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零三章 青冀大决战(二)

第一零三章 青冀大决战(二)(1 / 1)

淳于琼率领的七万步兵开出馆陶城后,非常缓慢的向蒋通的大营前进。淳于琼打的主意是:稍稍进攻一下,一旦遇到对方营寨里的弓箭和投石机发射过来的弓箭和石弹,本方出现一定伤亡后就后退。然后就这么维持对峙,差不多就可以对袁老板有交待了。

很明显,猪将军淳于琼能够存活到现在,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非常有自知之明,深知以现在的七万新兵是无法独自对抗蒋通的青州军的。

但是事实的发展嘛,就和他的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在全军排成一个外张的弧形,然后缓缓前进到距离青州军大营只有三百步的时候,预料之中的投石机发射的石弹并没有出现。待到前进到一百五十步的时候,不光还是没有石弹,连弓箭也没有一支?非但如此,面对整整七万人发出的沉闷的脚步声,数百面大鼓发出的巨大的轰鸣声,整个青州军大营仿佛睡着了一般,没有发出一丁点的声响。

这是怎么回事?在青州军手下遭受过惨痛失败的淳于琼不由得心里发毛起来。

“传令!暂停擂鼓,全军暂时停止前进!”

“参军!不可!”被高干委托,负责带领一万并州步兵的郭蕴赶紧以手势阻止了传令兵将淳于琼的命令下传,之后扭过头来对淳于琼说道:“参军,我军整整七万人,这道命令传出去后,最快也得一刻钟(半小时)才能全军收到这道命令。这就会造成全军停止前进的时间前后不一,阵型散乱。而蕴刚才说的还是一般情况,毕竟我军是冀州并州联军,号令并不统一,而且冀州军中新兵极多。估计全军止步这道命令能够执行,恐怕花费的时候会更多。最差的情况,若要全军停步加重整阵型,起码要大半个时辰。而我军现在离青州军大帐不过一百五十步,在我军乱糟糟不成阵列的时候,青州军从距离我军如此近的地方冲出来?”

“唔,若不是子絮见机得快,某差点误了大事。可是这青州军大营为何悄然无声?子絮有以教我?”

“多谢参军不计较蕴的无礼。至于青州军的大营为何没有声响,蕴也不知。但昨日夜间青州军大营灯火通明,喧嚣不止。不可能今日清晨便数万人齐齐消失不见。所以为今之计,七万大军已经列阵,对方又屏息以待,我等此时已是有进无退。只能是硬着头皮走下去了。不过参军若是要慎重起见,可以让后军的一万人减慢速度,与全军主力稍稍拉开距离,预防有变。”

“善,就依子絮。给前锋的王摩、夏昭传令,逼近青州军大营后,若是青州军还是没有攻击,就拉倒栅栏,进入其大营中。”

“呼~~~居然没有中途停顿下来,还让后军和本队拉开了距离。奉孝,看来敌军阵中还是有明白人啊。”在青州军大寨的后方,一座高楼上,蒋通和郭嘉拿着望远镜,正在远远的观看着冀州军的前进。

“呵呵,主公,河北乃是燕赵故地,多的是慷慨悲歌之士。就算袁本初杀了麹义,冀州军中也不会缺乏有见识的人才啊。”

“嗯,如此,我军的骑兵暂时就用不上了。公佑,传令,命令骑兵向两侧后退,枪兵突前!”

待得冀州士兵心惊胆战的扒拉开青州军大营前方的寨栏,颤颤巍巍的进入青州军大寨后。却看见前方营寨空无一人不说,连帐篷都没有一顶。整个前寨空空如也,一片平地?

难道青州的贼人们看见俺们七万大军齐出,吓破了胆?逃了?

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冀州军的士兵们都是没见过战场的新兵,本能的畏惧战斗。这时候看着青州军的前寨什么都没有,当然会发自内心的期待青州人不战而逃了。至于说什么昨晚青州军大寨灯火通明啊、人声鼎沸等明显表明青州军并没有撤退的证据,都被不想战斗的冀州军们自动忽略了。

嗯,若是青州的这些家伙不战而逃?那么营寨里多少会留一点东西下来吧?看见了可以不用战斗希望的冀州军,居然思维跳跃式的发展,开始想着怎么去洗地了。

可是现实情况很快让他们失望了。随着一声哨子响,一万四千名军容齐整的青州枪兵,很快的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这些枪兵以两千人为一排,排成一个七列的实心枪阵,脚步准确的踏着鼓点,长枪一端,以排山倒海之势坚定的向着冀州军平推而来!

