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一六章 我不做皇帝

第一一六章 我不做皇帝(1 / 1)

“中间这一块啊,是皇宫啊!”

蒋通说这话的时候还保持着一个半蹲的姿势,手、眼都还关注着那副沙地上的草稿。可是他身边的几个人,已经完全傻了眼。

郭嘉看蒋蒙,蒋蒙看赵俊,赵俊看淳于琼,淳于琼看蒋干、蒋干看郭嘉。五个人齐齐的失神,半响说不出话来。

地上的蒋通还在继续:“嗯,以后新城就是居住区、办公区和商业区。旧城呢,全部弄成娱乐区,角斗场、博物馆、赌场、风月楼……可惜现在海路还没有开发出来,要不然把全世界的各种动植物弄来搞一个动物园和植物园就好了。嗯?你们这都是怎么了?”

“…啊哈哈哈哈,主公,哈哈,这个,我等都在叹服主公的妙算。让匈奴人承担最没技术含量,但是最苦最累的下水道挖掘和城墙夯土堆积工作,既不担心我大汉的筑城技术外泄,又把最费人力的一块给扒拉了出来。如此一来,俊的渤海建筑大队就可以先集中人力进行青岛港的修建工作,之后逐步的将主要力量向邺城这边转移。”

“嗯,是吧,子逸,吾考虑得还是很周到的吧。唔,天色都有些晚了,这大冬天的,就是黑的早。散了散了,来人啊,命令全军,今晚都给吾在邺城外面搭帐篷,任何士兵今晚戊时开始后,不得出营。更不准进城。以免发生冲突。为了显示公平,本将今晚也不在城里住了。和大家一起住帐篷。”

蒋通潇潇洒洒的走了,可是当场听见蒋通那句“修皇宫”的五个人却是满腹的心事。

“诸位不要看我,蒙虽然是主公的家奴出身,可是在蒙出任渤海郡薄曹的时候。老主公已经烧毁了蒙的奴籍文书,让蒙自立门户了。这些年来,蒙和主公,就是公务上的往来。主公到底有没有称帝的想法,蒙实在是不知道啊!”

“诸位也不要看我。族兄对陛下一直是恭敬有加的。这些年来,干每年都要去一趟长安,向陛下敬献我青州的贡品的。这大汉十三州,如今还能像主公这样坚持的诸侯,已经不超过三家了。”

“诸位也不要看我,嘉虽然经常和主公在一起,但主公确实从未向嘉提起过称帝的事情。”

“那诸位更不要看我了。琼可是降将。”

“呃。诸位为啥要看我?哦,俊想说的是,主公修建的很多东西,确实有逾制的嫌疑。可是那些东西都不是主公自己享用的,和刘焉、刘表那样公开使用天子仪仗的行为比起来,主公真的是很规矩的了。”

“此事关系重大,四位千万切记守口如瓶。嘉这就去找文若。”

“军师放心,我等定然不会外泄一字!”

送走了四人后,郭嘉慢慢的抬头,仰天长出一口气。嘴角不自觉的向上轻轻弯起。看着那四个人的身影逐渐消失,他这才不慌不忙的让自己跟在远处的卫兵拉了一个邺城本地人,问明了冀州别驾的官邸,然后不慌不忙的踱步向那里走去。

时间已经到了戊时三刻,天色已经完全变暗了。但是不出郭嘉所料,冀州别驾府里这时候正是灯火通明。

在当代社会,如果偶尔发生停电。一般都会用蜡烛短暂照明。但是在汉末三国时代,蜡烛是一个稀罕玩意。那时候的人们还不懂从石油中分离硬脂酸来制作蜡杆,所谓的蜡烛一般都是用蜂蜡来做蜡杆。这样的蜡烛,价格昂贵、气味怪异。难以推广。

蒋通穿越过来后,非化学专业毕业的他对如何改良蜡烛也是抓瞎。不过作为穿越者,他指导自己治下的渔民从各种海产物的身体里捞出大量的动物油脂,又比真实历史稍微提前几十年弄出了陶瓷油灯。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夜间照明的费用。所以青州人才能将夜晚充分的利用起来。

