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义利三国 > 第十一章 黄巾大乱起

第十一章 黄巾大乱起(1 / 1)

晚上有点事儿,怕不能及时更新,所以今天的第二更提前送上。

西元184年,这一年的前面两个月在中国叫做光和七年一月、二月。184年2月,黄巾起义爆发,中原、华北一片黄染。东汉政府为了讨个口彩,改这一年的年号为中平,184年3月以后的时间,都叫做中平元年。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社会阶级矛盾的总爆发。有政治野心却因为门第所限看不到升迁希望的中下级士人,被政府横征暴敛搞得活不下去的平民,被世家大族欺压的佃客、家奴,原先就在各地占山为王的各路豪杰,都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下揭竿而起。准备不足的政府和世家大族在初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相当多的州县被打破,更多的世家大族的庄园被劫掠、惨遭灭门。而且,黄巾军毕竟是邪教组织,和后世的拜上帝教一样。有政治诉求的邪教组织公开造反后,迅速扩大自身实力的唯一一招就是:裹挟民众。黄巾军攻破一城后,抵抗者尽数杀死,降服者全部吸纳入起义队伍。之后下一场战斗,就驱使这些新加入的良民打头阵,如此杀戮、被杀、劫掠下来。原先的良民也都成了贼。因此,黄巾的队伍和规模迅速扩大。到了中平元年的三月,黄巾军形成了三个主力军事集团。

张角三兄弟为首的黄巾主力,主要活动范围在冀州,具体一点就是冀州的巨鹿郡。与之相对峙的汉朝中央政府军,是北中郎将卢植的兵团。以波才为首的颍川黄巾,在长社和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的政府军对峙。以张曼成为首的南阳黄巾,攻破了南阳郡的郡治宛城。南阳郡的世家大族文家、朱家、何家,损失惨重。

黄巾军在一个月的时间攻城略地,从者数百万,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在蒋通这个穿越者以及当世的有识之士看来,黄巾起义不过一个月,败象已现。

最大的问题是快速**,战斗力下降飞快。黄巾军作为起义部队,是要打倒腐朽的东汉政府的。结果在打下一些城池和庄园后,穷了一辈子的家伙们突然被展现在自己眼前金灿灿的世界晃花了眼。也开始学着他们以前恨之入骨的达官贵人们奢侈享受起来。如此,信仰迅速缺失。从一支宗教圣兵迅速**成了一般的贼寇。

黄巾军裹挟大量良民进入自己的队伍,声势看起来浩大了。但是与此同时,信仰坚定战斗力强悍的老兵被稀释,队伍对粮食的消耗被极大的增加,实际是战斗力、机动力、持久力都下降到了一个很危险的程度。

而黄巾军的领导者们,也就是太平道起义之前的各方渠帅们,在打下一些城池后,小农意识发作。只看着自己手里的兵、自己的城。想做个土霸王。拒绝相互支援、配合。结果就是被能够统一协调指挥的东汉政府军各个击破。

不过黄巾军**成蚁贼,对普通的平民来说,那就是极大的灾难了。

以前太平时节,政府虽然横征暴敛,但是总算能勉强活下去,实在受不了了,舍弃平民的身份,去世家大族的庄园里做佃客、家奴。虽然人格缺失,但也能活下去。黄巾军来了后,要么被杀死,要么被迫从贼,在下一场的战斗中被驱使在前面去做炮灰。所谓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历史上的东莱郡,光和六年的时候在籍人口五十二万,十个月的黄巾起义被初步平定后,政府手里的在籍人口只剩下了九万。南阳郡,黄巾起义前两百多万在籍人口,等到张绣占据宛城割据南阳的时候,只有不到十万人了。黄巾为祸最烈的冀州,以前号称东汉第一大州,有在籍人口五百七十万。等到后来曹操打下冀州的时候,看见账面上还有三十万人口的时候,做梦都在大笑:大州!大州!由此可见黄巾起义以及之后的瘟疫、诸侯混战对东汉人口摧残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青州虽然不是黄巾主力所在,但是这狂暴的第一波黄巾潮,一样不是普通郡县兵和未做准备的世家大族对付得了的。二月间,青州大量的城池被攻破,世家大族的庄园被整园屠杀。到了三月,徐州东海国都尉陶谦(1),指挥麾下强悍的丹阳兵打垮了徐州黄巾主力,使得徐州黄巾不得不北上青州与青州黄巾合流,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股黄巾流,史称青徐黄巾或者青州黄巾。

贼多了,每天要消耗的东西就多。刚打下来的城池、庄园里的粮食迅速吃光了。那就要打更多的城池和庄园下来。新的人口没啥战斗力,还消耗粮食。不如统统杀光。一来可以节约粮食,二来这些人的尸体可以做成人脯补充军粮!

