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都市言情 > 心梦随云散 > 第二章 鸿雁传书

第二章 鸿雁传书(1 / 1)

还好吧?我从你哥那儿知道你考上了大学,你读书的地方好远啊,都还习惯吗?初中毕业后,尽管我在宝中,你在广中,偶而还是从同学和你哥处了解你一些情况。那时星期日在火车站书摊看书,你都不打招呼,可能你都认不得我了。宝中高中学制两年,毕业后没有考上,暂时在一家银行打工,还没想好是否去复读从考。去年我到广中去找我表姐,我们同坐一辆巴士哟,你在前排,我在后排,以为这么近,你能认出我吧,你回头几次,你也没说一句。到你们学校了,一直走你前面,你看我的神情一定是认出来了,为什么就不主动招呼人呢?

初中时你很开朗,很能说的嘛,班主任经常批评你上课说话。唉,我知道高中学习压力太大了,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那么聪明的人,现在也实现了愿望,要调整过来,快快乐乐的哟!大学里一定过得很愉快吧,别人说读了大学的人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四年不认爹和娘。嘻嘻,你不会是那样的人吧。听说你很不适应,生活也不习惯,有什么嘛,假期就可以回家了。到时可不要忘记同学们哈。有好几个初中同学都说要你请客呢。听说你父母都很好。

现在,广元越来越好了,广中这边已规划成新区,在成片的建房。各种东西都有,不像以前那么匮乏。就是嘉陵江水越来越脏了,我们初中门前的回龙河,读书时清澈见底,河两岸杨柳青青,夏天常常见到散步的老人、游泳的小孩和垂钓的人,自从新建的化工厂建成后,河水乌黑浑浊,空气刺鼻呛人,树木都枯黄了。

就到这儿了,下次再聊。

秋桐

她初中时就很出众,明媚秀丽,庄重大方。她说的一些事确有其事。年少无知,一直很少与女同学接触,又不知道主动去说话,她会不会搭理我。因而,心里想着似乎应该说点什么,可就是说不出口。小时候,常常看到哥哥们和女朋友打交道,成天摆出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应刻快乐才对呀!为什么要争吵互掐?为什么手上、脸上有手抓过的痕迹呢?让人觉得很不解,很恐怖。有时,我就在想自己可不能自讨苦吃,要离女孩远点。

早上醒来,透过窗户望去,白茫茫一片。其他同学都还在梦乡里。起床洗涑后,去食堂吃下两个馒头和一碗玉米糊糊,心里暖洋洋的。校园内,洁白厚重的雪花将四周房屋、树木、道路妆扮成了一个惊艳的童话世界,唯有食堂和学生寝室之间地面上留下一排排弯曲的脚印,随着视线的延伸而渐渐模糊。

如此冰雪美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兴冲冲地起身向校门外走去。这时街上没有几个人,也还没有车辆碾过的痕迹。脚下积雪有半尺厚,走在上面发出“吱吱”声响。回头望去,左侧人行道上唯有我留下的两行足迹。空气冰冷清新,呼出的气吸呈水蒸气状。我独自默默地走着,尽情地将千姿百态的冰琼美境收入眼底。记忆中,家乡的冬天没有这样的雪景,草木郁郁葱葱,江水碧波荡洋,蔬菜水果很丰富。

中午,从外面返回学校,吃过午饭就回到了寝室。室友些都已不在宿舍了。脱下外套,我坐在我靠窗的书桌前,按下收录机播放键,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费翔的歌曲。窗外远处白茫茫的世界空寂宁静,玉树琼花,银台玉楼。可能是室内温度高的原因,近处楼房窗户却清晰可见。我眼前的窗户上,有融雪化水缓缓地沿着玻璃流下。

后来我先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想了想又给秋桐回了一封信。在给秋桐的信中,我介绍了读书所在地和学校的一些情况,但对所学专业和将来的可能分配去向未作说明。对她信中所提及的种种问题都一一坦诚作答,作为同学我不希望她把我看成一个古怪而又目中无人的人。我还述说了前期离家到校时水土不服、生活不习惯的困挠,以及对自已将来无法把握的迷惑苦闷。同时也告诉她我正在慢慢适应和调整自已。最后还说了一些,诸如好好复习来年再考、她是我所认识女孩中印象最深刻、假期同学聚会之类的话。贴上邮票,吃晚饭时我将两封信丢进了邮箱。

