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一零一章 决战的契机(二)

第一零一章 决战的契机(二)(1 / 1)

谈完了援军的话题,逢纪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脸色突然一变后开始嚎啕大哭起来:“主公,纪自中平年间开始追随主公以来,纵然因为资质所限,无甚大功,但也算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啊。孰料今日竟被那西平贼如此羞辱。还请主公莫要忘了我等老人,为纪做主啊。呜呜呜……”

作为大汉老官僚,袁绍怎么会不明白逢纪这会儿哭得那叫一个假。但是说真的,麹义这个王八蛋已经是数次挑战了袁本初先生的修养。若不是蒋通逼迫在外,依袁老板的性格,那是早就想砍了这个凉州来的野蛮人了。这会儿逢纪这么一哭,袁老板也不由得想起了最近一两年麹义对他的冒犯。心里也是一阵火大。

但是现在真的不行啊,郭图颜良文丑朱灵等人阵亡,沮授下狱,张郃不知所踪。现在能够统兵的大将除了麹义,就只有历史记录比较糟糕的淳于琼了。所以嘛,还得忍!

“元图过谦了,这十余年来,绍得元图之助甚多。元图怎可妄自菲薄说自己没什么功劳。今日之事,绍知道汝受了委屈。不过汝等又不是不知道那麹义是个什么德行。和这样的人有啥好计较的。不过元图放心,此战之后,绍会给汝一个交待的。”

打发走了一众幕僚后,袁绍将袁熙、袁尚留了下来,父子三人继续秉烛夜谈。

“熙儿、尚儿。今日众人所论,尔等有何想法?”

“父亲,麴将军脾气是差了点,但是本事还是有的。不管是昔年在南皮城下力挽狂澜,还是在馆陶城下独扛蒋浩然的五大金甲将齐攻。都是有莫大功劳的。如此良将,还是应该善待的。”

很明显,十八岁的袁熙刚才的回答并不能让袁绍满意,袁绍又将头转向了十五岁的袁尚。

应该说,即便袁谭还在世,袁绍最喜欢的儿子也是这个袁尚了。抛开刚刚降生没有多久,离成年还及其遥远的幼子袁买,袁绍的几个儿子中,就数袁尚长得最像袁绍,当然,既然是最像汉末第一高富帅的人,那么袁绍这几个儿子中,肯定也是袁尚长得最帅。

长相这个东西,虽然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得承认,长相好的人,在很多时候是占尽优势的。别的不说,蒋通转世前,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刚入学时被老师直接点名提拨起来做班干部的,一般都是长相姣好的女生或者身材魁梧的男生。

具体到汉末三国这个士族开始逐渐掌控国家大权的时代,长相好带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到了腐朽到极点的纯粹的士族政权东晋南朝时,时人对长相好的男子的推崇已经达到了变呀态的地步。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南朝刘宋的亲王刘义庆编了一本书叫《世说新语》,里面专门分了一个叫容止的分类。这个容止写的什么呢?专门介绍大帅哥!仔细看这些帅哥的事迹,大多数人除了长得帅还是长得帅,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这样的东西,华夏五千年有且仅此一本。由此可见士族掌权的社会,对长得帅的男人推崇到了什么地步!

所以不了解这一点,你就很难明白为啥在真实历史中,放着英勇善战,明显在乱世之中更能保全袁家的袁谭不选,袁绍偏要选袁尚做继承人了。

但是接下来袁尚对袁绍问题的回答,证明了他之所以深的父亲喜爱,除了长得帅这个优势外,还有其他的东西。

“父亲,麴将军是很有才,但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不对父亲俯首帖耳,还独掌冀州军权,这样的人存在于身旁,我等能安睡乎?”

袁尚一句话,顿时让袁绍悚然一惊!也让旁边的袁熙极度的诧异!

“三弟,汝怎么能这么说麴将军,麴将军在我冀州跌遭挫折的时候仍然不离不弃,怎么会有异心?”

“哼哼,兄长。这才是麹义这厮的险恶之处啊。我冀州全盛之时,他麹义不过位于颜良文丑张郃朱灵等多员战将之下,若是那时候背叛冀州投奔他人,能得什么重用?可是今日之势,他独掌冀州全军,若是这时候他待价而沽,你说蒋浩然或者公孙伯圭等人会拿出什么价码来呢?”