青州境内,杀戮更加惨烈了。百姓哭嚎,世家大族惶惶然不知所措。

在这个时候,蒋通站了出来:“青州有我!我在牟平!不欲从贼者,尽速赶来牟平。有余勇可贾者,与我一起抗贼杀贼,疲不能兴者,我庄园港口内无数海船,可送尔等出海,避祸辽东!”

黑暗中的灯塔亮起,青州境内,侥幸存活的世家大族、朝廷官员、普通平民纷纷鼓起最后的力量,挣扎着向牟平前进。

“浩然!呜呜,浩然!宁悔不听浩然之言。如今我管家几乎灭门矣。宁的幼女,年方九岁,居然被贼首管亥纳为夫人……浩然,你要为宁报仇啊!”

“浩然兄,完了,我北海王家除了修逃脱之外,全家灭门矣!”

“浩然兄,国渊家也差不多全被害矣!渊之母亲,在渊身后被活生生砍死。母亲之哀嚎,渊至今声声在耳……”

“浩然,讽悔不听浩然之言,率郡兵出城浪战,结果全军覆没。蔡讽毁了全郡啊!”

牟平县蒋家庄园大堂上,一片哭声。管宁、国渊、王修、邴原、王烈等青州名门,全部被破家。管宁的父母被杀,女儿因为相貌出众,被管亥这个贼首纳为夫人,天杀的管亥,先不说同姓不婚的问题,你这贼人也不会懂这些礼法。可是这孩子才九岁啊!怎么就下得了手!黄薇儿嫁给自己的时候十六岁,自己都不敢让她在二十岁前怀孕呢。算了,这个时代,男人都是**!

蔡讽这个书呆子,自己劝他说蚁贼暴雨不终朝,第一波攻势最猛最烈,这个时候不要出城去野战,而是找个坚固的城池消耗敌人。这书呆子说什么陛下将东莱托付于某,某岂能见贼不战?好吧,出去和蚁贼的青州渠帅杨凤打了一场,三千郡兵被整整十万蚁贼彻底淹没。要不是自己看在这几年自己在东莱做事,这厮还算配合。加上这厮毕竟是南郡蔡氏的族长,有一个叫蔡瑁的儿子。和江夏黄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派了太史慈带骑兵队接应,说不得,太守就以身殉国了。

随着蔡讽的败兵进入自己庄园的,还有圣旨。皇帝给自己解禁了,还任命自己做东莱都尉,天可怜见,这东莱郡除了自己家的私兵,哪里还有一兵一卒!管亥都出现在了北海国,说明青徐黄巾已经合流,全员超过50万!(2)想到这个数字,蒋通再怎么对自己的士兵有信心,对自己的棱堡有信心,心里也不免紧张。这个时候多一份力量是多么的宝贵,可是蔡讽这败家子,居然把国家的正规军给老子败光了!

送圣旨的中官还说皇帝派了自己的老丈人做青州刺史,正在来的路上,估计快到了。天哪,自己岂不是要从百万蚁贼中杀出一条血路去接自己的老丈人!想到这些,蒋通最近几天兴奋、紧张、惶恐几种情绪集中在一起的焦躁,终于爆发。彻底甩掉了以往保持的名士风度,也不顾自己的老爹、自己的上司在场,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都给老子闭嘴!”

闹哄哄的大堂顿时鸦雀无声,蒋蒙这个狗腿子立即拍马跟上:“谨听主公号令!”

“黄巾势大,现青徐黄巾已然合流,又一路裹挟良民从贼。通估计其众已经超过50万!加之这时是黄巾起事初期,辎重粮饷都很充沛,士气也极为高涨。此诚不可正面相抗矣!然蚁贼一味裹挟良民,声势虽然浩大,其实败象已现:一曰消耗过大,蚁贼又不事生产,坐吃山空。到时,这50万人就不是战力而是负担。二曰,部众太多,蚁贼首又没有韩信之才,对部众的掌控只会越来越弱。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抵抗住蚁贼的第一波攻势,相持最多不过一月,必能大破此贼!通五年前见过太平道首张角后已经感到此贼必反!故多年来不断加固本家这一处庄园。现通有精锐私兵3000人!从本家门客、佃客以及来投奔的流民中又招募了辅兵10000人!通意已决!在此与蚁贼周旋!只要能守住1个月的时间,破贼必矣!

