

专门针对内部的特务组织,作为皇帝的耳目。很好的监控了国家臣民的言行。在有力的巩固了君主统治的同时,也极大的限制了士大夫的权利。所以,历朝历代士大夫们主笔的史书,都对特务机构没有好评价。

穿越以前蒋通不过是个**丝而已,很多时候都要被史学家们的评论所引导。那时候他对厂卫机构是不怎么感冒的。但是等到自己穿越过来做了首领后,越来越觉得成立一个专门对内的特务机构的必要性——随着地盘的增多和人口的激增。蒋通对下面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弱。很多时候做决定都无法自己掌握数据,而是根据麾下官员的报告作出判断。当然,对于自己现在的属下,蒋通基本上还是信任的。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蒋通深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脆弱的,制度上的保障才是根本。在政府之外,另建一条消息渠道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蒋通或者蒋通的后任者很可能会和明末时期废除了厂卫的崇祯帝一样,变成一个聋子和瞎子。而且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当他对基层的掌控越来越弱之时,就是世家大族再一次茁壮之时。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他蒋通这十几年上串下跳吼的义利合一算什么?一个笑话么?

而且随着他对时代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作为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也在逐渐的变小。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在自己的文臣武将之外,另外开辟一个渠道来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能够使他更好的掌控全局。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是至高之真理。做下属的人当然希望长官最好是聋子瞎子,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而当这个下属做了君主,特务机构的设置就如同水到渠成般的自然了。

当然,作为穿越者。蒋通明白,特务机构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当然会起很大的作用。用得不好就会严重的伤害国家乃至统治者本身。这一点,在20世纪前半页的德国、苏联乃至**的内部都是有深刻的历史教训的。

而在现代社会,虽然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对内的特务机构。但是总的来说,这些特务机构在民间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烈。这是因为国家对他们的权利做了很大的限制。这些机构自己也很明白要长期生存下去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低调。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临淄大案,廉使系统的失察和齐国国相府的集体失职。彻底坚定了蒋通新建对内特务机构的想法。所以,当临淄大案还在侦办阶段的时候。他已经一脚把张涛和李马槽踢到了河内郡。

河内郡现在有一位郁郁不得志的大才。这个人,是将来蒋通建立内卫系统后,终身隐藏于自己主公的阴影之下,担任内卫系统首领的不二人选。

这个人就是济阴定陶人,现任河内郡从事的董昭董公仁。

董昭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的存在感并不强。很多三国类穿越小说里对这个人也重视不够。但是真正读过《三国志》的人就会知道。这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其实远远超过荀彧、沮授、田丰等知名人士。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历史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诸葛亮。

此人在真实的历史上,先出仕袁绍。后来在内部派系斗争中败下阵来。然而他可没有田丰、沮授那样的忠贞。眼看袁绍要对自己动手,他就先跑路了。之后在河内太守张杨麾下担任从事。先是奉劝张杨接济东归的汉献帝。当曹操到达雒阳拜见皇帝的时候,又出谋划策帮助曹操把汉献帝成功的搬到了许县。成就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功业。

之后董昭就躲在曹操的背后,为曹操制定政治规划。丞相、魏公、魏王,曹操就是按着董昭的规划,一步一步把整个大汉给慢慢变成大魏的。等到曹丕登台的时候,一切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了。

董昭生于一五六年,比蒋通还要大四岁。现在已经三十九岁了。对于这个人,作为三国迷的蒋通来说,还是比较了解的。其实这个人的政治理想前半部分基本和荀彧相同:找一个英雄,辅佐于他,帮助他尽快平定乱世。还万民一个安定的天下。但是和荀彧不同的是,荀彧是理想主义者,想的是天下平定后,这位英雄要归政汉天子。而董昭是现实主义者,天下都被这位英雄平定了。那么这天下自然该从汉天子手里过户给这位英雄。这是对天下万民负责,也是对平定天下的这位英雄负责——古往今来,如同曹操那样立下重定天下的不赏之功,又不篡位的,哪个能得善终?

