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二十八章 虎牢关大战(一)

第二十八章 虎牢关大战(一)(1 / 1)

初平元年二月。雒阳皇宫。

“陛下,相国,现关东叛军之中路军,以渤海太守蒋浩然为首,纠集叛军约三万人,一路西进。叛军攻势猛烈。长水校尉胡文才(胡轸)连战连败,已经陆续丢掉了原武、阳武、卷县三县。现退守荥阳。胡文才连连告急,请朝廷速发援兵,如若不然,恐荥阳不能守矣!”

端坐在大殿上首的刘协,这一年不过十岁,年纪虽然小,但因为刚出生不久亲生母亲便被何皇后毒死。多年来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故而早就养成了喜行不露于色的坚韧性格,非常善于隐忍。虽然听着下面的奏报,心里是乐开了花,不过脸上却是装出一副担忧的神情道:“相国,这可如何是好啊?”

刚刚因为废立皇帝受封郡侯,得拜相国,取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一如萧何故事的董卓,这一年大约五十来岁,正是一个政治家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不过具体到董卓这个人来说,因为出身于边境地区,幼年时期书没读多少,砍人杀人倒是家常便饭,因而他的施政方针往往显得过于粗暴、直接,很多时候过于想当然,施政策略往往都是拍脑门拍出来的。等到政策开始施行后发现有一点问题又马上去改动。这种极度伤害施政者威望的事情便是一个小县的县长都不敢如此,更遑论一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呢?再加上士族阶层极度讨厌他,对他的各项指令阳奉阴违,有意的把事情往坏处办。而他的凉州军军纪又差得离谱,扰民害民的事情层出不穷。结果就是他主政朝政不到一年,大汉朝的治政水准直线下降。官心、民心都彻底的抛弃了他。

现在唯一支撑董卓统治的,只剩下了军队。这位出生并不高贵,靠着手里的军队一刀一枪砍出自己地位的军阀,解决事情的惯性思维,仍然靠的是军队。

“陛下不必担忧,蒋通竖子,早年不过是靠剿杀蚁贼成名。哪里经过什么真正的战阵。现在这厮进攻如此神速,不过是老夫故意为之,使其拉长补给线,疲惫其军势而已。陛下,胡轸虽然屡战屡败,但也是一员良将。现在进了荥阳坚城,必能长期坚守。雒阳荥阳,道路畅通,后续兵马粮草支援源源不绝。而蒋通的身后,是心怀鬼胎的酸枣诸侯,其实粮道已断!而老夫手里还有十数万精锐,都是在凉州和凶悍的叛军真刀实枪的拼杀过的,老夫麾下,李傕、郭汜,皆是百战宿将,更有吾儿奉先,武艺天下无双。待得蒋通钝兵于荥阳坚城之下,师疲粮尽之时,我集合五万以上大军,以精锐北军催峰于前,我凉州铁骑、并州狼骑包抄于后,蒋通竖子,必然全军覆没矣!”

听到如此言论,刘协心中一阵担忧,不过脸上却是自然而然的涌现出一种极度欣慰的表情:“相国精于战事,朕心实慰。如此,剿灭叛军一事,朕就全权托付给相国了。”

“谢陛下,臣定当早日剿平叛乱,重树我大汉朗朗乾坤。”

我大汉的乾坤不就是被你弄坏的么。强忍住胃里汹涌的呕吐感,刘协恭恭敬敬的对董卓拱手为礼。

散朝后,入得相国府,董卓脸上刚才还自信满满,全局在握的神情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极度焦虑的对身边亲信吩咐到:“去,把稚然(李傕)、大洪(郭汜)、文优(李儒)叫来!”

