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零六章 青冀大决战(五)

第一零六章 青冀大决战(五)(1 / 1)

十月二十三日,拂晓。馆陶城北三十里。

晚秋的薄雾如同一幅巨大的纱帐,轻轻的覆盖在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上。给肃杀的战场带来了一丝丝轻柔曼妙的诗意。

然而,在靠近馆陶的一端,两万三千名冀州并州骑兵乱哄哄的人喊马鸣声,却严重的破坏了这幅诗意的画卷。

这一大群骑兵的主帅高干,回过头来看着这群乱糟糟骑兵队伍,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和袁绍不同,高干并没有把老兵留在身边当保镖的习惯。他把自己的三千并州老兵十人一组,组建了三百支小队,放到两万冀州骑兵中做指导和队长。但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首先对于冀州人来说,一直依靠冀州的供血才能生存的并州人凭什么直接空降下来当队长,而并州人呢?虽说这些骑兵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但是要指望目不识丁的并州人做好教官,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高干这么一搞,非但没有提高自身的战斗力,反而把最后一点成建制的精锐给分散了。

没得办法,高干先生长期在并州,一方面是始终独当一面,缺乏和他人、上司配合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他总在小本经营,手下的直属部队从未上万,这次陡然统帅两万三千骑兵,实在是让他压力倍增。所以虽然他是抱着一个很好的目的去做事,其结果,却是让他始料不及的。

“子引,我军的骑兵侦骑都撒出去了么?”

“主公,我军的侦骑昨夜与我军一同出发,现在我军列阵已经花了大约一个时辰。我军的侦骑这会应该离我军本阵大约三十里。”

“嗯,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侦骑回来呢?”

并州军猛将郭援绕了绕头:“主公,属下这次可是派了十二队侦骑,展开一个圆形进行完整搜查的啊。照理,如果青州军也准备在今日和我军决战的话,我军怎么也该遇上敌军了。”

高干长吸一口气道:“算算时间,馆陶城那边应该已经开打了吧?这青州的骑兵现在还不见踪影,应该是没收到消息,回不来了吧?”

“主公,援有话想说。”

“子引请讲。”

“主公,这次的排兵布阵是谁做的决定?哪有把骑兵放到离自己的本阵这么远的?三十里?战马驮着人全力奔驰也要大半个时辰才能赶到。更遑论传递命令,全军转向的时间。到时候本阵真的需要骑兵出击的时候,等我军收到命令再回转,什么都结束了。”

“哎,汝说的我如何不知,昨夜吾也据理力争了。可是逢元图……”高干说到这里,受过良好教育一直被要求保持翩翩风度的世家子也忍不住心里的怨气:“逢纪那个小人说什么敌军太史慈率领的青州骑兵在外游走,若是两军交战方酣的时候突然进入战场,势必会引发我军总崩,所以我军得派出骑兵遮蔽战场北面……哎,当年南皮那一战,赵云的骑兵把这小人的胆给吓破了嘛。”

“哼,这群豫州来的小人……哦,主公恕罪,末将不是说您。其实末将也是豫州的。”

“呵呵呵,子引不必如此,我那外父大人手下的豫州籍人士,除了荀友若等少数几人,其他的家伙,真是不当人子的。”

“多谢主公宽仁。那么主公,我等现在怎么办?就这么等着?”

“也只能如此了。不过这样也好,吾一时想当然,把并州军打散放到冀州军中,谁料这融合是如此的不顺。一个时辰了,最简单的骑兵方阵都列不好。这时候左右无事,我等不如下到各队,逐一安抚好了。”

“善,主公请。”

同样是这一天的拂晓,距离馆陶城东十五里,太史慈也起了个大早。

“快点快点,你们这群懒虫,都半刻钟了,还没列阵完毕。这段时间没有晨练一个个都懒散了么?”

骂骂咧咧声中,五千青州骑兵迅速完成整队后,太史慈伸了个懒腰,对着手下的十个军候说道:“我军的侦骑都撒出去了吧?”

“回将军的话,我军的侦骑已经在半个时辰出发。”

“嗯,诸位,根据昨日夜间军师派人送来的消息,敌军的骑兵两万三千人这个时候应该已经离开馆陶城,向城北三十里外展开警戒幕侦查我军动向了。哎,这个,恐怕只能让他们失望了。”

十个军候不约而同的发出一阵哄笑,其中一个军候道:“将军,这些冀州人懂不懂怎么用骑兵啊。既然决定今日决战,那么骑兵的警戒幕最迟三天前就得展开。今天早上才开始侦查,我军可是昨夜就已经靠近馆陶城十五里了啊。这些家伙怎么找得到咱们?”

“嘿嘿嘿,他们找不到我们是肯定的,但是也肯定能找到我青州的其他部队。”

“将军的意思是?”