从那以后,就常与她保持通信联系,互通有无、述寒问暖、互相安慰。

回望中学时代,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缓慢变革的时期,社会经济落后、城乡收入差距大、就业机会少,在万分之几的高考录取率下,高考录取和封建社会的中举一样,被天下父母和学子视为改变命运的不二之选,成为慈父母和孝儿女的最大梦想。

那时的学校,学费、书本费、饮餐及住宿费用都很便宜,一学期学费也就几元钱,书本费10多元钱,一碗米凉面几角钱,一份回锅肉伍角钱,高中住宿费还全免。

那时全是公办学校,没有私立学校和培训补习机构,老师们都以所教学生成绩进步快、优秀学生数量多和班级平均成绩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为骄傲,还不耻于去社会上兼职搞补习培训挣钱。

那时学生不能自主择校,上课听学校老师讲,下课靠自己专研,不懂的自觉向老师和学霸请教,同学之间常常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解题方法。

那时的师生像父子,学生努力用功成绩好老师就高兴表扬,学习懈怠怕苦成绩滑坡老师就发飚,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学生的成绩升降、言行举止、思想情绪、头疼脑热都成为他操心的事。学生既敬畏又尊重老师,在学校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就去求助于老师。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围绕着升学,学这学那,博文强记,练级创关,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十字路口,无助地静待学校无情的选拨,各自走向各自的归属。多少敬重的师长,一别成永远。多少臭味相投的同窗好友,从此消身匿迹失去了联系。多少快乐和美好在困惑和执着中悄然而逝。

手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五味杂呈,有如愿以偿的欢喜,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有不堪回首的辛酸,有背井离乡的恐惧,也有前途未卜的迷茫。

在高考后的那个暑期里,沿着父母带我们兄弟玩耍曾经走过的路,我独自游览了家乡的剑门关、翠云廊、天台山、皇泽寺、千佛岩、南山。它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让人流连忘返,而我对它们却多了一缕离别前的眷恋。

时不时还像小时候一样,晚饭后坐在嘉陵江边,吹着凉爽的江风,仰望延绵苍翠的南山,看江水碧波荡漾缓流而下,看余辉中鱼鹰在来燕塔四周盘旋,看木舟帆船顺流而下,看沙欧忽起忽落江中抓鱼,看垂钓者静等鱼儿上钩。

时不时还和父母兄长围着在一起,天南海北的摆龙门阵。偶尔还步入家后面连绵的山坡,那里栽满四季果树,从小到大,我们一伙哥们常去那儿剜野菜、办姑姑宴,也顺手牵羊吃了很多鲜果。

在父母兄长欣喜若狂地邀请亲朋好友,欢庆我即将到校报到的第二天,我借故独自出门,去到曾经就读的小校、初中、高中漫步游览了一翻。走过上学的路,站在操场上,望着曾经的教室、宿舍和食堂,任凭思绪在校园记忆里飞扬。我想,把这些都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也许漂泊在外才不会感觉凄凉。

大学相比中学,学习压力小了,学习内容少了,同时有很多的协会、活动可以打发闲暇时光。我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在有30余名学员的年级英语快班学习。课程由一位美籍交流美女学者和一位本院老师共同执教。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全程采用英语授课,相对有点吃力。

我有幸还被选为这个课程班的班长。外籍老师热情、开朗、大方,课余时间经常组织班级活动,介绍美国历史文化、教唱英文歌曲、师生英语交流和组织美国节庆活动PARTY,给我们留下十分美好的回忆。我自己参加了足球队,加入了柔道协会,还跟同学学下围棋,练钢笔书法。当然冬天在温暖的图书馆和寝室看书、写信也是我消磨时光的常选项目。

最新小说: 都市之神帝驾到 直播:从死鱼正口开始的跑山人 重生之首富人生 让你去背锅,你居然创造万亿市值 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 风流村事 都市:从恋爱先生开始 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 盖世医神 天降四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