但是油灯的油烟仍然有损人的健康,所以蒋通并不提倡自己的手下在夜晚频繁、长时间的使用油灯。

但是这一条建议,对于青州的很多官员来说都是无效的。特别是荀文若,这家伙就是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办公。逼得蒋通不得不对他敞开供应青州海产物中非常昂贵的东西:鲸蜡制作的蜡烛。这鲸蜡以后都是唇膏的主原料啊,用来做蜡烛真的太可惜了。而就是因为这样,郭嘉这时候才敢慢悠悠的来找荀彧:来得太早,这家伙还在工作呢。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当他步入冀州别驾府大堂的时候,整个大堂上空五盏大型油灯正在灼灼发光。还有更多的鲸蜡蜡烛在各个座位上不断闪烁。荀彧先生高居主位,田丰坐在侧后方。两人的四周围了大概十多个属员。这些属员有的专门负责给荀彧递交资料,有的负责诵读来往官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荀彧耳朵听着属员的诵读,眼睛盯着相关的资料。念书的人念完了,他嘴里就开始提出相关的问题或者说出相应的指令。而另一边,专门的书写员就开始奋笔疾书。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忙而不乱,非常的有秩序和节奏感。

当然,是极强的节奏。这样的节奏也就是当一些问题荀彧不了解,扭头回去征求田丰意见的时候,才稍微能够缓慢一点。

荀彧荀文若的治政能力,在整个汉末三国时代,也就后来的诸葛亮可以与其比肩了。果然是货真价实的王佐之才。

荀彧的眼睛早就看见了郭嘉,但是根本没空搭理他。郭嘉也不以为意,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兴趣盎然的看着别驾府的那些属员们被荀彧追得一个鸡飞狗跳。

这样的状态大约持续了小半个时辰,荀彧在和田丰商量了一个问题后,才终于对郭嘉开口道:“奉孝,久等了,有什么大事么?”

“嗯,不急,不然吾也不会坐在这里等这么久了。文若今天就差不多了吧?吾看这些属员都饿得搬不动竹简了。”

“啊?哦,呵呵呵,现在什么时辰了?哎呀,彧惭愧,让大家饿到现在。哎,这邺城的别驾府里,存放了冀州九个郡国的所有民册、田籍、山川地形。比当年主公从雒阳搬回来的还要详细。哎,要是前两年我军拿下安平、清河等地的时候有这些东西,那得省多少事啊。唯一不足的,就是全都是竹简……啊,彧说远了。今日各位都辛苦了,大家都散了吧。晚上回去好好睡一觉。明日辰时我等再继续。符皓待会和吾一起出城去青州大营用膳吧。今晚彧请汝见识下我青州的火锅。哎呀,奉孝,差点又把汝忘了,何事?”

“这荀文若果然如主公所说,非工作状态下整个人立马降低几个档次。”郭嘉对此也不以为意,看着那些属员全部退走后,郭嘉便步上前,非常靠近荀彧和田丰后,压低声音说道:“今日主公率我等…新建一城。”

“这很好啊。邺城这个地方就是河北的中心,将军将治所迁移到这里也是应有之意。将军要建新城也很好啊。子明一天到晚就心疼他的钱袋子,可是他怎么看不到。如此巨大的工程,光是赵子逸的队伍根本不够。还需要动员大量的魏郡本地民夫出工,这就是变相的以工代赈。将钱粮以工钱的形势补贴多年来一直穷困交加的魏郡百姓嘛。将军这一招妙啊!还是将军说得好,钱只有流转起来才是钱,不然就是一堆不能吃也不能穿的铜疙瘩。”

“嗯。”郭嘉笑意盈盈的看着荀彧说了半天:“主公还说,新城的正中央,修建一座皇宫。”

……

……

寂静,很长时间的寂静。

“你说什么!”

半响之后,一声巨大的咆哮从大堂内发出,搞得大堂外的卫兵们都齐齐的抓住兵器往大堂里跑。待得卫兵们进入大堂内一看,好家伙,平时工作虽然严谨,但总的来说脾气还好的荀别驾,这时候整个脸通红,眼睛都快从眼眶里跑出来了。而田丰呢,却是脸色煞白。就旁边笑嘻嘻的军师看起来还算正常。

“出去!离我们远点!”荀彧的大袍一挥,赶走了卫兵后,压低了声音急促的说道:“将军还说什么了?他想称帝?!”