“嗯,先卖个关子。全军现在赶紧的在马上吃饭,然后在战马的脖子上挂上粮袋喂食战马。今天这一战说不得会耗时很长,不吃饱可不行。另外派出视力好的士兵,登上附近地势较高的地方,本将要第一时间看到主公和军师升起的长公主灯!”

“喏!”

战场的另一边,高干支队。

高干和郭援正在发挥高级干部的先进性,走近群众,做政委的安抚工作呢。一个传令兵匆匆赶来:“启禀都督,我军的侦骑有一队回来了,据报,他们已经发现了青州骑兵!”

“善!”一直忐忑不安的高干这时候也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下自己的神经:“回来的勇士在哪里?吾要立即见他!”

“主公,我等是郭校尉派出的第十二队侦骑,在距离我军本阵东北方向二十里处发现青州军骑兵大队,敌军总数大约一万骑!我队发现敌军踪迹后,敌军也发现了我等。敌军的侦骑也对我等展开攻击,我队损失了六个兄弟。想来敌军也知道我军就在附近了。”

“拿舆图来!”高干接过身边的亲卫递上的舆图后,迅速的将其展开:“嗯,子引,还请上前一观。”

“主公,这不对啊,怎么敌人的骑兵是在东边呢?他们前些日子不是在馆陶以西袭扰我军的粮道么?”

可是高干还来不及思索郭援的疑问,前方阵列中响起的一片骚然却打断了他的思考。

“主公,前军发现敌军侦骑,共五骑。敌骑围着我军大阵奔跑后已经开始东返,我军前锋已经派出人马追杀!”

“嗯,传令前阵军候,派出一百骑追杀即可。其余骑兵,速速披甲上马,准备战斗!”

“喏!”

距离高干大队东面十里处,一万青州骑兵已经完全披挂整齐,列队完毕。

“奉义将军,我军已经发现敌军骑兵。”

“善,传令,打出龙骧将军太史慈的旗号,全军上马,便步缓行。”

“喏!”

十里地,对于骑兵来说,即便是便步,那也就是半个时辰的事情,所以高览的部队很快就出现在了高干的眼前。

“嗯,高元才还是不错的,这两万三千骑兵居然勉强排列得整齐,真是为难他了。”面无表情的评价了一下高干后,高览什么场面话都不讲,右手的芦叶枪高高举起,之后狠狠向下一压:“全军,突击!”

一万骑兵瞬时发动,华北大平原上,顿时出现了一道长达五百米,宽一公里的怒涛。四万只马蹄敲打在华北平原的声音,犹如惊雷滚滚,震天动地。

“这,这太史慈真是疯啊!一来就全军对冲!”虽然惊诧,但高干也毫不迟疑:“全军,冲锋!”

两军距离两百步的时候,青州骑兵这边,随着一声哨响,齐刷刷一万只弓箭拔地而起。完成一轮齐射后,青州骑兵们整齐的丢弃骑弓,哗啦啦的从腰间拉出明晃晃的马刀。少顷,三万多骑兵从两个方向,高速的对直撞在了一起!

“呯呯砰砰、叮叮当当、希聿聿、啊~~~~!好!!兄长!小弟……”刀枪的碰撞声、战马的嘶鸣、被砍中骑士的惨叫、摔落下马被马蹄践踏的骑士的哀嚎、成功击斩对手的大吼、亲眼目睹自己的血亲被对方斩落下马的悲愤……无数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迅速的压倒了十万多只马蹄对地面敲击发出的声音。成为了战场的主旋律。

三万三千骑兵,一边一万人,一边两万三千人,彼此对冲,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互相完成了对对方的凿穿。两队骑兵,各自奔向了对方出发前的阵地。之后,又迅速的开始调转马头,整队。准备下一次的冲刺。

俗话说,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就冷兵器对人体的伤害来说,枪肯定比刀要强。因为枪刺中人体后,创伤很深,看起来不大的一个伤口,很可能深层次的组织和大动脉已经被扎断了。而且对于军医来说,枪刺伤处理起来很难,止血也比刀砍伤麻烦得多。

比起长枪来,刀砍伤就好处理得多了,别看哗啦啦很长的一道伤口,鲜血流的也很多,其实都是浅表软组织上,只要当场没有战死,时候军医救回来的机会比枪刺伤多得多。

那么,为什么蒋通要用马刀来取代长枪作为自家骑兵的制式武器呢?或者说为什么后世最后的骑兵也是进化程度最高的骑兵都选择用马刀来作为制式武器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和步兵中长枪兵比刀盾兵容易训练相反,骑兵中,马刀骑兵比长枪骑兵容易训练。对于追求大批量迅速生产可战士兵的蒋通来说,马刀骑兵就是唯一的选择。二是在同样的训练水准下,马刀骑兵的命中率比长枪骑兵高。