“呵呵呵,这样也不错,虽说稍微费时费力了点,不过也能把我军的骑兵给解放出来,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公佑,传令,升起七连珠绿皮辛夷灯,让附近的子义、季观准备出击!”

“这,这是怎么回事?蒋浩然兵比我们少那么多,为什么不寨前列阵与我军交战,又或者干脆依寨而守?为什么偏要放弃前寨?在大营中和我军交战?”接到前方传令兵传回来的遭遇到青州军,前锋已经进入战斗状态消息的淳于琼,百思不得其解。而在他旁边,雁门太守郭蕴也是感到相当的纳闷:“哎,终究还是存了私心,将淮儿放在了邺城后方,若是将他带到这里,说不定就能帮吾出出主意了。”

蒋通为什么要把冀州人放到自己的营寨里来战斗呢?

严格来说,这只是蒋通和郭嘉准备的第二套方案。在第一套方案里,若是淳于琼在看到青州军大营悄无声息,心生疑虑的时候,命令七万行进中的士兵暂停,那么以新兵为主的冀州军军列肯定会出现散乱——没有了阵型的步兵在骑兵面前那就是个渣。那么青州军大营里的一万七千名骑兵就能够迅速的冲垮冀州军的阵型。然后这一仗就很轻松了——根据辛毗传来的袁本初兵力布置图,这位汉末第一高富帅明显是个白痴,居然把自己所有的骑兵和步兵彻底割裂开来,让高干带着整整两万三千骑兵在馆陶城北三十里外游走,遮蔽太史慈的骑兵部队——万一正面战场这边有个什么意外,穿消息给骑兵三十里,两万三千骑兵收到消息后传达消息,整队,掉头,前进三十里。靠,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蒋通和郭嘉都认为,最好的局面就是冀州军步兵阵列散乱后,青州骑兵趁着对方步兵正在转换命令的当口全力突击——反正敌人的骑兵一时半会来不了,先突突了再说。

可惜郭蕴及时阻止了淳于琼,使得蒋通和郭嘉用了第二套方案,把敌军放到青州军大营里来,然后用枪兵把这些家伙给干掉。

蒋通在馆陶城下立的青州军大营有多大?很大!毕竟这个营寨里要装下五六万人,几万匹战马。还有足够供养这五六万人,几万匹战马一个月以上的粮食。青州兵又都是被蒋通惯坏了吃斯帕姆都吃得抗拒的少爷兵,对住宿的要求还比较高,什么十几二十几个人一起打地铺挤一个营帐的事情他们是不能接受的。所以这就导致这一次的青州军大营,宽一公里,长八百米,整整0.8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青州军的大营所覆盖了。

但是这0.8平方公里的土地,特别是八百米的长度,对于一万四千青州枪兵来说,就不是一个事了。蒋通在这八百米里,可以平均每米放置3个枪兵,形成极高的密度。这比把这一万多枪兵拉出营寨,在大平原上列空心枪兵方阵形成的密度就高多了。高密度,那就意味着高杀伤!这是使用枪兵大阵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本方兵力不够的话,就要想办法缩小接敌正面。在这一点上,蒋通始终都要尽可能做到最好的,不管是十年前在虎牢关前兵力处于劣势的抢攻,还是在这里吸引敌军进寨。蒋通所追求的都是尽可能的缩小接敌正面的长度,从而使得自己的枪阵密度相对提高,以便给对方更高的杀伤。

什么?你问有了空心枪兵阵为啥还要回到实心枪兵阵?呵呵,兵者,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阵型,不是一个将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常识么?