“没有。文若你失态了。在嘉看来,主公根本对皇位没半点兴趣。你看这些年除了修建渤海师范学校的时候,那些塑像的高度有点逾制外。其他时候主公对陛下还是很恭敬的嘛。”

“那将军怎么……啊,吾明白了。原来将军已经有了匡扶皇室的打算了啊。善,大善!”

“文若,此事虽然你我明白。但是正所谓人言可畏。一旦皇宫开始修建,这舆情……”

“嗯,奉孝说的有理。此事确实有隐患。青冀现在合而为一之后。我军就是天下独强。各方诸侯若不联合起来,就只有等着被我等一个个消灭。若是在这个时候将军开始修建皇宫……”

“嗯,我们那位主公做事情其实相当自我,很多时候不屑于解释。所以这事情我们还得推他一把……”

“呵呵呵,吾明白了。符皓,还请汝去联络已经入仕将军的冀州籍同僚。吾去找季珪、子翼等人。奉孝联络尚未出征的几位将军。我等要连夜拜访将军。”

十一月十五日,亥时。

“嗯,这就是咱们家的二公子?长得怎么这么帅!嗯,阿梅,你这么看着为夫是什么意思?啊,你也想和为夫生一个孩子么?好好好,我等好好努力。要不这就去行夫妻敦伦大事……”

正在帐篷里做**的蒋通,到了关键时刻被马延残酷的拉了起来。搞得蒋通半吊在中间,相当的不爽。

“文长,何事如此急迫?这都什么时辰了啊?”

“主公恕罪,但是别驾、军师、都督,率领所有随军文武,一起连夜求见将军!延虽然告知诸位主公已经睡了,但是别驾和军师等人非要立刻见到主公。”

蒋通听到这话立刻没了睡意。“拿我的衣服来!”

匆匆的洗了一把脸,来到大帐的主位上坐定后定睛一看:好家伙,除了已经率兵出发支援鲁肃的典韦、后送养伤的太史慈以外,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到齐了。

“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么?诸位怎么都要这个时候见吾?”

“将军,听闻今日将军说要新建一座邺城。”

“确有此事。诸位,建新城的好处很多啊……”

“将军,彧不反对建新城。只是听闻将军还说要在新建邺城的中央修建皇宫?”

“确有此事,不过……”

“主公!不可!不可啊!主公!我军现在虽然天下独强,但是连河北都还没有统一。主公这时候称帝,可是会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啊!黄忠自从出仕主公以来,早就决定追随主公一生一世,主公要做什么忠都肯定追随到底。可是忠实在不能见到主公出此昏招啊!这会让主公身死族灭啊!忠伏请主公三思!”

“我等伏请主公三思!”

看着跪了一地的文武,蒋通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按照他本人穿越者爱开玩笑的本性,他这时候还真想“一意孤行”下试探下大家的反应。但是毕竟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几十年,他也知道,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得慎之又慎。所以这时候他也不得不换上一副凝重的表情开口道:“诸位请起。这个事情,通没有说清楚。让大家产生了误会。是通的不对。这么说吧,这皇宫,不是给通修建的。是给在长安的陛下修建的。”

蒋通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非常清楚的听到整个大帐里几乎都是长长呼气的声音。

看着手下的文武都站起来后,蒋通继续说道:“董卓死后,长安凋敝。通看着天子被李傕、郭汜那样的粗人玩弄于鼓掌,身为臣子。心实难安。鉴于雒阳人口几乎都被迁移到长安,雒阳城已经残破,所以通有了奉请陛下东巡的想法。再过几日,等青州那边今年的贡品运到后,通就会派子翼再去长安朝见陛下。到时候就会向陛下提出通的建议。若是陛下能够成行,那么这座皇宫就当然用得上了。若是陛下不能成行,那么这座皇宫也可以作为陛下未来的河北行宫。”

