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三更】
~~~~~~~~~~~~~~~~~~~~~~~~~~~~~~.
几人似乎没有听懂顾明哲的话,继续谈论着皇帝的八卦消息。
成基问道:“皇上什么时候把她接进宫啊?如果可以的话,咱们先打点一下”
“说的是”王承恩十分赞同的说道:“这陈圆圆不论姿色还是才艺都是国色之选,再加上年轻,在后宫中极具竞争力。如果能够搭上她这条线,想必日后会好处多多”
几人你一句我一言,谈的不亦乐乎,将顾明哲的话当做了耳旁风。
直到旁边的顾明哲一瞪眼,脸色沉下来时,几人方才住嘴,但依然彼此通过眼神神交。
“皇上对皇后感情至深,储君已经成年,且无甚过错,你们还是不要枉费心机了”
顾明哲用教训的口气告诉他们三人,意思是不管陈圆圆如何得宠,都不可能动摇皇后和储君的位置。他们三人与其去搭陈圆圆的线还不如去抱皇太子的大腿,有皇后做靠山更和实际。
“顾大人说的固然合理”倪元璐笑道:“但是皇上正值盛年,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储君虽然已立,但是距离登基还早。因此打通皇上身边最得宠的妃子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实际的”
顾明哲点点头,道:“这到也是,县官不如现管储君未登基前,还是皇妃的话管用”
不知不觉,顾明哲亦忘记了正事,竟然和他们三个一起聊起了官场站队之事。
但是很快,顾明哲便想起了正事,于是再度把话题纠正回来。其他三人只顾清闲,并不想多管闲事。尤其这次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同时得罪两个国丈甚至牵扯到端妃和萧妃身上。
顾明哲说道:“各省参议院已经提请下议院审议这件事情了,我们现在必须要做出动作,否则会引起地方参议院议员们的不满,下次大选和组阁之时恐怕会影响我们东林党的支持率”
顾明哲执意要做决定,因此成基和倪元璐不得不帮着出主意。倒是王承恩并非东林党成员,但是因为他跟皇帝的关系密切,因此东林党不得不将户部放给他管理,以此来安抚皇帝。
成基说道:“两方面都不能得罪,因此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倪元璐想了想,说道:“我看不如这样国内粮食既然卖不出去,可以动用国家力量,收购入国库储备,作为战备粮如何?”
顾明哲摆摆手,道:“国库的粮食储备已经达到极限了,就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都满仓了,不是说大话,帝国这些年储备的粮食足够一万万同袍吃十年的了”
成基说道:“那就再储备一些吗”
“你说的轻巧”顾明哲白了成基一眼,道:“你问问王大人就知道了”
成基看向王承恩,后者回答道:“帝国的战备粮已经储备十五年了,目前每年都将收购大量的新粮储备起来,可是之前的陈粮一直处理不掉,每年帝国单单战备粮损失一项就高达一千万银元,如果算上物价因素和利息折损,不下三千万银元。这可不是一笔小的开支,如果今年我们在高于市价收购粮食的话,这个损失将会增加到四千万银元而这笔钱都将算到财政赤字当中,如果你们不想被议会责问,最好不要有这个念头!”
倪元璐点点头,道:“就算解决了粮食滞销问题,但还有羊毛呢?还有其他种植园生产的东西呢?要解决需要一并解决才行”
几人纷纷沉默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倪元璐突然道:“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进行一下调控,将滞销的原材料销往国外。”
“销往国外倒是一个解决的办法”顾明哲想了想,问道:“可是外国的原料价格虽然高于我们的,但是如果算上长途运输,最终的成本和我们的差不多”
倪元璐说道:“我们可以进行政府财政补贴,以极低的价格迅速将我们的产品卖到国外市场”
王承恩一听财政补贴,顿时瞪圆了眼睛,问道:“你这个财政补贴和政府收购有区别吗?”
“当然不一样了”倪元璐笑道:“我的意思是,我们政府补贴外贸公司,将国内滞销的产品低价格销往国外。外国人肯定和我们的想法一样,用便宜的且质量好的材料和产品。一旦外国人发现我们的货物便宜,那么将解除同他们国内的厂商的合作关系。用不了多久,这个国家的本土厂商就会因为货物积压滞销而资金周转不灵。我们持续支持一到两年,料想外国人的厂商未必能够支撑的住两年,两年内肯定破产倒闭到那个时候,外国市场被我们的产品控制,定价权就是我们说的算,到时候再涨价,把失去的全部赚回来,岂不是大善?”
“你这是?”