通为人,不为己甚。故而,胆已破者,可在庄园港口处登船,直航辽东避乱。有志复仇者,可留在这里与通一起破敌!不过通丑话先说在前头,何去何从,只有这一次选择机会。三日之后,通会命令所有海船全部离港!留在此处之人,只能以破釜沉舟之心与通齐心抗敌!陛下已征辟通为东莱都尉,通行的就是军法!若是留在这里,又心存他念,哼!通认得你,通手中这把冥王剑却认不得你!诸君,请速定计吧!”

“大兄,太史慈是怎么都不会走的。慈的祝融枪,问世以来还一直没有见过血呢!”

“兄长,今日看到青州诸贤的惨状,毛玠真是一阵后怕,若无兄长来信,毛玠在平丘说不定就灭门了。毛玠当年跟随兄长一路游学,今日当然要有始有终!”

“典韦的命是主公救的,主公在哪里,典韦就在哪里!”

“黄忠誓死追随主公!誓要杀尽贼人,扬我大汉声威!”

“蔡讽无能,丧师失地,愿以罪人之身,在都尉门下稍尽绵力。”

管宁愿留!王修愿留!王烈愿留……(3)

“如此,诸君听令!”

“谨听主公(都尉)号令!”

“发本家战兵1500人,弩兵500人,辅兵5000人,上城墙防守。汉升,你为城守主将!仲兴,你为副将,愿尔二人,催敌狂峰于坚墙之下!”

“黄忠、蒋盛领命!”

“本将亲卫队300人,战兵500人,辅兵1000人,为预备队,战事起时,何处吃紧,支援何处。这一队,本将就是主将,子韧为副将!”

“典韦领命!”

“大兄,我呢,我呢?”

“慈弟,守城最忌闷守。汝是本地人,地理精熟。趁着黄巾还没有围城,为兄把骑兵队两百人全部交给你,你带齐辎重粮秣,现在就出城,为兄给你最大的自主权,待黄巾围城后,数十万黄巾的营区必然极大,你可以寻找空隙进行袭扰,记住,只是袭扰,不是硬战。若是能烧毁部分黄巾的辎重,破贼后你是首功。”

“好好,这个某来做最是合某心意,大兄,某这便去了!”

“慈弟少待,附耳过来。”

“嗯,嗯,好,慈知道了。”

“孝先!”

“毛玠在此!”

“为兄任你为功曹,拨你辅兵500人。奖勤罚懒,记录英勇将士功勋,斩杀临阵脱逃之人可否?

“玠领命,请兄长放心,玠不会遗漏任何一位将士的功勋,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临阵脱逃之人!”

“子明,汝跟随我也快十年了,多年来,这庄园的大大小小的具体事务都是你在操持。通任命你为粮曹,拨你辅兵500人。战事一起,粮秣、器械、药品,务必要源源不绝。”

“主公放心,如今本家庄园内原有庄民、收救流民,共计九万余人。家中粮秣,足可供应五年!兵器甲仗,尽皆齐备。必不使将士有短手之撼!”

“根矩兄(邴原),彦方兄(王烈),某予你二人辅兵1000人。通操持战事,这庄园内的家长里短,流民与本地庄民的冲突等等民间琐事,就拜托二位了。这庄园收留了不少外地来的流民,说不得有蚁贼的奸细在内。从今日起,庄园内实行宵禁。夜间除非有本将的令牌,任何人不得出房行走。有聚众闹事者,有散布流言者。不论何人,皆杀之!”

“邴原(王烈)领命!”

“阿叙,过来。”

“主公,黄叙在此。”

“阿叙,你今年都快到十九岁了,某本来准备明年为你好好行一次冠礼。然而,事急从权,今日这大堂之上,我青州群贤、平丘孝先皆在此做观礼嘉宾,也不算委屈了你。某今日为你加冠,取字伯擢。你自幼随你父亲习武,虽然中断五年,但亦是武艺精熟了。某任命你为军候,统领辅兵2000人。看守住海岸,不得使蚁贼有一船偷渡入我庄园。某与汝父的后背,就交给你了!”

“主公!”听到担这么大的责任,年轻人的热血一下子就沸腾了!“啊,多谢主公赐字,请主公放心的把后背交给叙,除非黄叙身死,必不让蚁贼有一船片帆上岸!”

“不要死!也不用你死,我们大家都要好好活下来!”