董卓的军事集团,分为三个部分。核心力量,最忠诚的是他自己从凉州平叛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凉州军。之后是进入雒阳后通过各种权谋掌控在手的东汉中央军,最后才是吕布统帅的并州军。

并州军自不必说,半上下级半盟友的关系。董卓并不能直接对并州军的某一个校尉发布命令,而必须通过吕布。而中央军经过不断的拆分、分化瓦解,到现在,纯粹的中央军已经不多了,分别交给徐荣、胡轸统帅。其中徐荣防守南线,胡轸防御中线。概而言之,最不受信任的并州军,一般是不会独立放出去打仗的,要打也得和凉州军一起出去打。而家眷全部在雒阳的中央军,让他们进攻可能勉为其难,但是让他们为了防御雒阳而战,还是值得信任的。

在董卓的基础力量凉州军中,自董卓以下,地位最高的是牛辅、董越、段煨三位中郎将。不过这三位地位虽高,但自董卓以下,全体凉州军都知道这三位一个比一个废材。百败将军牛辅的大名,那可是万古流芳啊。这厮自领兵以来,不是从来没有胜利过的问题,而是每战必败,连个平局都没有!这得多大的能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啊!若不是他是董卓的女婿,早就被董卓砍死一万遍了。实际上,凉州军公认的最有能力的将领,是李傕、郭汜。虽然这个时候两人都只是校尉,但全军上下都明白,若无大的意外,这两人以后定然是凉州军的首领。

“主公,这蒋浩然果然不愧当年剿杀蚁贼最多的名将啊!两日下原武,一日下阳武,又是一个两日下卷县。胡文才(胡轸)、杨整修(杨定)也算一时名将,北军虽然几经变乱,毕竟以前是天下第一精锐。可是在蒋浩然的面前居然一点抵抗之力都没有。主公还需早作打算啊!”

“嗯,稚然所说的吾如何不知。关东诸侯说起来那么多,可是真有勇气提兵前进的也不过两三家,吾倒也不怕这两三家诸侯,毕竟这些家伙远离任所,劳师远征。拼消耗也拼死他们。吾所深俱的,是这几家诸侯若是连战连胜,激起了天下的风潮,引得那些观望不前的诸侯也群起而攻之,那就大事不妙了。”

“主公,听文才的奏报,蒋浩然精于器具,打造的投石机,能发射巨石攻城,一般县城的城门最多百次石弹攻击就会破损。北军士气又一直低迷,城门一破就一哄而散,故而文才、整修才连战连败……”

“投石机?文优,你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外父大人,这投石机在先秦战国时候就有了,不过那时候的投石机笨重、极耗人力,决然不能和文才奏报上的投石机相提并论,想来蒋浩然必然是对此进行了改良。外父大人,现在看来荥阳迟早也是不能保。若荥阳一失,挡在蒋浩然面前的就只有虎牢关和成皋城了。我军现在要么出动主力,在虎牢关下以野战催破蒋浩然,要么和蒋浩然议和,让蒋浩然退兵。不然若是蒋浩然再度前进,恐怕现在在酸枣高卧的腐儒们就要一起整军前进了。若是出现那样的局面,则我军危矣!”

“哎,我凉州军虽强,但再强也不能以一州之军敌天下啊。打完了蒋浩然还要去打孙文台,打完了孙文台还要打谁?议和,议和!文优,派谁去?怎么谈?”

“外父大人,若是要议和的话,出使人选是现成的,太尉黄子琰,蒋浩然的外父。此乃出使的不二人选。至于给蒋浩然的条件嘛。外父大人,儒麾下的密谍昨日刚送来的密报,蒋浩然麾下大将太史子义,在酸枣大营痛殴青州刺史焦和,怒斥其将青州搞得白骨遍地。蒋浩然、太史子义都是青州人,当年因为朝廷的三互法无法在青州任职,但毕竟对青州是有感情的。外父大人不如告诉蒋浩然,若是他愿意退兵,您就奏请朝廷废除三互法,任命蒋浩然为青州牧,加名号将军。青州各个郡国的太守、国相,让他自己开个名单上来,我们一定照准……若是蒋浩然还不肯点头,我们就准备两手,一手软的,将渤海郡划入青州,由蒋浩然自己派人管理。一手硬的,让他想想张温的下场。”

“好!好!文优果然是吾的智囊。就依计而行!”

“主公!”

“嗯,稚然、大洪何事?”