“三弟,这些都只是汝之猜测。毫无真凭实据,就妄自揣测我冀州的栋梁,这样的举动可是大大的不妥。”

“当然是猜测,也幸好是猜测。等到不需要愚弟猜测的时候,可能你我父子三人人头都落地了!”

口才明显不如袁尚的袁熙这时候也只有搬出了最后一个理由,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这最后一个理由,为麹义的棺材板订上了钉子:“三弟,愚兄说不过汝。但汝说的这些,愚兄是很难全信的,就算汝说的都有道理,可是现在青州军兵临城下,没有了麴将军,我冀州何人可以统兵?”

“我冀州能够统兵的人多得很,为何说除了麹义就无人统兵呢?淳于将军虽有广宗之败,但那一仗,先是大兄干涉其指挥权在前,后因不明地利被高览断水在后,这样的失败虽然惨痛,但是绝不能就此认为淳于将军无能!”

袁熙虽然在袁家三子中算是性格比较温和老实的,但听到这里哪里还猜不出来袁尚这是代表豫州派的那群王八蛋来抢权来了:可笑啊,可耻啊!三弟,做兄长的根本没有和你争父亲继承人的想法。大兄在的时候为兄没有,大兄阵亡后为兄也没有啊。可是你却是如此的着急,居然这么快就和豫州那群只知道打嘴炮,毫无实际能力的垃圾搅在一块了?你们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这个时候为了争夺权利罢免自己的栋梁,这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该做的吗?

可是这些东西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怎么能够说出来。想到这里袁熙也不由得气极反笑:“好吧,三弟,我冀州还有谁能统兵的?”

“兄长,我们的姐夫也能统兵啊!”

“元才?”

“正是高干高元才。元才在并州,与张燕、匈奴人对峙多年。对十万黑山贼那是屡战屡胜,如何不能统兵?而且,说真的,无论淳于将军还是元才,又或者是麹义,在尚心中,都不是冀州最佳的领兵大将。”

“那最佳的领兵大将是谁?”

“是父亲大人!”袁尚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不可抑制的迸发出向往崇拜的表情:“父亲大人年轻时就名满天下,四方名士争相归附。中平五年,先帝设立西园八校尉,父亲便是八校尉之二。若不是先帝宠信宦官,派了蹇硕担任上军校尉,父亲便是八校尉之首。后来十常侍谋害大将军,值此朝廷危难之际,正是父亲当机立断,统和西园八校尉所有兵力,杀进宫中,尽诛奸宦。后来十九路诸侯联盟,联盟大军三十余万,皆心悦诚服的拜父亲为盟主,听父亲号令。最后逼得董卓不得不迁都暂避。父亲威名,天下传颂。父亲大人才是冀州第一良将!有父亲在,何人统兵能超过父亲?”

“呕~~~”袁熙在内心深处剧烈的呕吐了千万次,然后在心底开始激烈的呐喊: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西园八校尉的兵力是被父亲统摄了,但是董卓一进雒阳,父亲就拱手交出兵力外逃,连兵微将寡的丁原都还和董卓见了一仗,手握精兵的父亲呢?十九路诸侯会盟,真正进兵河南尹、虎牢关的是谁,不就是现在在城外的蒋通嘛!逼得董卓迁都的是谁,不就是父亲最讨厌的袁术和袁术的手下孙坚嘛?可是身为人子的袁熙,面对袁尚的这一段无耻之言,还真的没办法反驳!待得他转过头来,看到自己的父亲微闭双眼,轻抚胡须,一副飘飘然的陶醉样,也只能是暗地里摇摇头,彻底熄了再次开口的念头。

可以说,袁尚刚才的表现,非常生动的揭示了中国数千年里,多子女家庭中,为什么最不受父母喜欢的,往往是为家族出力、受苦最多的孩子。为什么最受父母喜欢的,往往是几乎不出力,但是嘴巴特别甜、长相最好看的孩子的原因。父母,其实并不需要做子女的为自己做多大的贡献,他们最喜欢的是自己子女的恭维,其内心深处也是最渴望自己孩子的恭维的。面对孩子的恭维,差不多的父母很难把持得住立场。哪怕明明就是颠倒黑白的胡搅蛮缠,但只要是自己的孩子说出来的,做父母的本能的就会去听。普通的事情都是如此,更遑论是做儿子的肉麻的向父亲表白自己的崇拜之情呢?