“倾销”
顾明哲担忧的道:“这恐怕不妥吧帝国政府这样向外国倾销产品,外国政府肯定会干预的搞不好会引发贸易争端”
倪元璐说道:“我说顾大人你也要与时俱进才行现在的帝国可不是以前的大明。以前咱们总是息事宁人,说白了就是挨欺负宁肯吃点亏也不还手,但现在不同了,帝国政府可是一个强力政府。如果发生贸易争端,那么我们还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敢跟咱们爆发全面战争的?”
成基道:“你这是强权贸易”
顾明哲想明白了,顿时喜上眉梢,回答道:“我记得皇上经常在嘴边说,正义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当时还不太明白,现在却是有些懂了”
倪元璐笑道:“那这就好办了国内滞销的东西,政府统一补贴给外贸公司,然后对国外进行倾销。政府支出的资金就当放高利贷了,不出两年,这些资金会连本带利的拿回来,甚至更多也说不定”
几人纷纷点头称是,这件事情于是就这样给解决了。
从此,中华帝国庞大的生产力将会制造更多的工农业产品,这些产品所产生的利润都是中华帝国自己的,但是产生的负面债务却是通过对外倾销而转嫁给其他国家。
这样一来,不知不觉当中,中华帝国即军事扩张侵略之后,其经济亦走上了对外扩张和侵略的道路。
然而,顾明哲他们由于受到历史局限性,对于经济的发展并不能把握的得当。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的大量产品滞销并非只是偶然,而是中华帝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这次大量产品滞销,只不过是中华帝国经济结构变革之前的先兆而已。随着数量庞大的小作坊手工业向密集型大规模工厂手工业过度,中华帝国自制盐业爆发产业**后,其他各行各业纷纷进入产业**时代。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毛纺织工业的大规模技术改造。随着廉价羊毛的大规模流入,帝国的毛纺织工业结构性改革也悄然掀起。廉价的原材料,不用发工资的奴隶苦工,各大纺织工厂为了谋求更高的利润,将余钱投入纺织机器的升级改进当中。
由于中华帝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物产丰富的殖民地资源为中华帝国本土工商业提供了足够的廉价生产资料。
针对纺织工业,自从中华帝国占领莫卧儿帝国之后,来自该地区的生产的棉纺织品价廉物美,热销一时,引发了中华帝国本土棉纺业的繁荣。但是,织布机械由于飞梭技术的使用,生产率大大提高。而织布需要的棉纱,却还是依靠众多家庭手工业的纺车慢慢纺出来。
虽然中华帝国本土的家庭作坊多数都是奴隶来进行工作,但是生产出来的棉纱依然供不应求,收购价格较高。
在纺织工业最发达的苏杭地区,当地的各大民间公司为了同皇家织造府进行竞争,大量的使用新技术来提高生产能力。
首先,在杭州的德隆毛纺织工厂内,工人们率先使用先进的纺织机,该纺织机从原来的一个转轮带动一个纱锭,改装为一个转轮带动八个纱锭,使得整个纺纱机的效率提高的八倍。因此,同样的工人,德隆毛纺织厂的纺纱产量却是其他公司的八倍以上,利润十分可观,隧引起了附近的毛纺织公司的注意。
各大毛纺织公司纷纷效仿,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这样一来,他们的公司生产效率数倍增加,而很多小作坊也因此扩大生产规模,大规模引进这种新式纺纱机,使得杭州地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增加了一百多个纺纱厂,成为帝国最大的纺纱城市。同皇家织造府的竞争趋于激烈。
很快,随着科技的应用,纺织行业内出现越来越多的发明。纺织公会每年都会出资资助一些先进的发明创造者,将他们的新发明应用到工厂当中。
随着中华帝国科技的进步,帝国涌现出相当多的专门从事科技发明的人群,他们为纺织行业带来了大量的新发明,其中卷轴纺纱机、走锭精纺机,以及水利织布机等新发明应用到纺织工厂当中后,顿时引发了纺织行业的大规模重组。
原来,新式纺纱机的发明使棉纱产量上升,于是,织布厂收购棉纱价格下跌。那些没有使用新式纺纱机的纺纱工人不但产量低,而且棉纱又卖不出好价钱。日子久了,他们渐渐的丧失竞争力,很多小作坊渐渐停产,大量的奴隶下岗,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当然,这期间还有一些小插曲。一些作坊主看不惯其他作坊获得的高额利润,竟然公然指使奴隶进行捣乱,甚至无理由起诉这些作坊主,因为他们的原因造成纱锭价格下降,导致他们的作坊关闭,员工失业。地方法院经常要处理这些纠纷,由于很多人并不了解科技给生产力带来的巨大帮助,盲目的控告对方扰乱市场价格,反而被判有罪。这些情况的发生属于必然,经历了这些事件时候,社会广泛的开始接受新技术带来的巨大生产力。