那么实心枪兵阵最薄弱的侧翼防守怎么办?我们已经让袁军进入我方大寨了啊。我们的侧翼,不就是我方大寨的寨栏么?我方放弃了前寨的防守,是为了腾出地盘来打仗,可是侧翼的防守并没有砍掉啊。

不管怎么说,冀州并州七万步兵,总数比蒋通现在手里能调动的一万四千枪兵多得多,让双方都拉到大平原上去列阵而战,兵力少的一方明显吃亏。所以蒋通就欺负对方号令不统一,新兵过多,不敢行军途中变换号令的命门,让开前寨,让敌人进入自己的大寨里来开战——八百米的长度,对于青州军来说是刚刚好,但是对于整整七万人的冀州军来说,那就太窄了!蒋通和郭嘉,就只用了这一招,就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敌人数量上的优势。

“第一列,上前一步,向右刺!”随着熟练的青州军各个阵列上的指挥官发出一声口令,两千杆长枪整齐划一的向前突刺,两千响“噗噗噗”长枪入肉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少顷,意料之中的各种惨叫声随之出现在战场上。

新兵蛋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屠杀惊呆了。傻愣愣的一时半响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他们没有反应过来,青州军这边下手可不慢,又是一阵哨音响起,又是两千杆长枪整齐的平刺,冀州军冲在第一线的三千多步兵,就这么一个照面,就差不多全都倒地了!

“竖盾!竖大盾!蠢货!不想死就不要在那里发呆,赶紧把大盾给竖起来!嗯?你的盾牌呢?”

冀州军前敌指挥官王摩、夏昭这个时候也是焦头烂额。两人是冀州本地人,从军入伍多年,虽说由于能力有限,升不到独掌一方的大将位置,但也算是合格的校尉级军官。但是让这两位抓狂的是,带着这么一批从来没上过战场,训练也不充分的新兵蛋子上战场,这些家伙突然看见如此血淋淋的修罗场,全等傻愣愣的呆着了。没得办法,新兵对战场的恐惧那是旁人不管怎么说怎么教育都没用的。非得自己上去了,幸存下来,最好还杀了至少一个敌人,再克服掉杀人带来的罪恶感,那才算是老兵。

中国的军神岳飞岳鹏举,其岳家军之精锐天下闻名。可是岳飞对新兵的要求是什么:第一次上战场,握得住枪,站得稳,嘴里还有唾沫。那就是好兵!由此可见,新兵的素质和战斗力,排除掉个别天赋异禀的,其实并不值得期待。

岳飞先生还要再隔一千年才会降生,王摩和夏昭当然不会知道中国最伟大的军人是怎样评价新兵的。但是他们知道,在这个纯粹新兵组成,严重缺乏老兵带领的队伍里,若是这个时候再不出现点奇迹,待会等这些家伙反应过来后,就是齐齐发一身喊,然后掉头逃跑了!

“没有老兵做骨架的纯粹新兵部队,就是不堪一击啊!主公为啥就不听麴将军的话,还斩了麴将军,屠了先登营呢?”王摩看到这样的场面,内心深处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

正当两人惶恐不安的时候,一阵阵高呼在后阵中响起:“吾乃车骑将军次子袁熙!前列士兵左右分散!让吾带领大戟士为汝等杀开通路!前列士兵左右分散!敢有阻挡者,杀无赦!”

随着袁熙及其手下的高呼,这样的声浪渐渐的蔓延到冀州军前列,彷徨无错,眼看就要到崩溃边缘的冀州新兵们在这个时候齐齐发出一声欢呼,然后争先恐后的向两侧后退。结果这么一来,原本是个外弧形阵型的冀州军,最前锋变成了一个厚厚的月牙铲形——整个前锋部,两侧非常厚实,中间凹进去很长一块。

“哼!袁本初的儿子还是蛮有血气的嘛。可惜还是嫩了点。传令给仲达,让他把袁熙的人头给我取来。”

大戟士,超级重装步兵。这些士兵个个身材魁梧,体魄雄健,所以能够全身披挂重甲而不被重甲压垮。但是,有了极致的防御力,必然的要牺牲机动力。所以虽然袁熙的声音很早就传到了大阵前方,但实际上,大戟士部队的前移,非常的缓慢。