“主公,能战方能和,若是蒋浩然真的愿意谈和当然最好,若是他不愿呢?我凉州军还是应该早作准备的。”

“嗯,你们两个说得有道理,吾当年在凉州,虽然周围羌人都称赞吾豪爽任侠,热情好客。但吾深知,若不是自己能骑善射,心狠手辣。便是把全部家产都奉献给羌人,也不过是被砍杀的命。你们两个现在就开始整军,嗯,大洪留守雒阳,稚然带三万凉州兵出虎牢关待敌。另外通知奉先,让他的一万并州军全军出动,跟稚然一起去虎牢关。此外再通知文才、整修,坚守荥阳至少十日。使我军在虎牢有充足的布防时间。”

“此外,外父大人,儒有一言相劝。”

“文优请讲。”

“外父大人,雒阳乃四战之地,河南尹高门大户林立。无论军政,皆不利于我凉州军。外父大人可否考虑迁都长安?迁都长安,其利有三。一曰关东诸侯失去了我方的压力,本来就已经因为争权夺利极不稳定的联盟势必会加速解散。二曰拉长了敌方的攻击路线,如蒋浩然等远离领地的诸侯多半会望而却步。三,长安靠近凉州,是我凉州的根基所在。迁都长安,便于我凉州军军政两方……”

“主公,文优先生此言甚是有礼啊!迁都长安,我军就不必向今天这样三面皆敌,处处设防了。也不必大战都得留一把力气防着这些在雒**深蒂固的世家大族了……”

“文优的这个提议确实很有意思,但是迁都事关重大,其中利弊吾还要好好想想。若是此时没有蒋浩然的进逼,我等迁都还算说得过去。现在在有敌军进逼的情况下我等一战不打就迁都,只能是激发全天下的诸侯群起而攻之。所以,尔等此时就不必再想其他的事情了。先考虑如何将蒋浩然击退吧!”

“喏!”

众人分配好任务,刚刚要离去的时候,一个侍卫匆匆的跑了进来:“相国!相国!大事不好了!”

“混蛋,何事如此惊慌?”

“相国,胡、杨两位校尉急报,荥阳已于昨日城破,城中居民踊跃相助叛军攻击我军,两位校尉不能守,不得已退出城外,现正在整理败军,往虎牢关转进……”

……

荥阳城县衙内,蒋通这次独坐主位,自刘**以下,皆分居左右。彪悍的战功下,蒋通这个统帅的位置坐得越来越牢固了!

“哈哈哈,痛快痛快,俺老张自跟随大哥起兵以来,就数今年打的仗最舒坦了!那劳什子投石机一阵狂轰,城门大破,然后俺老张就一马当先杀进城去,之后就是敌军远遁,哈哈哈。浩然公,俺老张服了你哪!”

大堂上一众文武,除了刘备,都是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连高傲的关二哥,也是微闭着眼睛,轻捻胡须,一副享受的表情。

“浩然,这投石机果然厉害!简直无物不破。若不是搬运、削制石弹太过耗时,我军的进攻速度还要加快许多!哈哈,有了这个东西,以后还有什么城池能挡住我们的?”

嘿嘿,这个可说不定哦,投石机这种东西毕竟只是一种攻城器械而已,在古典战争中,仍然是一种辅助用具。解决战斗的根本还是战士和战士手中的刀枪。蒋通的联军行进速度如此之快,攻城如此顺畅,最最关键的是己方面对的敌人没有斗志——北军将士不愿意为董卓出死力,所以一旦稍微受点小挫,就非常高兴的一哄而散了。

不过呢,既然你曹操有这种认识嘛。哥倒是可以跟你加深点印象:“嗯,所以说,孟德,和通作战,想赢的话只能是野战打败我,守城。”蒋通意味深长的看了曹操和刘备一眼:“在我面前守城,那是自寻死路!”

“浩然公。”陈王刘**一脸的兴奋:“现在荥阳已破,挡在我军与雒阳之间的,只有虎牢、成皋了。还望浩然公带领我等,一鼓作气,连下这两座坚城!直抵雒阳城下!”

“殿下,通倒不是这么想的。根据我军抓到的俘虏来看,我们现在遇到的,全部都是原先雒阳的北军。董贼手下最忠诚、能力最强的凉州军一个都没有!再说我军西进十多日了,董贼多少也该收到消息知道我们的实力了。这时候董贼能做的,两条,一,派人来找我等议和。二,凉州军团出动,准备和我军进行野战。所以,我军现在要做的,不再是全军急进,而是就地在荥阳休整,整备粮草,做好野战的准备。同时我们还要派出人马南下寻找文台的部队。最好能够南北共进,到时候,破贼必矣!”

