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三十一章 虎牢关大战(四)

第三十一章 虎牢关大战(四)(1 / 1)

正文数量到今天已经超过20万字,离开新书榜了,本书的生存更加艰难了。但不管怎样,本书还是冲进了历史类公众作者新书榜前十滴,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张辽张文远,初平元年(190年)的时候不过二十一岁,但已经是武名远播的一时骁将了。还未加冠就被并州刺史丁原征辟为从事,后来又成为大将军何进幕府的官员,何进被杀前夕,被派到并州募兵。等到募兵回来的时候董卓已经入主雒阳。张辽遂归于董卓麾下,不过很快就和吕布等并州老乡建立了联系。董卓也乐意并州军有这么一个出生并州,但又不完全属于并州军的联络人存在,干脆命令张辽在并州军中任职。于是每次并州军出征,张辽都会参加。很快凭着过人的武勇和胆略,成为吕布极为信赖和仰仗的方面大将。每次并州军需要分兵的时候,吕布总会选择张辽带领支队出击。而张辽的历次战果,也未曾辜负吕布的信任。

不过在今天这一场大战中,张辽从领兵出发开始,就觉得相当的不顺利。

首先是并州军上来的时间确实有点晚了。蒋通的长枪方阵已经连续将凉州军的刀盾兵、弓箭兵打退。本来就稍显狭窄的虎牢关前空地,更加的狭窄。骑兵想要绕开枪阵跑到侧翼的通道异常拥挤。等到好不容易跑出渤海枪阵覆盖范围,可以重新整队的时候,又被张济的败兵一头撞上导致阵型大乱。好不容易重新整理好了骑兵队,正准备开始攻击刘chong率领的陈国兵时,太史慈已经带领渤海轻骑上来了。

“唔,这个旗号是?雁门张辽?怎么不是吕布!哎呀呀,我太史慈的运气真的很差耶!兄弟们,围着并州的杂碎们跑起来,发动奔射!”

“哼,渤海那些渔民竟然敢在我们并州健儿面前玩骑射?兄弟们,停止整队,赶快跑起来,回射那群渔民!”

两只轻骑兵,互相围绕,开始互相对对方奔射。一开始,虽然己方有不少中箭落马的,但张辽并未在意,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自己的兵比对方可是多了整整数倍,自家的并州狼骑,战马可都是来自于匈奴各部。哪里是对方那群全身海腥味的渔夫可以比的。只要跑上这么一圈,对方的骑兵队就该崩溃了。到时候自然可以舒舒服服的去反复冲击敌人的侧翼。

可是双方互相追逐着跑了一圈半下来,张辽顿时大惊失色:双方的战马速度居然差不多,双方骑士的发箭频率也相差无几。什么时候渤海有这么强的骑兵了?更令张辽惊诧的是:己方落马的骑兵人数居然是对方的数十倍?!什么时候自家的骑兵射术这么差了?

这个时候张辽才仔细观察了一下,唔!蒋浩然这个土豪!居然连骑兵都装备了那个小铁环编织起来的铁甲?张辽远远的看见,自家骑兵的弓箭明明射到了对方的骑手,可是弓箭要么直接挂在对方身披的铁甲上,要么就落到地上。还有射术特别好的,直接射对方的头部,可是居然渤海骑兵连头上都有甲?总之,己方的命中率并不比平时低,甚至在对方完全不闪避的情况下还有所提高。但对对方造成的伤害却微乎其微。

这样下去不行。张辽迅速做了决断:“弟兄们,弃弓持枪,全军直冲对方……”然后这道命令还没有下完。张辽却听到自己的后方响起一阵厮杀声。回过头一看,张辽肝胆俱裂!中计矣!

因为出击正面的狭窄和张济败军的阻碍,张辽到达渤海军侧翼花了不少时间。太史慈的渤海轻骑比张辽军更早一步到达己方步兵的侧翼。于是太史慈就在己方侧翼步兵的前方布阵。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战场上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张辽军、太史慈军、刘chong为首的陈国兵。等到双方都跑起来发动奔射,不知不觉跑了一圈半后,双方骑兵的位置互换。现在战场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变成了太史慈军、张辽军、陈国兵。张辽的骑兵被夹在了中间!

更要命的是,两只骑兵在跑圈奔射的时候,刘chong可没有闲着,而是当机立断指挥本方的步兵大步上前。等到张辽的骑兵跑完一圈半后,陈国步兵已经离张辽的骑兵很近了。

“好!子孝、子廉,传令全军,突击!”陈王刘chong当先一马越阵而出,三支弓箭几乎是同时从手上射出,对面一个敌军骑士顿时惨叫落马!