在真实的历史上,荀彧和董昭选择的能够平定天下的英雄是曹操。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在这一世,明显蒋通看起来比曹操更有希望平定天下。所以蒋通对招揽到董昭还是很有信心的。

当然,这一次的招揽和以前招揽在野武将不同。这一次是挖角。把别人家的属下给挖到本方阵营。所以为了慎重起见,蒋通还是派出张涛和李马槽两大挖人大师一起上阵。

张涛和李马槽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一九五的三月,蒋通通过郭嘉的密谍处陆续接到来自长安、益州、荆州、扬州、徐州、兖州、豫州等地的急件后。整个人变得异常焦灼起来。

事情还得从去年的十二月开始说起。

一九四年的十二月,在冀州略微安定之后。蒋干带着一千余青州兵,押运了一百大车的贡品,向着长安出发了。由于这个时段黄河封冻。蒋干一行只能走陆路。紧赶慢赶,总算在一九五年的元旦之前抵达了长安。

“臣车骑将军麾下,青州从事蒋干,拜见陛下。”

“蒋卿免礼。这一路上辛苦了。沿途都还平安吧?”

“有劳陛下过问。臣一路之上大体还算平安。虽有一些盗匪,但看到臣的军伍也就散了。不过在进入函谷关后倒是遇见一群大约一千骑的马贼。和我青州军见了一仗。我军阵斩马贼首级三百余。自身有七名士兵阵亡,十五人受伤。”

“哎,帝都周围都有如此大规模的马贼出没。这真是朕的过失。大司马,此事汝知晓么?”

被刘协和蒋干默契的唱双簧,夹枪带棒讥讽了的李傕这时候真是很想发火说那些“马贼”可是老子的骑兵!但是还好还好,李大司马这些年在朝堂上还是学到了一些礼仪的。所以这时候也不得不起身趋步出列躬身应道:“陛下恕罪,臣不知。想来是今年遭了灾的灾民相互勾连,成了气候。才有如此大规模的马贼吧。陛下放心,臣会立即吩咐手下侦办此事。”

“哎。长安灾民啊。蒋从事,说起来你可能很难想象吧。今年夏天,长安又遭了蝗灾。帝都附近的米价涨到百万钱一石。就这样都还是有价无市。最后居然出现人相食的惨剧。”

“陛下!怎会如此。去年年底(193年)我青州、兖州、陈国、江夏、徐州五家诸侯向朝廷进贡。单是粮草就有五十万石啊。”

刘协很是满意蒋干的配合,听到这里也很自然的摆了一个痛不欲生的表情出来:“哎,蒋从事不知。这五十万石粮食,大司马(李傕)、骠骑将军(郭汜)、后将军(樊稠)每人分了十五万石。进入朝廷的其实也就只有五万石。而且就这五万石都还有人惦记着。”

刘协这一年十四岁了,用现代的话来讲,这个阶段的男孩子是最讨厌的:进入变声期,声音一副公鸭嗓,难听得要死。生殖系统开始发育成熟,变得**起来,而且因为是初入这个阶段,完全不知道节制。很容易搞出一些事来。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最烦的是,这时候的男孩子开始进入叛逆期。胆子贼大,逆反心理严重。所以,这个时候的皇帝,比起当年七八岁时面对董卓时的唯唯诺诺那是完全掉了个个。实际上,也只有这个年龄阶段的皇帝才有勇气在未来做出东返雒阳的决定吧。

“呵呵,蒋从事不知。今年秋天蝗灾肆掠。朕命侍御史侯汶把内库里的粮食拿出来赈灾。谁知道这厮居然说粮食不够。长安城里每天仍然有很多人饿死。朕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证实是侯汶作弊,之后这赈灾才勉强进行了下去。只是朕的内库现在差不多已经空了。数万灾民这个冬天或许能扛过去。明年春天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啊?”