“是啊,殿下,操也认为董贼绝不会傻傻的看着我们一个城一个城的敲过去,我们要剿灭董贼,终究还是要靠野战来定胜负的。我军一个月来狂飙西进,攻势虽猛,但士卒体力消耗也大。这个时候,一定要暂停一下,以便和董贼野战!”

被两个爵位远低于自己的人否定了自己的建议,这位王爷一点也不以为意,反而欣然答道:“原来如此,小王急躁了。如此,请问浩然公,派谁南下去联络孙文台?”

“这个事情,还非得子许(卫兹)出马不可了。”

卫兹刚刚要起身答应,却看见大堂外一个蒋通的亲卫匆匆跑了进来:“报,雒阳有使者到来…”

“哼!董贼果然要来和我等议和么?浩然公,和****有什么好谈的。待俺张飞去砍了使者的狗头!”

蒋通还没有说话,进来报告的亲卫却大怒:“张翼德,你敢!你可知来使是谁?那是江夏黄家的家主、鹰扬将军的外父,黄琬黄子琰!”

“哎呀!竟然是外父大人,各位,通失礼了。黄飞,我外父在哪里,快带我去!”蒋通赶紧起身,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就匆匆的跑了出去。留下大堂内一众人等面面相觑。

“呃,季珪先生,浩然公他……”

“哼,刘玄德,你想说什么?是不是想说我家主公会不会因私废公?我家主公品行高洁,怎会因私废公!刚才那番急态,不过是骤然听闻亲人远来,真情流露罢了。本次我渤海出兵,主公临行之前,主母再三提醒主公切莫忘了保太尉平安。主公也是再三承诺!今日太尉脱离虎口,我家主公一时欣喜失态,有何不妥?”

“季珪先生,备不是那个意思。浩然公的人品,备最是信赖不过。不过听季珪先生所言,难道在你渤海,女人也能干政?”

“刘玄德,好胆!我渤海之政,岂是你这外人可以说三道四的?你又知道什么?当年天下瘟疫大起,主公忙于组织全郡军民抗疫。带领全县郡兵,具体照顾、诊治那些病重患者的,就是我家主母!主母出身高贵,却不避危难,不嫌患者之低贱或身有恶臭,亲自端汤送药,因我家主母而活者,成千上万。主公平日操演士卒、拟定全郡大政,并无多少闲暇。代替主公巡行全郡,慰问孤寡,帮扶老弱的,还是我家主母。我渤海军民,皆深爱主母。你这言论,若是在我渤海发出,哼!琰保证你走不出五步必被乱刃分尸!”

大堂里就此开始闹哄哄的时候,蒋通和黄琬一小一老两只狐狸在偏厅里偷笑。

“浩然,我女儿怎么这么命苦,居然帮你做那么多事?”

“嘿嘿,外父大人,阿薇被您和外母大人教得知书达理,为人又温婉善良。最是见不得平民受苦。这些年,她把俺的俸禄差不多都送出去了。不过也正是如此,渤海民心才能在我,小婿这次出兵,才能得全郡军民衷心拥护嘛。”

“闲话不多说了,来,看看董卓给你的退兵条件吧?老实说,我看了都差点动心……”

“唔,青州牧,渤海郡划入青州。各郡国太守国相开具名单上去无有不准。董仲颖好气魄啊!嗯?如若不然,思张温故事。哦,也就是说,若是通不从的话外父大人一家要被满门抄斩?”

“如何?贤婿何去何从?”

“呵呵,现在退兵是万万不行的。至于您的安全嘛,外父大人,小婿这边打得越狠,董仲颖越不会把您怎么样的。再说,能战方能和,若是双方势均力敌,这样谈出来的和平才是真和平。否则不过是暂时的停战协定而已。所以,小婿和董仲颖,还差了那么一场野战。”

“浩然,真的就不能催破凉州军,直入雒阳?”