王爷都带头冲锋了,剩下的将士还有什么可说的?都是猛发一声喊,大步向张辽队猛冲过来。

“呵呵呵,这位陈王殿下真是知兵善战之人,和这样的王爷配合打仗,真是爽快!兄弟们,弃弓举枪,向着敌军冲锋!”

张辽非常清楚,一旦本方的骑兵队被对方步兵缠上,那就是个全军覆没的结局。这个时候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全军听令,从我军的左侧(东面)突围!”

“骑都尉,为何要向左啊?虎牢关不是在右侧么?”

“笨!我们现在还回得去么?出来的时候出口都几乎被渤海枪阵封死了!就算仲达的陷阵营抗住了敌人的枪阵,我军的正面也狭窄得不行。这个时候后面这么多追兵,我们还去冲那么狭窄的口子,不是把几千兄弟往死里带么?全军,向左!”

“喏!”

“嘿!这个张辽真是个知兵的主儿!你要是带兵往虎牢关下跑,小爷我就给你来个倒卷珠帘,驱使你的败兵去冲凉州兵的本阵。这一仗我们就彻底赢了!哎,可惜可惜。算哪,来人,去给陈王殿下通报一声,就说请他继续带领陈国兵向西前进,保护住我渤海枪阵的侧翼。张辽的并州骑兵,交给我太史慈了!”

“喏!”

在战场的另一面,曹操的感觉就比刘chong糟糕多了。

本来是为了凸显自身的武勇和能力,吕布故意让张辽多带兵自己少带兵,结果在出击正面狭窄的情况下,兵少反而成了优势。他的队伍很快就绕到了渤海枪阵的另一个侧面。而在这个侧面,张绣几乎是全军覆没,自然不会冲乱他的军阵。结果就是,赵云率领的渤海轻骑还没有赶到。吕布的并州狼骑,已经完成了阵列重组,开始朝着曹操的步兵队发动了冲击!

并州狼骑在吕布的统率下,威力得到了完全的释放。离曹操的军阵还有100步时,整齐划一的三千支弓箭扑面而至。50步距离时,第二轮弓箭再次袭来。之后,并州狼骑动作统一的弃弓持枪,发出一声喊,整齐的撞进了曹操的军阵。

“五原吕布在此!挡我者死!”方天画戟猛然一挥,五六个陈留兵的尸体冲天而起,在半空中纷纷断裂,鲜血四溅中,犹如在空中绽放出朵朵血花。曹操军还算整齐的阵列,顿时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汹涌的骑兵大潮,顺着自家的主将打开的这个缺口咆哮而入,不断的冲刷着这个缺口。犹如山洪暴发一般,剧烈的能量暴击到了一定程度后,曹操军这个本来就不算坚固的堤坝轰然崩溃!吕布只是率军突击了这么一次!蒋通先后投入了六千人的右翼步兵方阵,居然被凿穿了!

吕布可不是张济这个贪功的校尉,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的绝世猛将非常清楚这个时候身后已经被自己凿穿的步兵队并不重要了。现在侧翼突破已经达成,接下来就要继续突击渤海的枪兵大阵。只要渤海的枪兵大阵被破,这一仗就赢了!

“全军不要停留,不要回头,继续前进!随我冲击敌军枪阵!”

“嚯~~~~!”

刚才还在枪阵中悠然自得的高览瞳孔紧缩!自己的右翼被突破了!“这个曹孟德在做什么!赵子龙的骑兵已经在望,只要多撑一刻,不,哪怕半刻就足够了啊!”高览来不及有更多的抱怨,连连发令:“第一到第三百列,全部向右转。第九、第十排,全部向后转。抵御敌军突袭!”

渤海枪阵随着高览的命令,缓缓开始转向。可是当初蒋通为了有效覆盖战场正面,把整个渤海枪阵摆了一个长度极长(每排一千人)、宽度极小(每列十人)的长方形。吕布绕到了枪阵的侧面,面对的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线。理论上这条线每条线只有十个人,实际上因为长枪阵鏖战了大半天,减员不少,第一排士兵阵亡后,后面的士兵陆续补上。很多宽线上实际已经不足十人了!

“吾愧对浩然矣!”曹操这个时候羞愧万分!眼看这一仗就要赢了,只要撑住那么一小会,本方的枪阵就能突破敌军本阵了!可是关键时刻,居然是自己这里掉了链子!

“糟了!”赵云看到这个状况,心下大急!“全军丢弃弓箭,以刀刺马臀,快速前进!”

“混蛋、****、八格牙路!”蒋通用各种语言在心里把曹操一阵狂骂:“全军改趋步为冲锋,跟我急援枪阵!”

就在蒋通这一方面的将领们或惧或急的时候,一个天籁般的声音在战场上响起:“三姓家奴!吕丁董布,你家爷爷张飞张翼德在此,可敢与我一战!”

没错!张三爷的声音平时难听得要死。可是在这个时候,真的就是天籁之音!