一个骑兵,不管有没有马镫帮助,要用长枪杀敌,就必须双手或者单手水平持枪。同时,中国的骑兵还没有专业的扎进人体就自动折断的骑枪,在高速奔驰的战马上一个长枪骑兵如果用的不是骑枪,那么在刺中人体的同时要么弃枪,要么迅速的抽出自己的枪头。不然的话就等着手断骨折或者落马被践踏吧。这样的要求,其实是相当高的。那些青史留名的武将们天赋异禀,从小接受了完整的武术教育,当然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对于青州广大的农夫、渔民们来说,要他们在几个月的新兵训练中做到这一点就实在是太难了。

一个骑兵,第一次上战场,畏惧肯定是主要情绪。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看着对方明晃晃的枪头或者刀锋,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躲闪或者防守。可是两马交错的时间有多长?那么一躲闪,什么事情都没有了,还谈什么进攻。相对而言,马刀的用途就广得多:正面相对的机会错过了,还可以反身砍敌人的后背。这就是为什么马刀的命中率比长枪的命中率高的原因。

因此,在这场大规模的骑兵冲锋中,同样是有很多新兵参战的青州骑兵,取得的战果明显超过冀州骑兵。不过因为冀州骑兵的数量毕竟是青州骑兵的两倍多,而且还有不少骑兵在冲锋时连人带马摔在地上,在自身被践踏成肉泥的同时,也成为后面战马的障碍物,导致更多的战马摔倒。诸如以上种种原因,第一轮冲刺后,青州的一万骑兵,大约还是损失了近千骑。

冀州人伤亡了多少?至少是更多吧?不过这时候的高览根本没空思考这些问题,芦叶枪再一次高高举起,成为全军的风向标后。高览胯下的骅骝向左绕了半圈,之后就带领全体骑兵向东方开始奔驰。

两支纯粹的、数量庞大的骑兵交战,互相完成第一次凿穿后。肯定要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后再互相对冲,无他,刚才交战那地方,现在到处都是人首马尸,继续在刚才那地方交战,对双方来说都是充满了障碍物,会无谓的提高双方的损失。但是这重新选择交战地点的权力嘛,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完成第一次冲刺后,率先完成整队和转向的部队了。

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青州骑兵是占优势的。所以,当高览开始带队向自己的左手方向水平移动的时候。冀州这边匆匆完成整队的高干,就只有被迫的向自己的右手方向水平移动了。

于是,双方都开始向着东方水平移动。在双方奔驰了大约三五里地后,高览的芦叶枪再次一转,青州军再次率先完成转向,向着冀州军再一次冲杀过来。

“快快转向,快快转向!”此时在冀州骑兵阵中担任枪头任务的郭援是焦急不已,看着越来越近的青州军,再看看还没有彻底完成转向的本方军队。郭援咬咬牙,手中长枪一举,就带着初步完成转向的三千多骑兵朝着高览对冲。

“哼,才突击了一次,敌军的队伍就出现了脱节么?早知道这样,何必要子义过来帮忙呢。”看到敌军的骑兵大阵明显出现了脱节,此战一开始到现在一直面沉如水惜字如金的高览,迅速的说完这句话后再一次紧闭双唇,开始带头向前冲锋。

骑兵阵列由于指挥者的问题或者士兵素质问题出现脱节,是一个很严重也很危险的状况。最简单的,敌军是一个整体,在呼啸着摧残了对方的第一阵后,第二阵离第一阵还有很长一段的距离,那么敌方的骑兵就会非常愉快的用这段时间再次给战马加速,自己在战马身上重新调整身体姿态,用最佳状态再一次冲杀对方。

所以,这第二次对冲,双方战损比的差距就非常明显了。冀州军这边的落马士兵和倒毙战马,起码是青州军这边的三倍之多。

双方再一次完成彼此凿穿后,毫无悬念的,又是青州军再一次完成整队。率先完成转向的青州骑兵又有了选择战场的权利。这一次,高览选择了自己的右手方向——还是东方。

被迫跟着青州骑兵再一次向东方水平奔驰的高干心里暗暗叫苦:再这么打下去,本方的骑兵就要拖成四五节了。这时候要不是他亲自带着数百亲卫在最后方压阵,整个骑兵大阵的最后几列士兵,多半都有临阵脱逃的了。

“这么下去不行,来人,汝催马上前去告诉子引。这一次对冲完成后,不管对方的太史慈向哪个方向移动,我们都朝着反方向移动,以便给我军争取到喘息之机。”

不过他已经不需要什么“喘息之机”了。在冀州骑兵参差不齐的向着东方奔驰不过一里路后,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队大约五千骑,个个身着锁子甲,高举马刀的青州骑兵。为首一员大将,身着黄金狮子甲,背后一面大旗,上书“东莱太史慈!”

最新小说: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解构诡异全文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红警之崛起南洋 超能暴乱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绝对征服系统 大唐无双皇子 温柔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