从神武十五年夏天开始,中华帝国本土以杭州、苏州为中心的纺织工业掀起了大规模的产业**。这次产业**不同于之前的制盐业的产业**,这次波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影响甚为深入。
因为纺织机从开始的机械设备改革,到后来的精密制锭机,再到水利织布机,其涉及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纺织,而是从机械设备制造,精密仪器校准,和机械能初步代替人工的全面工业改革。
与其说这次发生在纺织行业的产业**是中华帝国全面进入产业**时代的标志的话,倒不如说这次是中华帝国即将进入工业**时代的先兆。
在近代史上,进入工业**的标志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此时的中华帝国,虽然已经有了蒸汽机,但是还没有达到全面使用的程度。
当然,最先使用蒸汽机的海军舰船制造厂,他们已经具备了大规模使用蒸汽机的条件,而矿山的采矿、抽水等设施也都离不开蒸汽机。但蒸汽机设备昂贵,应用的行业十分稀少,因此不能算是进入工业**时代。
不过,随着中华帝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每天国人需要消费大量的新闻报纸。因此在出版行业,印刷术的改革悄然发生并完成。
这主要得益于平板印刷术的发明,该发明出自中华帝国翰林院的几个学士。当年他们受神武大帝命令,对于永乐大典进行多次印刷编写,并将其中关键性内容和绝密科技从新整理,编写进神武大典当中。
神武大典作为中华帝国的文化瑰宝,动员了超过七百位翰林院官员,以及帝国大学在内的全国十二所高等学校的六千余名教授导师,收录了从古至今中华五千年历史书籍七十三万本,以及外国经典书籍一百零三万本,其囊括了永乐大典的全部内容,以及诗书礼乐易等全方面的科技、人文、地理、自然、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其规模之全面,囊括范围值广泛,超过了永乐大典一百倍之多,隧被奉为中华帝国的瑰宝。
皇帝下令编排神武大典的工程浩大,比修建皇家园林和皇家陵园都要困难十几倍。尤其是皇帝要求不止记录一部神武大典,要求最少录制六部神武大典,以防止意外损失。这种情况下,翰林院的官员们为了缩短工期,不得不想方设法的改进印刷技术。
由此,平板印刷术便诞生了。
但该技术最初并没有在全国得到普及,除了翰林院之外,该技术在新闻出版行业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新闻报纸的印刷数量和质量。同时,各种刊印书籍得以大规模发行,让全国各地都能够得到大量的印刷书籍,从文化方面令中华帝国跨入了工业**时代的门槛。
中华帝国从经济上的对外倾销产品,到文化上的大规模书籍、报纸发行,再到生产力有完全手工到手工版机械化,这标志着中华帝国一条腿已经迈进了工业**的门槛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率先在中华帝国爆发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然而,这期间最重要的一个门槛便是落后的封建思想的阻碍。这个思想上的盲区即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亦可以将社会拉着倒退。不过,中华帝国成立在大明帝国之后,大明帝国时代,人们的思想已经出现了松动,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萌芽。因此当中华帝国建立后,随着帝国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先进思想的接受能力亦突飞猛进,思想的改变已经不再是困难。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悄然发生的。在这个时代里,只有邓浩楠一个人能够清楚世界发展的方向,但是他也只是一个人,仅仅只能坐在紫禁城的宝座上听手下人的报告。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变化,他的手下们未必能够洞察,更未必能够传达给邓浩楠知道。
那么此刻邓浩楠在做什么呢?当然是美人在怀,逍遥自在去了。
自从认识了陈圆圆之后,不管是历史原因,还是个人原因,邓浩楠对于这个改变大明历史的传奇女子都充满了好奇。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缘故,邓浩楠被这个女子深深的吸引。
为了讨她欢心,邓浩楠动用安全局力量将她的父亲邢志华的案子给翻了个底朝天,最终给邢志华平反了。
正是这个原因,陈圆圆从心底里感激邓浩楠,因此给了邓浩楠很多接近她的机会。二人相处久了,邓浩楠这个跟这个世界所有男人都不同的另类男人顿时吸引了陈圆圆的注意力。好奇心总是害死猫的罪魁祸首,对于陈圆圆来说,女人天生的好奇心令她陷入了邓浩楠的怀抱里,想要再爬出来已经难比登天了。
[奉献]