“郡守(蔡讽)为一郡之首,身份尊贵、幼安(管宁)精通音律,某将庄内的歌姬舞姬交给你们。可在庄内演奏琴音,安排歌舞,安抚庄内民众。”

“子尼(国渊)、叔治(王修),春耕将始,岂可因小贼犯境而误了一年之大计。请两位引导庄民、流民准备春耕事务。民众有了事情做,恐慌的情绪就会减轻不少,纵然有宵小传播流言,也不足虑矣!”

……

中平元年三月十二日,黄巾大军抵达牟平县蒋家庄园。50万人安下营寨,将蒋通的庄园围了个水泄不通。

三月十三日,蒋家庄园码头内最后一批海船即将离港。

“父亲、母亲,海上风浪大,还请多加衣物,不要着凉。”

“招弟儿,那么多的世家都被灭门,连蔡太守的郡兵都全军覆没,我们蒋家为何要留在这里和蚁贼死拼?你是我蒋家的独子,要是有个闪失,为娘怎么跟死去的公婆交待啊!”

“母亲不必担忧,此去长岛,来回不过两日。一月之内,儿必有捷报送来。”

“招弟儿,你现在是都尉,一战不打说不过去,不过呢,我们蒋家也没必要为刘家死忠。打一打就行了,若事不可为,为父已经交待蒋蒙了,可在港口处燃起狼烟,船队立即折返接应。”

“嘿嘿,知我者大人也!不过父亲切记,若儿子没有燃起狼烟,决不能让一船出现在港口,否则,军心必乱!”

“为父晓得了。”

“愿夫君旗开得胜,摧敌锋于正锐,斩贼酋于马下!公婆,薇自会仔细看护,请夫君勿忧。”

“有夫人在父亲母亲身边,为夫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夫人且安心去长岛,就当是去海岛度假。待这边事了,为夫还要和夫人做很多事情呢。”

……

庄园外,黄巾大寨寨门。

“管帅,这蒋浩然看来也不过徒有虚名罢了,你看,他连个城墙都不会修!墙高不过一丈二三(三米左右),这么矮的墙,云梯搭起来,孩儿们爬个两三步就上墙了。这个也就罢了,毕竟时间紧,人手不足嘛。可是他居然连城墙都修不直!居然修了五个凸起的棱角出来,这算什么城墙?哈哈哈哈哈,世人都说蒋浩然文能以《游子吟》劝孝天下,武能横扫南阳,青州无敌。幼年时便被称为青州麒麟儿。在我杨凤看来,也不过如此!此城!可一鼓而下!”

“杨帅不可轻敌,蒋浩然名满天下,不是那些腐儒可以比的。这城墙,跟以前我们打破的那些城墙不太一样啊。”

“有何不同,不就是多了五个角嘛。”

“这城墙的颜色也不一样啊。灰蒙蒙的,夯土墙怎么会是灰色的呢。”

“那又如何,管他什么颜色,一并打下来就好。管帅,咱们可先说好,城破之后,要让儿郎们三日不封刀的。我青州黄巾与你徐州黄巾合流后,队伍暴涨到五十万。声势是壮了,可是这粮草也紧张啊。管帅,你可不能再有慈悲心肠留那些贱民一命了。这些家伙,打仗不出力,吃饭倒是一个比一个能吃!再这么下去,不出一个月,营里的粮食就要见底了!”

“这个我知道,要不然我也不会要和你一起来打蒋浩然的庄园了。蒋浩然毕竟是天下名士啊。说真的,《正气歌》管亥听人念了,也是觉得热血沸腾啊。如此志向高洁的名士,亥实不愿与其为敌。”

“哼,你娶了个名士的女儿也变得文绉绉的了。我杨凤只知道,蒋家富甲青州,我们先前打破了蒋家的四个庄园,除了几个看门的老头,什么东西都没有!都说蒋浩然早就把钱粮全都转移到这里来了。打破这里,我青州黄巾一年之内不会有粮草匮乏之虞。我只要城内的粮草,人,统统杀掉,做成人脯!哈哈哈哈哈,这天下第一名士的肉做成的人脯,味道应该与众不同吧!”

……

“主公,蚁贼已在城下扎下大寨。”

“嗯,知道了。来人!取我的甲胄来!”