吕布的痛脚或者说逆鳞在哪里?就是他的老爸实在太多了!

这一声三姓家奴,这一声吕丁董布,成功的吸引到了吕布的关注,激起了吕布滔天的怒火!“张翼德,吾必杀汝!”性情中人的吕布,这个时候突然丧失了统帅的冷静,居然调转马头,围着战栗不已的枪阵绕了一个半圈,转身冲向了已经被凿穿的曹操军。

“天助我也!”曹操见状顿时大喜!“元让、妙才,速速上前助翼德缠住吕布!这一仗,我军胜了!”

“汝便是那张翼德?死来!”火红的赤兔马飞驰而至,方天画戟紧跟着怒吼声声到戟到。张飞眼睛一缩,本能的举起丈八蛇矛一挡!

“铛~~~”兵器相交,回声阵阵。双方都感受到虎口发麻。吕布相当诧异的仔细打量了张飞一眼:“兀那黑厮,倒也有几分本事,再吃吾一戟!”

“哼!看矛!”

吕布成功的被张飞缠住了。不过双方你来我往打了二十来个回合后,张飞渐渐感到了吃力。毕竟自己从阻击张绣的骑兵开始就一直战斗到现在,体能比起刚刚投入战斗的吕布差了不少。尤其是双方每一次兵器相交,都会产生巨大的反弹力。自己的身体还可以咬牙硬抗,可是自己胯下的这匹战马…

看着对方神骏异常的赤兔马,又想起当年在广宗碰上的一样骑着神驹的黄忠。张飞心里长叹一口气:要是浩然公能送我一套盔甲神驹就好了。

不过这个念头在心里也就是突然闪现,很快就转瞬不见。张飞心里也知道,只要把吕布缠住,已经赶上来的赵云,必然会和曹操配合,击败这本来就不多的三千并州狼骑。到了那个时候,全军就赢了!

张飞鼓起余勇,拼死缠住吕布。吕布却感受到了对方的颓势,方天画戟挥动得更加狂暴了。张飞的手、腰等处都出现了轻微的划伤。

“沛国夏侯惇在此,吕丁董布,看枪!”

“沛国夏侯渊在此,吕丁董布,看箭!”

吕布右手挥动画戟,挡开了张飞的蛇矛。左手闪电般的拉出佩剑,格住了夏侯惇刺来的长枪。又迅速的在马上一个铁板桥,避开了夏侯渊的三联珠。三个动作一气呵成,而且丝毫不见狼狈,反而相当的飘逸。

“好!”张飞、夏侯惇、夏侯渊都情不自禁的大赞了一声。片刻之后,反应过来的三将奋起余勇,继续缠斗吕布。

张飞、夏侯惇左右夹击,再加上一个箭术通神的夏侯渊在边上游走,时不时的来上那么几箭。严重牵扯了吕布的注意力。搞得吕布极为烦躁,大吼连连。

“侯成、魏续、宋宪、郝萌,你们这些家伙在干什么?”吕布虽然出于高傲,嘴上一直没有开口求援,但心里却是存了期盼:“就你联军的猛将多么?我并州军可不是浪得虚名!”

可是等到吕布再次隔开张飞刺来的长矛,得瑕往战场周围观察了一下的时候,不由得肝胆俱裂!

就在不远处,成名已久的侯成、宋宪,被一个穿着黄金战甲,骑着白马的无名小将打得连连后退,只有招架之功,几无还手之力。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自己早就听说蒋浩然手下的黄金战甲需要顶尖武将的鲜血才能打开,能够穿上黄金甲的武将,哪怕暂时无名,也一定不是一般人。可是吕布的目光是那么的锐利,他分明看见,就在三将缠斗的不远处,直挺挺的躺着郝萌的尸体!

如果说郝萌一时大意挂掉了还算情有可原,可是更让吕布目呲俱裂的一幕是:自己引以为豪的并州狼骑,在和人数远少于他们的渤海轻骑交锋中,战损率几乎是一比一!不对,好像自己这边的骑兵损失得还要多一些!

这怎么可能!本将的并州狼骑可都是一刀一枪的从匈奴、鲜卑人的尸体上砍出来的。这渤海骑兵就算装备精良,又怎么能达到如此的地步?

“好强的并州狼骑!”已经进入渤海枪兵大阵的蒋通看着双方骑兵的厮杀,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怎么会没有这样的感叹呢。蒋通作为一个穿越者,可是为自己的每一个骑兵都配备了锁子甲、马刀、双边马镫、马掌、高桥马鞍的啊(1)。虽然为了尽可能的给自己的装备保密,所有骑兵自腰部以下都有巨大的短裙遮挡,稍稍妨碍了骑兵的轻便。但是在如此巨大的装备差下,在己方还有步兵护卫和帮助的情况下,在带兵将领是赵云的情况下。并州狼骑居然还和自己的骑兵拼了个一比一。这样的骑兵,真是强的逆天了!