“外父大人,若是袁本初等酸枣诸侯能与我等同心,并且由小婿做主帅的话,董仲颖必死无疑。可是现在小婿总共也就不到两万人马,加上民夫也不足三万,粮道又是断了的。这仗,没法打。再说小婿的渤海背后,那两个公孙如芒刺背,小婿也不敢过分抽调渤海军力啊。”

“这些事情我等都心知肚明,从雒阳出发之前皇甫义真、朱功伟都托老夫转告你,北军士气低迷,全军士兵普遍厌战。故而你一再胜之不足为奇。若是碰上董仲颖的嫡系凉州军,万万不可大意。”

“喏,小婿记下了。”

“另外,王子师倒是跟我提过一件事情,其实董仲颖也知道我们不喜欢他。他也害怕有人对他不利。所以酸枣会盟以来。除了闪电般的派出李稚然急袭催破王匡外。他都是把凉州军放在身边以防不测。现在因为你的原因,他不得不派李稚然带了三万凉州军和吕奉先的一万并州军出雒阳。雒阳城内只剩下了郭大洪的三万凉州军。若是你能在这边打败凉州军,逼得董仲颖不得不将郭大洪的军队也派出来,到时候我等朝官的私兵都能要了他的命……”

果然!自家的老丈人还是参合进了王允的连环计里。可是王允这种性格偏激的阴谋家,政治智商也不知道是太高还是太低,反正一句话,这厮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

不过现在自己能怎么说呢。这些朝臣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他们还没有认识到,乱世已经彻底开始了,这个时候,中央政府除了皇帝还有个橡皮图章的作用需要谨慎对待以外,其他朝臣啥的,比地方上实际带兵的一个军候都不如!他们还满以为杀了董卓就能恢复大汉朝的统治,享受实权么?

算哪,我的老丈人,我会替你解套的。不过不是现在。

于是蒋通恭恭敬敬的拍了一记马屁:“王子师胆略雄奇,外父大人义薄云天。通敬服。通一定竭尽全力,助各位成事!”

初平元年一月底,蒋通、陈王刘**、曹操、刘备等人率军西进。连破四城。而他们后方的酸枣大营却连番发生巨变。这群王八蛋的内斗属性终于全面爆发。

青州刺史焦和病死在酸枣大营,自封为车骑将军的袁绍直接任命臧洪为青州刺史,开了汉末强藩无视中央自行任命地方官员的先河。接着兖州刺史刘岱为了彻底掌控兖州,杀了兖州治下最富饶的东郡的太守桥瑁。并州司马张扬,依靠袁绍的支持,自任并州刺史。豫州刺史孔伷莫名其妙的死在酸枣大营,袁绍的弟弟袁术有样学样,直接任命自己的半下级半盟友孙坚为豫州刺史。孙坚在豫州大肆搜刮物资、人力。居然组建起了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北上讨董!?结果强行征集来的民夫还是民夫,轩辕关一战,被徐荣杀得丢盔弃甲,十万人一朝崩溃。孙坚逃亡之际,与自己的部将祖茂互换头盔,才躲过一劫。而袁绍居然趁此机会,派出部将周昂出兵汝南,准备攻打孙坚!至此,反董卓联盟的各路诸侯彻底撕破脸皮,开始了自相残杀。酸枣大营,至此解散。

袁阀,这个东汉末年最强大的的世家,之所以号称最强,就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袁家人做官的数不胜数。由此把握了全国很多郡国举荐孝廉的权力。而汉代,一个人要从民的身份转化为官员,除了恩荫、战功以外,几乎只有举孝廉这一条路可走。因此汉末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而汉代官场的游戏规则就是门生故吏终身服侍、听命于自己的老师举主。在乱世刚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游戏规则还有一定的惯性继续存在。各地任职的官员看到袁家的公子,都是习惯性的听命。所以袁绍和袁术的起点比起汉末群雄来说,优势极大。袁绍一到河北,就可以直接拿到当地的统治权,无数世家子弟争相投效。袁术在南阳、豫州、扬州都可以轻易建立自己的统治。可惜袁术自认为自己是嫡子,一向不服袁绍这个庶子。故而袁家分裂。一方以袁术为首,公孙瓒、陶谦先后与之同盟。孙坚也是其半下级的盟友。一方以袁绍为首,兖州刺史刘岱、山阳太守袁遗等加入(曹操讨董失败后也加入)。关东大地,即将开始惨烈的内战。

而在孙坚暂时失败后,已经成为孤军的蒋通一路,在虎牢关前正面撞上了李傕、吕布率领的四万精锐。

最新小说: 温柔坠落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解构诡异全文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超能暴乱 绝对征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