于是转瞬之间袁绍先生的信心就彻底爆棚。而在解决了“麹义之后何人领兵”这个困扰袁绍许久的问题后。麹义先生棺材板的钉子就差不多订好了。然而这个时候,袁尚还不忘在麹义先生的棺材上继续加土。

“父亲,孩儿以为,不管我冀州与青州此战是胜是败,麹义都是留不得的?”

“嗯,此话怎讲?”

“父亲,若麹义继续统兵,此战,若是我军败了,麹义领兵就毫无意义。若是我军胜了,那时候麹义的功劳就大到赏无可赏,那时候父亲如何自处?”

“这!”袁绍这个时候的眼神,终于凸现出了凌厉的杀机:“尚儿所言,甚是有理!”

……

时间倒回一九四年十月初一,青州军北方支队的统帅高览,在赵国的襄国县迎来了来自滨海军团的援军。

“奉义将军,鲁肃、徐盛奉虎威将军之命,率骑兵五千人,前来将军帐下听令!”

“呵呵呵,子敬、文向,远来辛苦。请坐。不知幽州方面局势如何啊?”

“幽州方面,刘和连连对公孙瓒展开反攻,公孙瓒因为去年遭了蝗灾,所以军粮有限,一时间拿不出粮食来调动主力野战,所以只是以防守为主。不过肃观刘和军也是缺粮缺的厉害,这个时候如此不惜力的一味强攻,若是在明年春小麦收获之时不能击杀公孙瓒。刘和的败亡之日就不远了。”

“嗯,如此说来,北方战线基本无忧啊。善!”

“还望将军告知,这赵国的战况如何了?”

高览双手一摊:“不坏,但也不好。张燕的黑山军没啥战斗力,野战的时候我军完全可以以一当十将其大破之。但是这些家伙依托太行山脉,稍有风吹草动就逃入山中暂避。我军主力移开后又下山而来袭扰我军粮道。所以览虽然没有失败的危险,但确实看不到胜利的契机。”

“肃此次前来,还带来了主公和军师的命令。军师说,若是袁绍请的匈奴人军队没有进入赵国,则请奉义将军率领骑兵南下魏郡,为即将到来的决战汇聚兵力。”

“嗯,我军已经探明,匈奴人确实没有进入赵国,而是直接去了魏郡。不过若是览去了魏郡,这里的事情交给谁?主公可有明示?”

“有的。承蒙主公错爱,表鲁肃为赵国国相,文向为赵国中尉。奉义将军南下后,此地由我等负责接手!”

……

一九四年十月二十日,兖州军被困第五天。魏郡,魏县。

两万匈奴骑兵在得到袁绍的许诺后,终于正式进入了魏郡东部,魏县离元城不过六十余里,骑兵一日可至。可以说,这时候的匈奴骑兵已经进入了战场。

“车骑将军麾下赞军校尉何茂拜见匈奴左贤王。”驻守魏县的,是袁绍的部将何茂,部众大约五千人。看到两万匈奴骑兵逼近城下,何茂纵然胆战心惊,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迎接。

“哼!你们汉人都是这么不讲规矩的么?”

“末将不知左贤王是何意?”

“汉律,匈奴单于位在汉朝皇帝之下,高于大汉亲王。本王作为单于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自然位比亲王。汝不过一区区校尉,见到本王,为何不跪?”

何茂听到这话,不由得一阵怒火直往脑门上冲,但是想到自家主公对这两万骑兵是千盼万盼,又想到最近几年因为冀州没有了骑兵,导致青州骑兵四处肆掠。不得不再次强制忍耐道:“我主袁本初,乃车骑将军,位比三公。末将虽然官卑职小,却是代表我主前来迎接左贤王。茂之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我家主公的脸面,敢问左贤王,可有三公对左贤王下跪的?”

“哼!你家主公袁本初那个车骑将军是自己表的,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朝廷给你家主公的任命是冀州刺史,六百石而已。怎么就跪不得本王了?”