看着大舒了一口气的青州文武,蒋通心说反正大家都来了,借着这个机会也跟你们说说老子的一些想法吧。省得你们以后听到一点东西就风吹草动的。

“其实通自中平年间起兵以来,违反大汉律令的事情那是做得数不胜数了。逾制的事情也干过一些。可是那时候没人会想到通称不称帝的问题。而今晚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个个都以为通要称帝。我想,这是因为诸位都认识到,我军彻底拿下冀州后,已经是天下最强的诸侯。所以以为通这个时候野心开始膨胀,有了称帝的想法。正好,今夜大家都在这里,通就和诸位开诚布公的说说通对皇位的看法。公佑,准备纸笔,记下来。之后将通今晚说的话,明发天下。”

在成功的吸引到手下文武的强烈关注后,蒋通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自秦以来,这天下的皇位,不过嬴、刘、王三姓。始皇帝自不必说,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天下,是秦国历代国君奠定基础,始皇帝自己打下来的。而太祖呢?高皇帝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取天下,太史公更是赞曰‘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至于世祖,正所谓‘炎正中微,大盗移国。九县飙回,三精雾塞。人厌淫诈,神思反德。光武诞命,灵贶自甄。沈几先物,深略纬文。寻、邑百万,貔虎为群。长毂雷野,高锋彗云。英威既振,新都**。虔刘庸、代,纷坛梁、赵。三河未澄,四关重扰。神旌乃顾,递行天讨。金汤失险,车书共道。灵庆既启,人谋咸赞。明明庙谟,赳赳雄断。于赫有命,系隆我汉。’这三位,都可谓得国极正。所以这三位能够放心大胆的选贤任能,兴盛我华夏。”

“而王莽呢?阴谋纂位,得国不正,为了显示其受命于天,得国的正统性,此人胡乱改制,搞得天怒人怨,最后一朝倾覆,身死族灭。”

“接下来说说通自己吧。没错,通现在是大汉最强大的诸侯,在未来,我等的使命还是和以前一样,扫灭群雄,恢复天下乾坤。在此之前,通会牢牢的把持住这个团队的领导权,不会交给任何人。”

“或许有人会说,若是诸侯都被扫平了呢?那时候本将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就能忍住不往前走一步?”

“通的回答是,还真的不能往前走那么一步。本将身为汉臣,往前走上那么一步,就是篡逆。不管之前功劳多么大,都是得国不正。而且在篡逆过程中,为了得到官僚臣民的支持,本将必须要拿出超常规的好处来收买大家,这其实就是在挖国家的墙角。这样的事情通这样奉行义利合一的人怎么会去做。”

蒋通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相当的无奈,因为作为一个穿越者,很多事情他知道,但是他不能说。比如说曹丕代汉,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接受了士族代表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让世家大族彻底把持了所有的高级官位。世家大族至此彻底蜕化为士族。而司马家为了取代曹魏,又推出五等爵制来进一步取悦士族。结果就是士族阶层越发壮大,整个国家却越来越烂。

“因为通是凭借军队起家,靠军队扫灭群雄的。所以当通真的篡位后,第一个要做就是反过身来限制武人的地位和权力,防止下一个蒋通的出现。可是这么做,要么被武人反弹杀掉,要么整个国家的武人地位低下,民族的尚武精神流失,最后整个国家成为没有血性的羔羊。这样的事情通怎么会去做?”

这段话对于大汉的人来说,还是稍显空洞。因为蒋通还是讲不出实例:五代时期军人乱政,赵匡胤靠着军队篡位,之后回过头来阉割汉人的血性的事情他没法讲。

“以上都是在说如果通篡位,对国家的伤害。其实还有更现实的就是,通要是篡位了,以后就一定会有后续者。那时候通的子孙该如何自处?恐怕他们会悲愤的喊出,愿我以后都不要降生在帝王家吧?所以,即便是为了我蒋家的长存,通也不会考虑篡位的问题。”

“概而言之,请忠于汉室的诸位放心,也请心里打着拥戴通称帝,好有从龙之功的某些人死心。在这个我军成为当前大汉最强势力的时候,大家务必明确一点。我,不,当,皇,帝!”

最新小说: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温柔坠落 大唐无双皇子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超能暴乱 红警之崛起南洋 绝对征服系统 解构诡异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