这个时候青州军的枪阵开始逐渐的变化节奏。两侧的枪兵突刺的频率明显加快,在最中间的枪兵则减缓了突刺的节奏甚至开始停止突刺了。青州枪阵经过近十年的演化,对节奏的把握已经极为纯熟,第一线的指挥官也将“始终保持正面一条直线”的原则牢记心头。所以当正中的敌军开始向两翼分散后,青州军第一线的指挥官自发的开始调整攻击节奏。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后,一千人的大戟士终于上来了。随着全身铁甲覆盖全身的重装步兵的出现。冀州军的菜鸟们齐齐发出一阵欢呼。个个高呼二公子威武。而十八岁的袁熙也是第一次上阵,公子哥儿以前哪里见过如此数万人高声齐呼自己的名字?这样巨大的满足感一下子充斥了他的虚荣心,于是袁熙用更大的声音,更嚣张的动作催促大戟士们再次加速。尽快开到两军交战的最前线。

“混蛋!混蛋!混蛋!本初的儿子怎么都这个德行,一点都不听话!大戟士,是我军最后的一张底牌,怎么能够在这么早的时候打出去?传令兵!本将的命令你到底给显奕传到了没有?”

“淳于参军,属下怎敢撒谎?您的让二公子立即暂停出兵的命令属下确实无误的当面亲口向二公子传达到的啊!但是您看看属下脸上的鞭痕,这就是二公子对吾的回答!”

“完了完了,子絮,如之奈何?”

郭蕴这个时候也是万分为难,作为前朝大司农的儿子,郭蕴从小接受过良好的士族教育。也许在一开始他想不明白蒋通为什么要放弃前寨在自己的营帐中和敌人交手。但是当他看到原本以五千人为一列的冀州军,在狭小的青州军大寨门口挤作一团的时候就恍然大悟了:青州军是在利用这个大寨抵消自己人数上的不足!

明白了这一点的郭蕴立刻向淳于琼建议:将计就计,反正我军的速度会因为接敌正面的狭小而变慢,我军完全可以趁此机会逐步的减缓各个部队的行进速度,甚至以完全停止。这样一来,各个部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就变向的摆成了当年沮授在馆陶城下摆出的吸水阵。这样就可以更长时间的和蒋通对峙了。

淳于琼这人虽然自己不怎样,但是对于合适的建议还是要听的。对他来说,只要能够维持足够的对峙时间那就是成功。所以很痛快的采纳的郭蕴的建议。眼看着虽然本方前锋部队伤亡惨重,但只要能够以几千人的性命为代价,成功的摆出多层防御的吸水阵,淳于琼认为那还是值得的。

但是让这两位在后方的指挥官抓狂的是,他们十八岁的二公子,血气方刚到了极点,刚刚看到本方士兵在前面受挫,出现败退的趋势后,就彻底按耐不住,要带着袁家最后的一千大戟士冲上去顶住?

这两位在后阵听到袁二公子突击的消息后,差点吓得魂飞魄散。尤其是淳于琼,袁谭当年跟着他出战丢了脑袋,要是在这里袁熙也被干掉。想都不用想袁老板会怎么对他了。

于是他赶忙派出快骑去传令阻止,谁知道袁二公子一马鞭就抽回来了。等到淳于琼再次收到消息,准备亲自去劝说的时候,袁二公子率领的大戟士部队,已经享受着数万冀州士兵的欢呼,威风凛凛的进入了青州军大寨——双方交战的第一线。

青州的长枪兵刚刚遇上大戟士的时候,很明显的吃了些亏:面对对方全身披挂的重甲,青州的长枪兵们就好像面对一只刺猬的大猫,完全无从下口。长枪捅上去后,凭着枪头传来的感觉,青州兵们非常明显的知道枪头在某一层重甲面上就停止了,根本没有入肉。

但是大戟士可不光是刺猬啊。人家叫大戟士,就意味着手里的兵器也是可以杀人的。随着身高体重的大戟士们吃力的挥动着长戟向青州枪兵们横扫的时候,青州军在本次会战中,第一次出现了伤亡。

“哼哼哼,久闻青州枪阵天下无敌,在某看来也不过如此!全军听令,以大戟士为前突部队,各队跟上,本公子要直取青州军大帐,拿下蒋通的首级!为我大兄报仇!”

“嚯~~~我等誓死追随二公子!”

就在袁熙满心陶醉的享受士兵们再一次的欢呼时,一个极不和蟹的声音在青州军枪兵大阵后方响起:“陷阵!”

“无归~~~~”

最新小说: 解构诡异全文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绝对征服系统 皇家娱乐指南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唐无双皇子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超能暴乱 红警之崛起南洋 温柔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