何茂听到如此侮辱的话语,真是气得目眦欲裂。但无奈形势比人强,一时也不好发火。但呼厨泉在一边却还是不依不饶:“我们大匈奴去年遭了蝗灾,部众吃不饱穿不暖,如此困难局面之下仍然派出援军来帮袁本初打仗。谁料袁本初居然如此不讲礼仪。亏你们还是汉人,袁本初还是世家子呢!去卑,整军,我们回去了!”

“左贤王且慢。”何茂咬咬牙,双膝猛然跪地:“今日之跪,乃赞军校尉何茂跪迎左贤王。非我主袁本初也!何茂有辱先人,今日之后,自当自刎于家祠!”

“哼,要死自己去死。不过死之前,可得把我手下儿郎们的粮食草料给准备好了!袁本初那个笨蛋,人家曹孟德好心好意派了人来帮他,居然不中途派人接应,搞得我们大匈奴的骑兵一来就要去救人!真是废物啊,废物!”

摇摇摆摆的走进魏县后,去卑拉住呼厨泉:“挛提呼厨泉,为何今日如此跋扈?和往日的你完全不同?”

“右贤王,这也是没有办法。袁本初可不是什么好人。我们要是一来就摆出以前大匈奴对汉人大官毕恭毕敬的态度,他说不定就把我们真当傻瓜了。到时候最危险的任务统统交给我们怎么办?别的不说,这许攸传来的让我们去救兖州人的任务就不轻松。我要是在这个当口还不表现得跋扈一点,把我们的不满传达给他。他就真以为我们什么都愿意听他的了。”

……

与此同时。

“主公,我军现在已经进入魏郡了,您看,前面那座县城,就是黎阳!”

“嗯,文远,吩咐下去,全军加快速度。我们要在今日夜间抵达黄泽。在黄泽渡口处扎营。嗯?文远?文远!”

“啊?哦!主公,辽刚才心有所想,怠慢了主公。请主公恕罪。”

吕布很无所谓的一挥大手:“都是好兄弟,说这些干嘛。文远在想什么?跟某说说。”

“喏,主公,辽这几天一直在想。我们为了能回到并州,去帮袁本初招惹蒋浩然这样的人物到底值不值得。仲达这些年来始终不忘和我等通信。蒋浩然在青州的种种,辽细细思之,虽然还是有很多不明其所以然,但无可置疑的是,青州非常强大,而且潜力无穷。此次青冀决战,袁本初输了那就彻底完蛋,而蒋浩然输了却不会有性命之忧。这样的敌人,真的值得我们去招惹么?”

“哼!文远,汝是武人。脑子不要想得太多了!蒋浩然这个人,某对他没有什么恶感。实话告诉你,当年某在长安,近侍于天子身旁时,天子也表露过对蒋浩然的赞赏之意。但是,谁让他现在是天下最强的诸侯呢?谁让他手里有那么多金甲将呢?这就是某要北上的理由!和天下的强者作战,这就是吕布存在于乱世的意义!”

————————我是无可奈何的分割线————————

1、最近推荐票多了些,好开心。感谢大家的支持。鉴于起点的规则,我看不到都是哪些朋友投的推荐票,但是深深的感谢你们。你们的支持真的是我写作下去的最大动力。

2、演员差不多到齐哪,下一章就开打了。混吃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多人物,这么多势力交织的大场面。想想都觉得信心不足。觉得凭自己现在的能力,很难掌控得住全局。但是我会努力。写得不好还要请大家多多谅解——我知道收藏本书的至少都不太喜欢看小白文,这就意味着大家的文学修养和自身素质起码有一定水准。说实话,这样的读者其实很难伺候。作者始终都觉得压力很大。

3、宣布一个坏消息:今天接到通知,明天去外地开会。会期两天。我把手提背着出门,看能不能晚上写一点吧。如果断更,请大家多多包涵——我的周末属于家人和女友,这点时间很抱歉不能贡献给大家。所以本书这次出差如果晚上有时间的话就努力写一章,争取周五晚上到家后更一章。然后下周一继续。

最新小说: 温柔坠落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 绝对征服系统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