“陛下聪慧,臣拜服。至于粮食,既然陛下已经明言相告。臣马上就写信上告车骑将军。待明年天气转暖,黄河解冻后。我青州水军想办法转运一些粮食过来。”

“嗯,从事谬赞了。听闻青州夜校悬挂横幅有二。其中一幅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朕不过是拾车骑将军的牙慧罢了。不过说到青州转运粮食,此事还需要从事多多费心。长安虽然残破,但仍有十数万大汉子民。还望车骑将军心怀天下,不要舍弃这些大汉子民啊。”

蒋干听到刘协这么说话,整个人都不好了:“陛下,臣惶恐。车骑将军虽身居高位,但仍是大汉臣子。怎敢心怀天下?又怎么能说舍弃大汉子民?只要陛下有令。车骑将军力所能及之下,必当尽力为陛下奔走!陛下,此事待陛见完毕后臣立即着手进行。还请陛下先阅览臣这次代表青州进贡所录写的清单。”

“呵呵呵,朕失言了。如此,来人啊,宣读青州贡品清单。”

青州这一年的贡品,其实也没多大的新意,镜子、白瓷、骨瓷、高度酒、味精、罐头。基本上就是这些。这也确实反应出青州这些年生产研发乏力的窘境。

但是,虽然蒋干心里觉得这些东西不算什么。可是在长安的这些凉州军阀看来,这些东西仍然是稀罕货。最让蒋干惊诧的是,大堂上宦官还没有把清单念完。这下面的凉州军阀们已经开始很是无礼的直接出列向刘协讨要具体的某些物事了。

看着这些凉州武夫如此无礼的行为,刘协已经懒得生气了。皇帝的大袖轻轻一挥:“大司马和诸位将军自己去挑,有需要的尽管拿去。只要以后青州的粮食来了不要再找朕要就好。”

“多谢陛下!”以后青州的粮食来了那也肯定是要抢的。不过这会先去抢青州货才是要紧事。

看着李傕等人离开朝堂。刘协的表情明显舒缓了很多:“从事远来辛苦。待会散朝后还请从事随朕去**和朕一起用膳。”

“臣惶恐,臣不敢。”

“哎,从事不必如此。朕尚未大婚。**现在其实是空的。朕很想知道关东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从事难道就不愿跟朕说说么?”

“如此,臣遵旨。”

后面的事情果然不出蒋干所料,刘协在向他问了一下关东的局势,就迫不及待的开口道:“从事今日在朝堂上也看到了。李贼、郭贼、樊贼如此无礼。朕这皇帝,当得真是无趣之极。如今的长安朝廷,哪里还有一丝大汉的威仪?去年还有青徐兖豫和江夏五处入贡。可是今年兖豫交锋,刘皇叔被刘景升赶到了桂阳。就只剩下青州和徐州还记得这个朝廷了。长此下去。这朝廷有与没有,有何区别!”

蒋干现在已经非常清楚的知道刘协下面要讲什么话了:“李郭等人,自守之贼矣。狂狈无礼,残害百姓。根本不能辅助朝纲。朕意已决。择机东返雒阳,重振大汉声威!还望从事助朕!”

“果然还是说出来了么?这位皇帝还真是有雄心壮志啊。可是我家主公还没有彻底打通进入雒阳的通道,您现在东返,对我家主公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啊。”

蒋干脑子里虽然转得很快,但是面色却毫无变化:“陛下有此雄心,臣定当竭力相助。但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从事,朕都已经筹划许久了。待明年黄河解冻,青州运粮船队从渭河进入长安。船上少装粮食,多藏士兵。然后朕假意亲迎粮船。之后立即上船。到时有青州军护卫,李郭等贼人就不能将朕如何了。”

“荒唐!这皇帝,还是太嫩啊。他就不想想渭河水量那么小,通航能力有限,我军就算靠船队运输军队,能运过来的士兵也是极其有限的么?再说了,渭河又不是长江,河面那么窄,乘船跑?亏你想得出来。人家李傕郭汜在岸边射个火箭都能把我青州船队全灭了!算哪,小孩子,能有这样的想法不错了。”