蒋通转世二十四年,终于披上了自己当年要求的特制战甲:一身暗紫色的六翼炽天使冥王战甲,剑,是冥王剑。枪,是玄冥枪。(天秤座黄金圣衣自带十二件武器,没有额外配武器。所以还是符合序章里的十三副盔甲兵器的。)披挂整齐的蒋通,登上了城墙五个突出部之一的土堡。

蒋家的这个庄园,并不是蒋家所以庄园中最大的。之所以当年被蒋昌选为盐场基地。被蒋通选为抗击黄巾狂潮的要塞。唯一的原因就是地利。

这是一个狭长的小型半岛。既然是半岛,就是三面临海,一面链接陆地。所以,蒋通的城墙,只需要修一面。可惜,由于在黄巾起事之前不敢大张旗鼓的修城墙,免得黄巾没来,朝廷的军队就来了。所以蒋通的这道墙,只有三米高,一米五宽,却足足有两千米长。

在两千米的距离上,平均每五百米修筑一幢突出城墙的棱堡,按照五行的排列,分别被命名为木、火、土、金、水堡。两堡之间的城墙,则分别成为木火段,火土段等。每堡每段都制定跟随蒋通多年的家将担任屯长。负责该段。如此,权责明晰,位置清楚。一旦有险情,预备队能够迅速准确的投入作战。当然,蒋通也知道,棱堡的厉害之处很大程度上是能够对攻城敌军进行多面远程杀伤。而在这个只有弓箭,火绳枪、大炮什么的完全没有影的时代,棱堡的威力要小的多。但不管如何,既然是时代已经证明的优秀防御体系。他秉持拿来主义,就直接拿来用了。

俗话说人一上万,无边无际。更何况是五十万的黄巾大营。蒋通看着如同大海浩瀚无边的黄巾大寨。心里也不禁一阵胆寒。

可是,自己穿越过来,是要统一天下,创造华夏新史的啊,黄巾军的头目们,虽然因为最终败亡而在历史上的评价总体偏低。但再怎么高估,也不过是为新时代的英雄们暖场的垫脚石而已。自己怎么能在这里停滞不前甚至倒下去呢?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又如何在将来和天下的英雄们逐鹿呢?

回过头来,看着身后的一众文武,脸色都不是很好。蒋通笑了笑:“诸位怕了?”

众人大多数都是出言不怕。蒋通摇摇头道:“看起来,通的胆量不如诸位啊。老实说,通看了,怕得要死。可是!”蒋通的声调陡然高涨了起来,地府改造过的身体,自然包括声带,所以能让他的话传得很远:“可是,诸位,诸位将士,我们还有退路么?城外,是凶残成性,毁家灭国的贼寇。城内,是我们的父母、妻子、兄弟!我们哪里还有退路?若是我们在这里败了,青州各地的惨状又要在这里重演。我们的父母会被他们杀掉,做成人脯,填饱贼寇的肚肠。我们的妻女,会在贼寇的身下痛苦哀嚎。我们的兄弟、儿子,会被他们驱赶,成为下一个目标的攻城炮灰!今天,你们不是为了我蒋家的庄园而战,不是为了我蒋通而战,而是为了自己而战!诸位,宁肯站着死,不要跪着生!大汉!必胜!青州!必胜!东莱!必胜!我军!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

——————我是自以为是的分割线————————

1、陶谦可不是《三国演义》里的忠厚老人。他的出身不是很好,功名是带着自己的丹阳子弟兵一刀一枪砍出来。东汉末年,也算善战之人。历史上徐州没有被黄巾怎么破坏,陶谦居功至伟。

2、历史上的青州黄巾在初平三年(192年)向曹操投降,连同家属约100万。读者或许会问作者在这里(184年)将青州黄巾设定为50万是不是太少。这里有个问题:184年年底,黄巾起义基本被平定。从185年一直到190年,黄巾军的余部一直是处在蛰伏阶段。一直到了190年反董卓联盟成立,战乱再起后。黄巾军才再度兴盛。因为各地诸侯叩关讨董,一方面本地军事力量薄弱,一方面为了征集粮草军资又过分逼迫百姓,使得黄巾军再一次有了号召力。势力再次暴涨。所以作者在这里设定青州黄巾184年人数大约50万。天哪,要是184年都有了100万,他们从185年到190年这五年藏在哪里呢?哪个地方装的下呢。在188年之前,汉灵帝还在啊,100万的盗贼集团,汉灵帝会视而不见?

3、在真实的历史上,太史慈、管宁、王烈、邴原、国渊等人。黄巾乱起时,都出海避祸辽东。但有的是在184年黄巾大起义时。有的是董卓专权,各路诸侯率兵攻打董卓,导致各地防务空虚,黄巾余部再次兴起之时。本文中有了主角,董卓乱政时,青州不会出现黄巾死灰复燃的局面。所以这些人都集体在本章出现。

最新小说: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大唐无双皇子 温柔坠落 红警之崛起南洋 超能暴乱 绝对征服系统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解构诡异全文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