不能再打下去了。吕布虽然一时冲动,但很快就冷静下来。“某可没那个义务为了董卓把自己的老本都拼光!”吕布突然横扫一戟,暂时逼开张飞,又将左手的长剑猛掷向夏侯惇,逼得夏侯惇停马收枪防御。之后立即丢掉这两将,策马直取夏侯渊。

夏侯渊看着自己的两个队友被吕布逼退,那天杀的吕布不顾一切的朝着自己杀来,顿时吓得亡魂大冒!赶紧策马让开。

可是吕布的目标根本就不在他,只见赤兔马在空中不符合常理的又转了一个向,落地后顺势转到了另一个方向。原来,吕布的目标是赵云!

“老侯、老宋,赶紧带兄弟们撤下去。兀那白马小将,五原吕布在此,报上名来!”

“常山赵子龙!”

“好,赵子龙,看戟!”

吕布赶着时间撤退,哪有心情和赵云长期缠斗。因此一上来就用了杀招,借着赤兔马奔跑起来的势能,方天画戟化作无数个戟影,如同龙卷一般,呼啸着朝着赵云奔去!

赵云的脸色仍然一如既往的平静,龙胆枪朝前水平伸出,双臂一抖,无数个枪花闪现。犹如一泓清泉,勇敢的向着扑面而来的龙卷迎了上去。

铛铛铛铛铛铛,两人错马而过。吕布这个时候可没有回马再战的心思。不过奔驰中还是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对面那个武将竟然稳稳端坐在马上?!

“好,常山赵子龙,某记住这个名字了!吕布欠你一战!他日定当奉还!”

“多谢中郎将指教!”赵云侧过身子,拱手为礼。在赵云转过身的一霎那,吕布听到了一声“铿”的细微声响。原来赵云左肩上的那只巨大的羊角,出现了裂纹。

“哈哈哈哈哈,赵子龙,你还是有一戟没有挡下,回去勤加练习,下次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笑声戛然而止!吕布率领并州狼骑冲出陈留兵和渤海轻骑的包围后,正想顺着原路返回本阵时。却惊讶的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渤海枪兵大阵已经完全覆盖了战场正面。现在在他面前的,是整整齐齐调转了枪口的渤海枪阵!

——————我是疲惫不堪的分割线————————

1、马刀:在没有马镫的时代,马刀使用并不普遍。原因很简单,骑手没有马镫,就无法在马上借力,无法使出朝自己的左右方向劈砍的动作。因此三国时代,无马镫的骑兵是不会用马刀的。

马镫:马镫对于骑兵的作用有多大不再赘言。关于这个东西出现的时代。秦代的兵马俑证明那时候是没有马镫的。从兵马俑摆出的阵型来看,那时候的骑兵作用也远没有后世大。关于马镫目前最早的证据是西晋中期的一座墓葬里的陶俑,但是只是单边马镫,而且形状还很原始,只能方便骑手上下,不能算是真正的马镫。而北魏时代的一座墓葬,墓内骑兵陶俑上有非常明显的双边马镫。目前存世最早的马镫实物,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的墓葬发现。故而,目前大多数史学家认为马镫是由五胡十六国时的慕容鲜卑或拓跋鲜卑发明。东汉末年,应当没有马镫。汉末三国,在没有真正的双边马镫的时代,应当不要过高估计那个时代骑兵的战斗力。骑兵有了马镫,才算是质的飞跃。

马掌:马掌出现的时间很早,考古证明应当是公元前一世纪由罗马人发明。在中国则出现得很晚。目前国内史学界无定论,但最早不会早于南北朝时期。出现这样的局面,应该考虑到:古罗马以石头垒成官道,而中国历来是夯土街道。需要决定发展方向。硬邦邦的古罗马石道催生了马掌。而一直是夯土街道的中国对马掌的需要就不是特别迫切。马掌真正大行其道,应该是唐代,但即便如此,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的文献里仍说明朝的骑兵没有马掌。

高桥马鞍:马鞍在中国出现较早。相关文献表明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马鞍了。考古实物也证明,东汉末年肯定有马鞍。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陶俑,就有力的证实了马鞍的存在,所以有了高桥马鞍,那个时代的武将才能做出诸如铁板桥一类的马上动作。但同时雷台汉墓的陶俑,也进一步证明了,那个时代,没有马镫。

马刀、马镫、马掌、高桥马鞍,都不是有啥技术含量的东西。只是一个思路问题。所以穿越者在这里不算开金手指吧?

最新小说: 绝对征服系统 解构诡异全文 超能暴乱 大唐无双皇子 皇家娱乐指南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温柔坠落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