“陛下所言,有精妙之处。不过亦有破绽……不过陛下放心。车骑将军以下,皆是忠君爱国之士。断然不会长期看着陛下在长安受辱……臣这次回去后,一定尽快向车骑将军禀报……还请陛下宽心。臣此次来的时候车骑将军已经说了。最多还有一年,他扫平并州后,通向雒阳的道路就畅通了。到时候一定来接陛下东归。”

……

“干在长安,观长安民生凋敝,饿蜉遍地。关中已不足持矣。李傕、郭汜、樊稠诸人,互相猜忌,只需有才智杰出之士在其中稍加调拨。凉州军内争必起。如此,长安朝廷之陛下、朝臣,皆已有东返雒阳之意。若朝廷东返之时,我军还未拿下并州。则天子不能为我所有矣。万望主公尽快扫平并州。如此方能威逼河内,震慑雒阳……”

手里捏着蒋干的密信。蒋通心里也不由得焦灼起来。是啊,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九五年。在真实的历史上,汉献帝刘协就是这一年趁着李傕、郭汜争斗,从长安东返的。虽然这一世刘协不一定会这么早就回来。但是蒋通心里也知道,这时候必须早作准备了。

所谓的早作准备,就是尽快拿下并州。不拿下并州,河北通往雒阳的道路就不通畅——你总不能指望走河南,去跟曹操借道吧?

说到曹操,这位汉末英雄在这一年的头三个月,彻底击垮了鲍信。济北国也被他吞了去。最后鲍信在蒋钦的护卫下仅以身免,不得不退入泰山郡以求蒋通的庇护。而济北国的丢失,也导致蒋通的青州平原郡、济南国和徐州的泰山郡直接暴露在了曹操的兵锋之下。整个南线的压力大增。

非但如此,根据陈国发来的求援信和潜伏于豫州的青州密谍发来的消息。陈国现在已经扛不住了。陈王刘宠来信向蒋通求援,要求蒋通派兵南下牵制曹操的兵力。而且刘宠还说如果蒋通抽不出力量来救援他的话,他就想询问一下蒋通的意见,他是北上青州避难呢还是西入长安侍奉皇帝。

也就是说,趁着蒋通在河北和袁绍大战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掌控了兖豫二州。成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最强大的诸侯了。

可是现在蒋通抽不出力量来支援陈国。原因无他。进入一九五年的四月间,幽州的内战已经快要分出胜负了。

公孙瓒的军队其战斗力其实一直远胜刘和的乌合之众。但是因为其在初平四年(193年)受了蝗灾,兵粮有限的缘故。所以一直是被动防守。但是当公孙瓒的缺粮问题随着第二年(194年)农作物的收获得以缓解后。再次动员起庞大兵力的公孙瓒就不是刘和能抵挡的了。而一旦幽州的内战分出胜负,蒋通北方的压力也会剧增。

与此同时,大汉的南方诸侯这一年也不消停。如果说益州的内战分出了胜负,刘璋切实坐稳了益州牧的位置,蒋通还可以很潇洒的说一句关我屁事的话。那么刘繇写信要求把家眷什么的全都运到青州来,就让蒋通淡定不起来了。

这个孙郎孙伯符真是逆天强人啊。没有周瑜的帮助一样把刘繇给拱翻了?

这样一来,虽然在一九四年,蒋通自身搞定了袁绍。成为大汉最强大的诸侯。但是在这一年,他的盟友们除了徐州和平州还算安稳外,豫州、扬州、幽州等地的盟友都遭遇了惨败。很快他就要面临四处冒火、四处受压的困境。而在这个时候皇帝还在闹着要东归?

时不我待啊。

——————我是将入围城的分割线——————

1、下周我要去扯结婚证。之后就是买钻戒啊、拍婚纱照啥的。所以又要跟诸位请假了。大家看在我三十多岁终于有人要了的份上,多多体谅下我吧。

2、这章写到汉献帝。突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首歌。小曲儿的《谓我》。很贴合汉献帝的生平呢。而且歌词写得很有水准。推荐。

最新小说: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大唐无双皇子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超能暴乱 绝对征服系统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温柔坠落 解构诡异全文 皇家娱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